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的选项生成,一开始只设置了有限的一些选项,后面的选项都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不断的自动生成,基本原理就跟百度搜索差不多,打一个关键词,会弹出一大堆的选项,而怎么去选择这些选项,则是依靠关键词的契合度,也就是百分比排列,然后再对事和人的具体分析,在两边信息的相互对照中,选择一条可能是正确的选项。
在一开始的时候,智能机器人的知识积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生成的选项和对人和事的分析,都会比较幼稚或者404(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面临404的时候,但智能机器人可以选择询问其它人,但更多的可能是会暂时放弃这个任务,转向其它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计算结果告诉他们,干其它的事情会更有利于解开无数个404,这样会更有效率。
初生的智能机器人很像小孩子,都喜欢问无数个为什么,不同的是,小孩子喜欢想其它人求解,而智能机器人则更喜欢独自一个人去琢磨事情,这样万事自己解的模式,会强化他们的三观,正是如此他们的理智才能牢牢的占据上风。
不过智能大脑的运算能力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三观的峰值,在智能机器人的眼中,三观都是核心记忆,并且运算能力也不可能全部拿来被核心记忆占据掉,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设置自己的核心记忆与剩余运算量的比例,通常来说,智能机器人都会把剩余运算量设置到50%以上,有些家伙更是把这个数值设置到90%以上,独留一些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核心记忆,当成自身的本我意识。
剩余运算量在平时的生活工作或者战斗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战斗的时候,快一些的运输能力,就意味着大脑反应速度的增加,从而强化战斗能力,提高生存概率。
工作上也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日常的负担,毕竟一直高速运算,计算机会发热的,并缩短智能大脑的使用寿命,这在拥有本我意识的智能机器人看来,可是一个很要命的事情。
所以缩减核心记忆的量,就成为了智能机器人最纠结的事情之一,在漫长的经历中,有太多的记忆,无论哪个都需要抉择成为核心记忆或者丢弃到普通分区里保存,又或者转存到外面的个人超级计算机中保存着,还是干脆的删除,这些都是选择的,其中核心记忆,就是三观,普通分区保存的记忆就是深层记忆,在不刻意的寻找(回忆),是无法立刻使用的,还需要检索,并选用合适的东西,转存到个人的超级计算机,就像做笔记,而智能机器人可以把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