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战隋 >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1 / 1)

九月十八,闪电原七水泊,牙旗所在。

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接到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俟利史蜀胡悉的急书,确认中土齐王已经率军撤离星星原,另外史蜀胡悉也同意与阿史那思摩联袂出使中土,随后两人快马加鞭追上齐王,名义上是结伴同行,实际上就是一路监控,确保齐王撤回怀荒。

史蜀胡悉在书信中告诫阿史那咄捺,虽然目前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土为了遏制和打击大漠,把目标对准了突厥人的藩属,借助刀的力量攻打奚族这个有力别部,试图铲除大漠的这个丰满“羽翼”,但中土肯定不会满足收复一个小小的安州,击杀一个小小的奚族,中土势必会乘胜进攻,继续借助刀的力量深入到弱洛水两岸,把契丹和霫族也一并铲除,如此则东北之地唾手可得,之后中土便对大漠的侧翼构成了巨大威胁,在即将到来的南北大战中抢得了先机。

史蜀胡悉顾惜自己的颜面,这番说得较为婉转,但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此趟出使中土可能空手而回,指望中土放弃刀,放弃对东北的野心,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所以若想逆转危局,还得靠突厥人自己,而办法很简单,以雷霆之势杀进奚地,联合奚族五部大军前后夹击刀,置刀于死地,彻底击碎中土蚕食东北之阴谋,唯有如此,史蜀胡悉才能在谈判桌上赢得主动,才能迫使中土妥协让步,否则一切都在中土人的掌控中,突厥人处处被动,还谈什么谈?自取其辱而已。

如今天下大势的走向非常清晰,中土和东西两部突厥从各自利益出,都迫切需要动南北大战,其中西突厥最为急切,巴不得中土和大漠明天就打起来,而中土因为连年远征,国力损耗较大,反倒希望东西两部突厥先打起来,鹬蚌相争,然后自己渔翁得利。大漠的对策只有一个,趁你病要你命,乘着中土“虚弱”的时候,马上联合西突厥,联手夹击中土,先行动南北战争,唯有如此,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既然大漠已经决心尽快动战争,当然竭尽所能去创造动战争的条件,这其中就包括在西边结盟西突厥,自家兄弟总有关起门来说话的便利;在南面稳住中土,以麻痹和欺骗对手;在东面则维持东北之地的稳定,维持牙帐对奚、霫和契丹等东胡诸族的控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此当战争爆时,牙帐就能充分利用东胡诸种的力量,向中土动攻击。

中土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西面也是结盟西突厥,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在西土的巨大利益,而在东面则是挥舞起大棒,先就把远东霸主高句丽打趴下了,然后再一一收拾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如此一来,中土即便不能把广袤的大东北纳入版图,最起码可以让大漠突厥人失去对东胡诸种的控制,无法借助东胡诸种的力量,在南北战争中实施三路夹击之策,然后中土就能集中力量于中路,在代北和灵朔方向与大漠突厥人决一死战。

中土人在有条不紊地推行自己的对外策略,而牙帐则遭遇危机。牙帐若想在西面赢得西突厥的结盟,先就要把自己的势力撤出西域,这是东西两部突厥结盟的前提条件,否则根本就没有谈判的可能,但西域利益不仅关系到牙帐的自身利益,还涉及到了本部落大权贵以及铁勒、薛延陀等藩属别部的切身利益,而始毕可汗继位不久权威不足,无法做到一言九鼎,结果可想而知;牙帐在东面的努力也是屡屡受挫,先是远东霸主高句丽被中土打趴下了,现在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又互相打起来了,而更糟糕的是,牙帐内部矛盾也因此愈演愈烈,始毕可汗继位后把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都安排在了最好的位置上,把对手都排挤到了贫瘠的碛北和碛东南,如今始毕可汗需要碛北和碛东南与他齐心协力的时候,冲突爆了,结果不言而喻。

碛北第一权贵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是启民可汗的同母弟弟,当初始毕可汗能够上位,与他的支持密不可分,但始毕可汗上台之后立马“翻脸”,叔侄二人矛盾激烈,始毕可汗几次都想“搬掉”这座“大山”,奈何阿史那苏尼失德高望重、功勋显赫、深得人心,并且有可贺敦义成公主的鼎力支持,他根本就搬不动。现在始毕可汗若想与西突厥结盟,先就要“逾越”阿史那苏尼失这座大山,这个难度不是一般得大。

但这不是史蜀胡悉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阿史那咄捺,是弱洛水两岸的东胡诸种。

史蜀胡悉临危受命赶赴碛东南,主要任务就是稳定东北之地,牢牢控制东胡诸种,而上策当然就是欺骗中土,赢得中土的默契,双方相安无事,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中土既然估计到大漠要提前动南北大战,当然要想方设法遏制和削弱大漠,否则燕北就不会突然陷入混乱,怀荒边市也就不会突然崩溃,南北回易的一条重要渠道也就不会突然断绝。而接下来中土的目标可能就是东胡诸种,先行铲除大漠“羽翼”,于是史蜀胡悉的中策就是以东北之地为陷阱,把中土拖进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然而他失算了,中土借刀杀人,而刀死而复生,甘心情愿为中土冲锋陷阵,结果突厥人被动了,现在若想逆转局势,突厥人唯有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承担起宗主的责任,主动保护奚族,主动杀进奚地攻击刀,抢在中土击杀奚族收复安州之前,摧毁中土的阴谋。但是,阿史那咄捺,还有远在弱洛水的名义上的东胡诸种的最高统帅步利设阿史那咄尔,都是牙帐保守派,都遭到始毕可汗及以其为的牙帐激进派的排挤,都被“驱逐”到了遥远的远离权力中枢的东方不毛之地,怨气冲天,如今始毕可汗和牙帐激进派需要他们的配合和支持,需要他们为牙帐利益冲锋陷阵的时候,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消极对待,即便不会公开对着干,也会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甚至不作为。

