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巨型行星宇宙飞船一直保持着高速飞行,再越来越靠近恒星后,速度才慢慢的降低,只有在泊入合适的恒星轨道后,才会考虑停止减速,接下来就能掠夺恒星表面上的资源了。
高速运动着的物体,是很难接近恒星的,恒星就是一颗熊熊燃烧的大火球,要知道火箭的喷射火焰,都具备极大的推力,而恒星燃烧释放的能量,则会更加的巨大,其推力也就非常巨大,任何靠近它的物质,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都会被推力开来,很难靠近恒星的,也只有将自身的速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才有可能缓缓的靠近恒星。
热辐射是有推力的,就是算远离恒星的区域,只要有光的地方,就会产生太阳帆效应,只是它们的推力,会根据热辐射的强弱来决定,无疑的一点,就是在非常靠近恒星的位置上,太阳帆的效应会极为强烈,太阳帆效应与恒星的引力,会形成增减抵消作用,而能够影响物质坠入恒星的事情,只有物质自身减速,才能做到这点了。
巨型行星宇宙飞船为了降低速度,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才得以实现,十几年后,它才泊入了恒星的近地轨道上,以较低的速度环绕着恒星公转,而恒星的热辐射被巨型行星宇宙飞船的反射材料给反射了出去,部分残留的热辐射也被隔热材料给吸收掉了,再进行了一些列的调整后,巨型行星宇宙飞船完成了潮汐锁定,自身的一面永远面对着恒星,这一面会延伸出超巨大的吸管,吮吸恒星上的物质,在巨大的引力和吸管自身的巨大吸力共同作用下,完成对恒星表面物质的掠夺。
而背阳的一面,则快速的伸展出超长超巨大的散热片,它能有效的排除巨型行星宇宙飞船自身的热量,会很好的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
在这里根本就不可能缺乏能源,能源大量过剩才是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由于太过于靠近恒星,又对恒星进行大规模的掠夺行径,就会产生热量过剩,光靠超长超巨大的散热片,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说是杯水车薪也不为过。
怎么办?
只有打掠夺来的高温物质,通过内部的传送阵,传送到柯伊伯带意外的区域,利用那边的超低温环境,来对这些高温物质进行冷却,冷却之后,才能够有效的开采这些物质了。
这又是一番改造,巨型行星宇宙飞船的传送阵与巨型吸管接轨,并且利用磁约束等等的措施进行隔热处理,另外一边的传送接收端口,则设置成可自行移动的传送阵,这些传送阵安装在小行星宇宙飞船的尾端,然后小行星宇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