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是苏州、松江两府,所以还有个称呼是“苏松巡抚”。
陆氏紧紧皱眉思索,片刻后,她拿出了一个钱渊无法拒绝的理由。
“远赴杭州为父兄复仇,后在嘉定出城击贼得大儒赞誉。”陆氏稳稳坐在椅子上,慢慢说:“渊哥儿,如果别人问起你为什么要迁居杭州,你要如何作答?”
还没等钱渊说话,陆氏迅速继续说:“百余年钱氏在松江华亭落地生根,别说祖宅祖坟了,父兄新丧尚在孝期,你却要不管不顾迁居外地,渊哥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钱渊面无表情的坐回去,这也是母亲谭氏拒绝的最重要的理由,父兄的坟墓还在城外,要定期前去拜祭,谭氏怎么可能忍心离开华亭。
但和感性的谭氏不同,理性的陆氏拿出的并不是这个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迁居杭州,因为倭寇避祸?”陆氏嘲讽的笑了笑,“震川公赞你智勇双全,兼有气节,到那时候,何来的气节?”
面对这种三观完全不同的言论,钱渊无言以对。
在普通现代人看来,除了生死无大事,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古代人,特别是士大夫看来,气节比生死更为重要。
钱渊如今名声大噪的主要原因是在嘉定城中力助官兵守城。
整理兵备,出谋划策,紧要关头的正确决策,以及拒绝逃遁而披甲出城击贼,这些为他赢得了所谓的“气节”。
在钱渊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陆氏视为其生存的根本。
有一个两榜进士的父亲,有一个两榜进士的夫君,毫无疑问,陆氏的思维模式向着士大夫方向无限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