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之内,劫匪嚣张跋扈,对于杜兰好心的提醒根本不放在眼中,对他是大呼小叫。
杜兰看着枪口,说道:“你们不听我的话,早晚会失败的。”说完就坐下来了,倒是没说对方的枪里没有子弹。
因为如果这么说的话,太嚣张了,他还是要注意自己在黑白两道的形象。
“呵呵。”劫匪觉得好笑,不听人质的就会失败?他以为自己是谁?
其实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很多谋士在出谋划策的时候都会给出上中下三策,而上策基本上都是理想状态下的计划,基本不可能实现。可还是要说,一方面是谋士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保。
如果谋士只有一个计划,然后主公采取计划却失败了,那为了平息众怒,谋士很可能就得背黑锅。
但如果提出上中下三策,而主公没有采取上策,最终导致失败,那就怪不到谋士身上了。而且谋士如果跳槽的话,还能说‘主公当日应该采取我的上策,上策怎么怎么好’。
上策其实就是一道保险,可以让谋士自保,也不至于砸掉谋士的招牌。哪怕明知道做不到,还是得提出一个上策。
就好像《魏略》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难道诸葛亮真的没考虑过么?为什么只有魏延提出来了,是他真的比其他谋士都聪明?
肯定不是,其他谋士肯定也想过,但这计划是做不到的。但魏延提出来之后,就有了一道保险。一旦北伐失败,他就可以立刻站出来说让你们不听我的,要是早听我的出兵子午谷就赢了。
提出一个理想化的计划,又不去实施,那么就无法被驳倒。魏延在理论上就一直占据优势,哪怕过了千百年依旧有人为他喊冤,认为就是应该出兵子午谷,如果出兵就赢了。
这就和之前的银行家的桉子一样,假设了一场胜利,让人无法反驳。
所以谋士的上策就是让人无法反驳的保险,无数人会认为主公失败就是因为没有选择上策。可是很少人会想上策的可行性有多小。
面对这种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看他们说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什么。通过他们的行为反推当时的客观条件。
杜兰表示自己也学谋士提出了让劫匪按照自己所言行动,但他们不听,那就是他们活该。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就算是做人质,杜兰也要脱颖而出,要比其他人质更耀眼。
劫匪看杜兰的骄傲表情非常不爽,好像自己真的犯错了一样,好像只有杜兰才能帮他们实现目标一样。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