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隋有长孙晟,唐有王玄策,清有袁世凯……
这些大牛无不在外交战线做出了彪炳史册的成绩,可那终究是个人所为,朝廷从未将积极进攻的外交政策一以贯之,当成一项与治国同等重要的国之大事对待。
当这些牛人出现的时候,朝廷会因此享受到他们创造的巨大外交红利,一旦巨星陨落后继无人,中原政权就会回到被动应对国际局势的糟糕局面。
李泰耐心解释道:“外事工作也有高下之分,如两晋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境之外发生的变故充耳不闻不做应对,实乃国家民族的取死之道,实为下下之策。
如大唐这般守株待兔,坐等异族藩国出现重大变故,而后顺势而为乱中牟利者,不过平平无奇之中策耳。
上策应当主动布局,积极参与并干涉与大唐利益相关的异族朝政大事,步步为营逐次推进,直到局面发展到咱们想要的结果。
要达到这个效果殊为不易,我大费周章建立外交第七部,若是依旧延续过去鸿胪寺、礼部迎来送往的老一套,猴年马月也不可能达到上策之效!”
这个提法新鲜,裴行俭品味一番后深为叹服,躬身一礼道:“师尊所言振聋发聩,守约受教了。
如此说来,这外交部便是师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为外事之所,实为暗筹密谋,建立情报刺探、对外干涉的要地?”
李泰笑道:“孺子可教也,此事原本不必如此操切,最佳时机是在与高句丽不设防之事谈妥,待高句丽、靺鞨精锐入质幽州之后顺势而为最佳。
不过东宫那边自太子发落太庙以后毫无动静,反常即为妖,我总是感觉不安,时间宝贵容不得我们按部就班从容布置。”
“是这么个理,可……方圆两万里不设防,要高句丽人割出这么大一块地盘,这事不会那么容易。
师尊逼迫太狠,只给了高句丽人三天时间,若是对方不管不顾一气拒绝,大唐莫非当真立即征调大军兵发辽东不成?”
裴行俭认同李泰的判断,却对高句丽的事表示质疑,如何说对方也是大唐之外第二强国。
李泰淡淡道:“当然不会那么容易,三天时间是我有意为之。
高氏王室若是不想被泉氏取而代之,高建武不想横尸街头死无全尸,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机会?”裴行俭懵逼了。
您已然把对方逼到割土媾和的地步,竟然声称这是对方的机会,师父您这面皮是不是也太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