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把骰子轻轻放在桌面上,拱手道:“少爷的确是难得的好手气,易某人今日运气不佳,就不奉陪了。明日这里的人自然会把赌资送去少爷的府上。”
雨乔起身拱手:“多谢易先生承让。”
小厮将手里的账薄递过来,易先生签上了自己的字,随后小厮在上面盖上了一个印。
雨乔瞄了一眼,那印章奇妙无比,只不过是一个看不出来什么动物的图案。
易先生告辞。小厮问:“少爷可还要跟人玩几把?”
今儿这运气,简直是……
华生的手又轻轻按住她的肩,低声说:“少爷今日手气着实是好,但凡好运气都不可一次用完。”
这是在告诉她适可而止……
她起身,大大咧咧道:“不玩了,本少爷又不在乎多赢几个钱,纯属是为了玩儿。”
老纸高兴得要屎好吗……
请问这世上谁不喜欢钱……
她算是明白了,赌徒那种天上掉下馅饼来的满足感。
小厮再问:“请问少爷在哪个府邸?明儿就把银两给你送过去。”
这可如何是好……
平白无故的五千两银子,怎么跟府里的人说?
说自个儿成了赌鬼……
华生道:“就不劳烦了,明儿我自己来取。”
尼玛连个银行卡都没有……
五千两一大堆,藏都不好藏……
从银缕巷出来,雨乔再也忍不住,在原地蹦了十几下,又转了十几圈。
疯癫够了,再才移动淑女的小步子走。
华生忍不住笑了笑,说:“明儿我会想办法把银子运回府里去,藏在小姐的库房,以后总有用处。”
她唉声叹气地:“我想天天来赌博怎么办呢?”
华生又笑了笑:“这回你的名声是出去了,以后自然有很多人想跟你豪赌,也包括武文泰。”
对,这才是正事……
两人走在长安的大街上,初夏的夜晚总是别样的舒适。
雨乔停住脚,看着华生。
他的脸孔在夜色里更是立体,每一处线条都刻画得精致又凌冽。
他也看着她,然后蹲下身去,雨乔立马趴在了他的背上。
两人都不说话,但他们已经从对方的眼神乃至细微的举止里明白对方的心意。
就这样走了很远,雨乔柔声问:“累吗?”
他答:“不累。”
她搂着他脖子的手紧了紧,把脸倚在他的后颈处。
就这样睡着了。
到了府门口,他轻轻摇晃着,把她摇醒,再放她下来。
轻声说:“今儿是十五了,你得去大小姐那里识字。”
是了,差点忘记了跟情姑姑的约定。
回屋换了身衣服,再又去库房挑了一些礼品,就打算去名情苑。
翠儿气鼓鼓地,拿着眼珠子瞪华生:“你今儿陪小姐去了这半晌,现在就别再跟着了。”
华生望着她,也不说话。
雨乔哑然失笑:“你这是吃的哪门子醋?你一个女孩子家家,有些地方不适合带着你去。”
翠儿顶嘴:“难道小姐不是女孩子?再说了,我也可以女扮男装。”
雨乔边往外面走边说:“行行行,以后你都跟着。”
主仆三人走到名情苑去。
虽是初夏,这里依然凉气袭人。院子里几缸荷花开得正好,一些细碎野花也都在兀自盛开。
每每走来这里,都会让人的心静下来。
就连脚步,都格外要放得轻些。
不同的是,这次宋名情并没在屋子里,而是坐在树下看书。
面前的石桌子上放着一盏烛,光线清幽,映着她如雪的面颊。
披散着的黑发,和洁白的脸庞对照分明。越发的超脱世外。
雨乔轻轻走过去,轻声说:“姑姑该多点几盏灯,免得伤了眼睛。”
宋名情抬起眼来,寒气迷蒙的眸子里,多出了一些暖意。
雨乔笑道:“姑姑可别忘了,今儿是十五,我来跟姑姑识字的。”
宋名情把头微微仰着,轻声说:“怪不得月亮圆了。”
雨乔坐下来,翠儿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竹儿,两个人坐到了另一旁去吃零嘴。
宋名情抬眼望了一会华生,说:“你也坐着吧。”
华生便独自走到另一半,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竹儿跟着名情久了,性子也清淡,却也善解人意。便起身,给华生端了一叠糕点,并斟上了一盏茶。
这院子,就再度安静下来。
奇怪的是,这样的安静,是让人格外舒服的。
似乎,一切都静止了下来。月光清辉,花儿静默,时光不惊。
宋名情拿在手里的书,却是一本诗集。
她把书递给雨乔:“我就从第一页教你读。”
这些字,雨乔自然全都认识。
但,宋名情念一句,她便跟着读一句。
每一句,从宋名情口中念出来,都格外的有了一种意蕴。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
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
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
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宋名情说:“这是当今皇上写的诗,在太宗的诗里,常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如作于贞观四年所作《经破薛举战地》诗,言“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气格刚健豪迈,太宗是个爱好文艺的君主。”
二十世纪的宋乔是个酷爱看历史剧的人,对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崇拜。
于是频频点头道:“他的确是世间少有的男儿。”
宋名情道:“我自小便有一个愿望,若是能见他一面,该有多好。”
雨乔道:“对对对,我也时常那样想。”
宋名情难得莞尔一笑道:“世上女子,莫不例外。”
雨乔眨巴着大眼睛:“像姑姑这样有才情的女子,定是极其爱慕同样具备才情的男子。只是,不知谁才能配得上姑姑。”
宋名情的眼神瞬间黯淡,幽幽道:“有才情的人,多是自苦。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并非虚妄。”
雨乔道:“才情横溢的人,总是情感丰沛,心思细腻,满腔真心不染杂尘,一旦错付,终身难愈。可这又哪是才情的过错,而是能珍才惜情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