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小淮阴抽到了蜀汉一方,而赛诸葛则是抽到了曹魏一边。
这个结果令赛诸葛颇有些哭笑不得,他自幼对武侯就十分崇拜,故而来参加青旗酒肆的论兵才用了赛诸葛这个化名,此刻反而要扮演心中偶像的死敌,不由得要感叹一句造化弄人。
不过在场围观的人群却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纷纷又叫起好来。
他们本就一边倒的支持赛诸葛,眼下看到他抽到曹魏一方,心中更是越发的欢喜。
这主要还是因为在座的都是大魏人,下意识里总是希望本国能获得胜利,虽然此魏非彼魏,但毕竟国号相同,多少算讨了个好口彩。
抽签完毕,店内小厮立即撤去了签筒,转而将两张摆着纸笔墨砚的小方桌搬到了沙盘两侧,接下来对局双方就要在这桌上写出各自的用兵方略了。
我此时依旧待在李公子他们这桌旁边,倒不是说存心想要偷懒,主要是因为酒肆负责论兵操演的除了主持王管事之外还另有一拨小厮,此时楼下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我再下去也只是添乱,索性就选择待在楼上,以便能随时照应雅座的客人。
不过我终究是想多了,此时二楼除了雅座客人之外其他人都已经去了楼下,而剩下的人也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堂的情况,根本没人理会我,如此一来反而让我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正当我百无聊赖之际,一旁的李公子和苏宪开始讨论起了楼下的战局。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便竖起耳朵偷听起他们的对话来。
只听那李公子率先开口问道:
“苏兄,我记得你对兵法颇有涉猎,不知对今日论兵所选的主题有何看法?”
苏宪原本正在闷头饮酒,听到李公子的问话后他表情一下古怪了起来。
他思索片刻回答道:
“唔......李兄,以在下拙见,这武侯北伐的议题选的还算不错,对局双方攻守态势相对均衡。昔日武侯首次北伐之时,蜀汉与曹魏虽然看似国力相差巨大,但曹魏的防御重心全在东吴,长安以西则兵力空虚,且无名将驻守,对蜀汉的突然进攻事先毫无防备。反观蜀汉此时与东吴重修旧好,东线已经无虞,可以安心举全国之力北伐。如此一来,此消彼长,两国国力上的差距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被拉平,甚至蜀汉在兵力上还稍占上风。因此战事一起,蜀汉立即稳占上风,陇右五郡顷刻之间反了三郡,一时关中震动。可惜后来马谡大意失了街亭才最终功亏一篑。若是蜀汉当初能牢牢守住街亭,掐断曹魏援军的必经之路,整个陇右便唾手可得,陇右既得则长安危矣,北伐也就成功了大半。”
李公子微微颔首。
“不错,蜀汉国力虽弱,但胜在北伐出其不意,曹魏虽然防备不足但依旧坐拥地利,今日论兵选这个主题确实对攻守双方都很公平。不过我倒觉得,这题出的极妙,最妙的倒还不是选题本身,而是这胜负的判定标准。”
苏宪对这话似乎有些不解,他疑惑地问道:
“这胜负的判定又有何玄机呢?”
李公子笑答:
“你看,今日的对局是以蜀汉能否全取陇右或夺取长安坚守十日来分出胜负的,若只是单纯以夺取陇右为判定标准,则对阵双方就会如你方才所言,将焦点完全汇聚在街亭之上,反之也是亦然,如此一来对局虽然也颇有看点,但终究只不过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这出题之人此时将两条判定标准一同抛出,既考验了双方对战役细微处的把控,同时也考验了双方对战略大方向的理解。由此可见这出题之人对兵法研究颇深。”
听完这话苏宪频频点头,显然对李公子的分析深以为意。
随后李公子继续问道:
“苏兄,若你是那小淮阴,会如何进兵呢?”
苏宪又思虑了片刻,直言不讳地答道:
“诸葛武侯从汉中出兵北伐,可供选择的路线大致有四条,一是走最为平坦的大路出祁山直击陇右,二是走古道取陈仓转进陇右,三是出斜谷取郿城进逼长安,第四条最为凶险,就是分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若然按照那胜负条件选择进兵路线,这二三两条应当首先排除,因为首次北伐之时陈仓古道的栈道还尚未修缮,山路崎岖难行,不利于大军通行,而出斜谷取郿城虽然可行但却需要花费较多时日,曹魏大军有足够时间回防长安。如此一来较为可行的应该是出祁山夺陇右或出子午谷直击长安。至于选哪个方向进攻嘛......在下还是倾向于依照史实,走大路出祁山,相对稳妥些。毕竟......”