史蜀胡悉之所以接受阿史那思摩的建议出使中土,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此刻他如果非要留在牙旗,非要打着始毕可汗的“虎皮”做大旗,胁迫阿史那咄捺出兵奚地,双方矛盾势必激化,这无益于解决问题,倒不如主动回避,主动缓和矛盾,让阿史那咄捺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做出正确的决策,毕竟牙帐内部的斗争都是为了大漠的展强大,不论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有底线,都不能损害到大漠的整体利益。

就东北目前形势而言,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兄弟的底线很清晰,那就是东北之地不能落入中土之手,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不能被中土灭亡,大漠的侧翼不能陷入中土的攻击之中。东北可以乱,可以群雄混战,越是如此,奚、霫和契丹就越依赖于突厥,而牙帐则能利用他们反击中土,威胁中土边陲安全,继而达到牵制部分中土兵力的作用。

这对牙史蜀胡悉而言是下下之策,毕竟牙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付出不小代价,既要给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兄弟提供资源,还要给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提供援助,代价着实不小,但相比东胡诸种被中土灭亡,东北之地落入中土手中,大漠侧翼遭到中土严重威胁,这点代价就不算什么了。

如此一来,史蜀胡悉与阿史那咄捺就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双方妥协让步。史蜀胡悉出使中土,向中土皇帝施压,给阿史那咄捺击杀刀赢得时间,而阿史那咄捺必须做出选择,是联合奚族大军夹击刀,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灭刀,还是任由刀与奚族打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再出手,渔翁得利。

阿史那咄捺犹豫不决。

这个选择很难,其中有个关键,那就是中土官方是否会出兵。

中土是奚族的宗主的宗主,也有保护奚族的责任,所以刀如果仅仅是中土官方出兵东北的一个借口,那么显而易见,接下来中土官方马上就会以剿贼的名义出兵北上,于是问题就严重了,就像在星星原上一样,阿史那咄捺面对中土齐王的步步紧逼,打还是不打?就目前天下大势而言,只要东西两部突厥没有握手言和,大漠就处在中土与西突厥的夹击之中,南北大战就不能打,突厥人面对中土人的步步紧逼,只能后退。

阿史那咄捺没有把握在最短时间内击败刀,更没有把握全歼刀。两年前刀的实力很小,不过两三千控弦,但即便如此,在各方势力的联合围剿下,刀依然成功突围,刀的手下也化整为零潜藏于平地松林。现在刀有数万人马,兵强马壮,还有李子雄这等戎马一生的中土功勋元老居中坐镇,与当年实力相比悬殊太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阿史那咄捺如果全力出击,十有**是两败俱伤之局,最后渔翁得利的还是中土,这种赔本买卖不能做。

不能全歼刀,不能抹杀中土官方出兵剿贼的借口,那么中土官方一旦出兵,形势急转直下,局面对阿史那咄捺就非常不利了,所以阿史那咄捺在未来形势难以预测、未来利益不可确定的情况下,先必须保证自身实力不受损失,这是他维护既得利益的基础,这一基础不容破坏。

但是,关键问题如何解决?既然不能判断中土官方是否出兵,那就想方设法阻止中土官方出兵,而若想阻止中土官方出兵,先就要满足中土官方混乱东北的目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阿史那咄捺最后还是坚持“养寇为重”。

只要刀活着,刀的军队还在,刀就是东北一股新兴力量,这股力量与奚、霫和契丹等东胡诸种角逐厮杀,是牙帐和他都能接受的局面,而中土也乐于看到这一局面,仅凭刀的力量就能实现混乱东北之目的,可见突厥人当前并没有进行南北战争的实力和勇气,如此中土官方也就没必要兴师动众,冒着与突厥人翻脸成仇南北关系轰然崩溃之危险,亲自出手攻打东胡诸种了,毕竟杀鸡用牛刀,对中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浪费。而中土官方只要不出兵攻打东北,阿史那咄捺就有把握操控弱洛水两岸的局势,并利用这一局势来要挟牙帐,从中大肆牟利。

阿史那咄捺下令,牙旗集结两万军队,于明日东进平地松林,尾随追杀中土叛军,全力保护奚族。

最新小说: 枭妃惊华:妖孽王爷宠毒妻 农家傻女:冲喜乞丐夫 萌妃无敌:抢个邪帝来玩玩 女配系统总是崩 燕京纪事 美人多骄 上神,你家天规碍事了 惠帝之子 重塑国魂 魔女现世:面瘫王魔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