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造船厂,海船船坞。
这是一个建立在海岸边的作坊,距离潮河出海口北塘比较近,地方很是隐蔽,李兆同和李原坐了几个小时的马车,才赶到这里。
“兄长,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是沙船吧!”
李兆同看着眼前方头方尾的船型结构,转头看向李原问道。
“嗯,这确实是沙船,不过愚兄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造,增强了其破浪的能力,使得其远洋能力得到增强,遇到神风,也不至于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
神风,就是台风,沙船这种船型,破浪能力真心不行,有历史记载:
在元朝时,元朝朝廷从长江流域调集九百多艘沙船出海远征日本,结果,在日本西部海域遭遇台风,这九百多艘沙船组成的远征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因此,日本逃脱了被元朝灭国的命运。
也因此,台风被日本人取名神风。
李兆同“记忆”里二战中名声大噪的神风特攻队的名字,也源于此。
“兄长,那你这船坞每年最多能建造多少艘这样的沙船?”
沙船虽然抵御台风的能力不行,但是其近海航行能力很强,他不仅能顺风航行,逆风也能航行,稳定性很好。
如果装了披水板,遇上七级大风也能航行,如此优越的性能,这使得沙船在郑和下西洋这段伟大历史中,也表现亮眼。
郑和船队中的宝船,就有不少是以沙船船型建造的大型宝船。
所以,李兆同对沙船还是很感兴趣的。
特别是,眼前的这艘沙船,是巨型沙船,说它是宝船,一点都不为过。
李兆同很想得到,所以他满脸都是感兴趣的神色。
“贤弟,这艘沙船的级别为两千料,以我李氏造船厂的能力,一年顶多只能生产三艘,这还是在材料不断供的情况下。”
李原苦笑着回答。
对于这个数据,他是不够满意的,因为跟曾经盛极一时的龙江宝船厂相比,真的差太远了!
“两千料?!”
李兆同却是被这个数据给惊到了。
在知道两千料这个数据之前,李兆同看眼前的船,只感觉很巨大,全长估计有几十米,但是具体大到什么概念,他心里是没有数的。
但是现在李原说眼前这沙船为两千料级别,那他心里就有数了。
在大明,两千料级别的大船,相当于几百年后排水量在一千吨左右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