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三殿下实在找不着话题再与我攀谈下去了,于是他又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便借故离开了屋子。
这也不奇怪,毕竟我俩身份过于悬殊,如若不是这些天的奇遇,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与他有什么交集。
何况我料想他在内心之中只把我当做了一个救驾功臣,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哪怕一辈子将我好吃好喝地养在这间屋子里,对他来说也不在话下。
但同时他也不会奢望我将来能成为什么有用的臂助。
毕竟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幕僚谋臣,个顶个都是名士才子,不是科举夺魁便是师出名门,又哪里有我这个市井小厮的一席之地呢。
况且直到现在,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能做什么。
我是既不能提笔安天下,也不能上马定乾坤。
说来说去,也只剩下对兵法还稍稍有些浅薄的见解,但这种本事,根本没法子展露一二。
难不成要我当着三殿下的面背下几篇兵书来么?
不过这世上之事真是万分玄妙,有时候连你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呢,旁人却能够慧眼识珠,先一步发现你的才能。
这不,正当我苦思冥想日后该如何表现一番,别白白浪费了三殿下的一番好意之时。
一旁始终没有离去的袁大人开口了。
只见他对小妹善意一笑,道:
“姑娘,令兄此时想必已是饥肠辘辘了,不如姑娘就先行一步,再去准备些饭菜来可好?”
小妹非常识趣的点了点头,转身也离开了屋子,只留下我们一老一少在屋内独处。
此时袁大人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了我的床榻之上,随后示意我也坐下,道:
“小子,怎么样,老夫是否说道做到?”
此时我还有些埋怨他先前坏了我的好事,于是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
“袁大人贵为国子监司业,给我安个助教的虚职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袁大人呵呵一笑。
“呵呵,小子,你说的倒是轻巧,我大魏人才济济,各级府衙少有空缺,即便是那些寒窗苦读考取了功名的士子也未必有福气在朝为官,发配到偏远之地当个小官,甚至赋闲在家三五年都是常有的事。若不是老夫与那吏部侍郎交情不错,加之三殿下从中斡旋,你还真就没那福分。”
他所言不虚,国子监虽说只是个教学机构,但却直属礼部,任职其中确实可以算是在京为官了。
大魏朝自推行唯才是举之后,在官员任用上尤重务实,以至于很多文章八股写的不错的学子在科举中榜之后,就因为缺乏实际理政能力而迟迟无法上任为官。
朝廷不养闲人,已然成为了如今大魏官场的铁则,因此像我这等闲人能够顺利得个一官半职,属实是殊为不易。
念及此处我最终还是端正了态度,对袁大人拱手道:
“在下多谢袁大人提携之恩。”
袁老头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了几页满是字迹的纸张递给了我,沉声道:
“这是前几日吩咐你写的伐蜀方略,老夫已经看过了,嗯,虽说不算多么惊才艳艳,但却胜在语言详实,条理清晰。看来老夫先前所料不错,你确实有成为一名军机参赞的潜质。”
听他如此言语我顿觉有些异样,其实当初他吩咐我写下一篇伐蜀方略时我就有些狐疑,这安排显然是有的放矢,摆明了是冲着我的强项来的,而方才他又说自己“所料不错”,更加证明他早就知晓我对兵法有所涉猎了,但此前我与袁大人从未谋面啊,他又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呢?
不过转念一想我也就释然了,这袁老头虽然行事古怪,但毕竟是友非敌,就算真通过什么手段摸清了我的底细,对我来说也是有益无害,我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于是我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了眼前的方略,沉吟道:
“实不相瞒,在下前几日写下方略时也曾有过疑虑,大人若想考验于我,为何不选北齐,不选南唐,偏偏要在下拟一份伐蜀方略呢?要知道,蜀国近些年偏安一隅,并非是大魏假想之敌呀,莫非.....莫非大魏近期要对蜀国用兵了么?”
袁大人捻须而笑,点了点头道:
“嗯,你所想不错,此事兵部确实已经在议了,不过老夫毕竟不在兵部,也不甚清楚详情。怎么,你对此事也有看法?”
我原本也只不过是猜测,这会儿听袁大人亲口承认之后后顿时吃了一惊,赶忙将心中所思所想和盘托出。
“当今天下,四国并立,我大魏虽说雄踞中原,国力日盛,但依旧还就是强敌环伺的局面。南唐积弱,不提也罢了,可北齐却依旧军力强盛,近年来两国在边境上更是摩擦不断。此番贸然攻伐蜀国,恐怕会腹背受敌,犯了与前朝相同的错误啊!”