“铛铛铛铛铛~~”
苏宪还没说完,一楼大厅又传来阵阵了铜锣声,此时攻守双方都已书写完了各自方略。
王管事接过双方递来的方略,宣布论兵正式开始。
由于武侯北伐由蜀汉方面率先进攻,因此酒肆小厮首先按照小淮阴的方略将蜀汉方面的兵马棋子摆放了起来。
待到众人看清棋子的摆放位置之后顿时就是一片哗然,只因小淮阴并没有采用历史上诸葛武侯的出兵路线,相反还与之差异极大。
他竟然安排魏延领一万兵马走子午谷直插长安,诸葛武侯则是自领九万大军出斜谷进军郿城,对长安采取包夹之势。
众人都没想到这小淮阴会拟定出如此大胆激进的方略,于是纷纷四下议论起来:
“子午谷奇谋?!”
“大哥,何为子午谷奇谋?”
“老弟你有所不知,这子午谷奇谋是昔日里武侯北伐之初,大将魏延所提出的偷袭长安之议案,按照魏延当时的想法,他亲自领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劳力,沿子午谷一路急行,不出十日就可至长安城下,而当时的长安守将夏侯楙是魏武帝女婿,才干平平又不通兵法,见蜀军突然兵临城下必定大惊失色弃城而走,魏延夺取长安后武侯率大军再与之汇合共同守住潼关,至此关中就顷刻间落入蜀汉手中,与当年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武侯认为此计过于凶险,当时并没有采纳。想不到今日这小淮阴竟会不按常理出此险招,看来赛诸葛一边可要危险了。”
“是啊是啊,那可如何是好,今日我在赛诸葛身上可是押了整整五两银子呐,这这这......”
见众人议论纷纷,场上的小淮阴此刻颇觉有些得意,他起身离席,步履轻巧地来到众人面前大笑道:
“哈哈哈,诸位不必如此大惊小怪,昔日司马懿曾评价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我以为这个评价极其精准!都说那诸葛孔明用兵如神,计谋百出,本少爷却只觉他言过其实,与韩信张良之流差了千万里!试想当初蜀汉北伐,本就是以小博大,以弱攻强,若仍旧如他这般优柔寡断,不愿兵行险着,那结局也只能落得个六出祁山而不得了!”
此言一出,人群之中瞬间就炸开了锅,在座众人都对诸葛武侯敬重有加,岂会受得了有人当面诋毁心中偶像,有那鲁莽些的看客此时已经难掩心中激愤,朝小淮阴大骂出声了。
不过众人愤慨归愤慨,一时之间却也对他的言论无从反驳,只能任由小淮阴在一篇谩骂声之中怡然自得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此时我正在二楼冷眼观瞧楼下情况,见那小淮阴此刻小人得志的模样便是心中冷笑连连。这道诸葛武侯北伐的论兵议题原本就是我拟定的,之所以要将坚守长安十日这一目标加入胜负判定也是为了想要看看会不会有蠢人去采用魏延的方略,妄图直接攻下长安。没想到这小淮阴还真就选择了出兵子午谷。于是我压抑不住心中讥讽,轻声嘟囔了一句:
“真是蠢货年年有,今日特别多。”
这句话原本说的极轻,也不知怎得,竟然被一旁的李公子听了去。
他立即扭过头寻声望来,在确定出声之人是我以后便开始用一种玩味的眼神上下打量起我来。
我感觉自己被人盯着,也同时看向了一旁,正好与他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
李公子的目光极为犀利,虽然他嘴角始终挂着微笑,但那对眸子里却丝毫不见笑意,漆黑的眼瞳中仿佛藏有着直指人心的可怕魔力。
四目相对间我很开就败下阵来,一时只觉得全身汗毛直立,心中所藏之事皆被一眼洞穿。
我对这种感觉十分厌恶,于是立刻偏过头不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