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茫茫白雾笼罩着燕都郊外,城门大开,特使队伍驶出蓟城,荆轲坐在马车里面,看着倒退的城墙,神情平静无比。
“禀大人,太子派人前来传信,”
车驾外传来护卫的声音,荆轲本就疑惑今日早晨没见太子丹,以为他不会前来送行,所以派人前来传信。
回道:“让他过来。”
一名太子丹的亲卫来到车驾前,拱手道:“禀先生,太子已经先行前往易水河岸,太子派小人前来为先生引路。”
荆轲这才明白,太子丹应该是要避开秦国耳目,先行前往易水,荆轲有些不解,燕丹身为太子,堂堂正正的送别使者,本就是理所当然,却不知为何要如此小人行径。
过了城郊,荆轲下令车队极速前进。
还没有到易水河岸,荆轲就看到前方白衣在残阳下随风飘动,这才明白,原来太子丹和其知情的心腹一同穿着白衣戴着白冠前来为他送行,毫无波澜的内心也不禁起了涟漪。
太子丹等人着着白衣,肃然站立,静静的等候着,见荆轲车驾过来,所有人以太子丹为首,深深一躬。
荆轲心头突然涌现出了莫名的悲壮,如今已是冬月,天空也忽然飘起了雪花,荆轲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的悲伤更甚。
车驾来到众人面前,荆轲跳下车驾,对着太子众人深深一躬,拱手笑道:“诸位这是祭祀荆轲,荆轲之幸啊。”
所有人静静站着,就这样看着荆轲,双目中尽是佩服之色,荆轲此去,不管成败,他都不可能活着回来,明知此死,还如此坦然,如何不让人佩服。
大风骤起,呼呼声响彻河岸,一位大臣的声音冲破风声的阻拦,在众人耳中响起:“请先生落坐。”
荆轲跪坐于身侧蒲团之上,其余之人也坐了下来,和荆轲相对而坐,太子丹坐于荆轲前面。
“请太子,为先生致酒——”刚才那位大臣的声音再次响起。
太子丹起身,接过旁边侍卫递过来的酒,面朝荆轲,肃然躬身送到荆轲面前。荆轲接过,大声笑道:“此酒,当敬田光,樊於期将军……”。说道此处,语气哽咽,忽觉失态,用衣袖掩面,大袖抹过,伤感荆轲不见,又是那个豪侠荆轲了。
太子丹见了,黯然神伤,泪水顺颊而下,道:“先生,送千里,终有一别,愿先生击杀赢政,以解燕国之困,更为天下苍生。”
“不负众望!”
荆轲坚定的点了点头。
“叮咚”
高渐离奏响了浑厚的筑音,犹如战鼓之声,荆轲忽觉心中激荡,不觉的唱起了激昂的歌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残阳似血,声传千里,马嘶声咽,北雁鸣空绝,歌声未彻,啼哭一片!
荆轲唱着歌声,大步转身离去,上了车驾,队伍启程,荆轲不再回头,可他在车驾之旁看到了一道无比熟悉的身影,她身穿黄色衣裙,那秀丽的脸上尽是黯然,见到荆轲的目光看去,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一向以豪侠自称的荆轲落泪了,泪水滴落在车厢里,发出滴答声。
昨日情景,浮现心头。
夕阳如血一样红,白草上的露珠显得格外透明,蓟城里的角楼之上,有一道倩影不知等待多久,荆轲一见,就知道是她。来到她身旁,她手中拿着一把剑——残红剑,正面对这夕阳。
望着丽姬手里的那把曾经的配剑,荆轲感觉无比的愧疚,他曾答应她,封剑退出江湖,陪她过完这一生,可他食言了,他将要去做一件事,不管成不成,都再也回不来了。
荆轲久久无言。
她微微动了动身子,张口道:“我知道你要走了,好好保重,不光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我,更是为了……。”突然,她的眼神显得暗淡,她把残红剑递给了荆轲,道:“剑还给你,希望让你平安归来,记着在蓟城的角楼上,有个女子在等着你回来。”
易水河岸边,车驾渐渐远去,女子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
“唉!”荆轲长叹一声,他刚才真的想不顾一切的冲出去,拥抱着她,告诉她,我会陪伴你一生。
马嘶声远,唯有丽姬站在原地,目送荆轲的远去。
易水边,白雪地,刺客远去,佳人泪,负重任,必前行。
人间悲伤莫过离别!
天武军团,大军营地。
主帅大帐中,王翦来回徘徊,思绪万千,从他收到燕国要献地求和,便觉得攻燕之战遥遥无期。虽然朝廷已经明确攻打燕国,可燕国求和,还献出肥沃之地,若是燕国使者还有带走燕王秘令,到了秦国求和不成,可以向秦国臣服,只保留宗庙社稷,秦王可还有不惜代价的攻打燕国?
这就是王翦所担心的,燕国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根基之深,没有那国可比,且燕国王族还是姬姓,傲慢无比,又岂会真正的臣服秦国,求和这些都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此为其一。
其二,王翦的覆灭六国一同天下之心已经超越了秦国众人,身为将军,为帝王开疆扩土,一统天下,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名传天下。若嬴政觉得秦国疆域已经足够广袤,大秦男儿死伤无数,只愿意做个霸主,那他王翦岂不在无用武之地,这就是他的隐忧。
思虑再三,王翦还是觉定上书嬴政,秦若想要一同天下,遇到战事,好打要打,不好打也要打,没有发兵理由也要打。
王翦回到帅案,提笔书写起来,只见羊皮卷之上这样写道:“臣收到燕国求和之信,没有王令大军不得调动,当初秦灭韩国,韩国殊死反抗,更何况燕之大国,若要灭燕,臣有四请:一请,严令将士杀烧抢掠。二请,燕地都侠士,秦律缓慢推进。三请,燕王虽昏庸,可燕国毕竟传国八百年,民心难变,往王上下令厚待燕国王族极其大臣,以收民心。四请,老臣斗胆,请王上赐下‘穆公剑’。”
写完后,王翦用一个竹筒装起封好,令道:“来人?”
“在”一个亲卫入账拱手应道。。
“极速送入咸阳。”
“诺。”亲卫恭敬接过,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