袁大人听罢微微额首,淡淡道:
“嗯,言之有理,不过眼下局势有变,北齐不再是问题了。”
“什么?大人何出此言呐?”
“数月前北齐曾遣使而来,提出与大魏议和的意愿,后来二殿下亲自出面谈判,最终两国顺利签下了盟约,大魏归还了先前所占领的清河一带土地,而北齐则表示愿意双帝并尊,往后十年间每年向大魏进贡岁币五十万两,效仿昔年秦晋之盟,与大魏永世修好。”
北齐竟然主动求和了?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于我的意料之外,我不禁有些怀疑,问道:
“唔.......为何北齐会突然要求和谈?会不会是假意言和,实则伺机待发?”
袁大人摇头道:
“不像,前几日北齐皇帝的幼子已然到了安邑城,若是假意言和,不会送来质子。况且骠骑将军韩立的副手也跟着回京述职了,据他所言,北齐确实有意裁撤了部分边军,以表言和诚意。至于为何北齐皇帝急于想要和谈么,你自己猜猜吧。”
我沉吟片刻,略微理了理个中关节,回答道:
“这些年虽说大魏步步紧逼,但始终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若说只因为大魏国力日盛,北齐便畏惧求和,实在不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风格,既非外患.......那便是北齐朝中出了问题!”
袁大人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很聪明,北齐地处燕赵,是当年楚王朝的龙兴之地,因此豪阀林立,名门望族数不胜数。即便后来楚王朝土崩瓦解,但个中关系依旧是盘庚错节。昔年北齐李氏之所以能迅速立国之,也正是因为这些豪阀的极力拥护。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门阀家族到了如今已然成为了跗骨之蛆,隐隐有尾大不掉之势。有这些人在朝中掣肘,北齐上下政令不通,消息闭塞,若再对外连连用兵,只怕还没等到我的大魏王师攻陷北平,李氏王朝便要先一步分崩离析了。”
听了袁大人一番述说,我顿时两眼放光,兴奋道:
“如此说来,眼下确实是对蜀国用兵的好机会,若是能一举拿下蜀地,那多年来阻隔大魏南下的长江天险便也失去了作用,我们可以从蜀地出兵,水路并进......”
我滔滔不绝诉说着心中的谋划,神情痴狂,好似嫖客遇见了娼姐儿一般。
正说着呢,袁大人突然打断了我,他一脸严肃地问道:
“小子,你上过战场没有?”
“额......没有”
袁大人长叹一声,继续道:
“等你上了战场,见过了那些支离破碎的尸骸,那满地的鲜血与五脏,你便不会再如此兴奋了。老夫听说你精通兵戏,也知你熟读兵法,可沙场并非沙盘,人命也并非只是书上数字。罢了,我又不是你的先生,不便说得太多,这些事你将来自会有所体悟。”
我被他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中震撼不已。
诚如他所言,在我那些爱不释手的兵书中,有的记载着如何行军布阵,有的记载着如何庙算千里,却从没有一本兵书记载过沙场是何等的残酷血腥。
它们只会告诉我胜者将会千秋万世受人敬仰,却有意无意地使我忽略了,那通往胜利的道路也是由无数条活生生的人命所组成的。
念及此处,我突然对眼前的这个老人肃然起敬,也许是福至心灵,我猛然拜倒在了地上,高声道:
“袁大人今日教诲,许君文没齿难忘!如若大人不介意君文粗鄙鲁钝,我原拜入大人门下,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袁大人眼睛一亮,颇为欣慰地点头笑道:
“嗯,不算太笨,没让老夫等太久。起来吧,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端茶递水就免了,准备一条束脩来就行。”
我虽然不知他口中“束脩”为何物,但观察他的神态便知道他答应了,心中惊喜万分,于是又连连叩首。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等我从地上爬起,袁先生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开口问道:
“小子,你今年二十有三了吧,可曾取了表字?”
我了摇头。
“家父早亡,家中也无长辈,故而不曾有字。”
袁先生沉吟片刻道:
“嗯,这样吧,老夫今日便赐你一字,也算是做先生的见面礼了。”
我赶忙又跪倒在地,朗声道:
“学生谢过先生,请先生赐字。”
袁先生似乎对此事颇为慎重,他低头思虑了许久终于缓缓开口道: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你今后便叫可均吧。”
“可均......可均”
我心中默默念着这两个字,如此看来,先生对我的期望可真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