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几个心腹去寻地方。
这样的地方自然不难找。
反而是太多了,让人难以抉择。
最终杨峥选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沟壑,左右青葱缭绕,一条小溪贯穿前后,里面杂草丛生,时常有野稚、野兔的身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之后几天,杨峥带着人每天伐木夯土挖窑洞,羌人都是青壮,有的是力气,一座可容纳千人的营寨很快就建好。
至于粮食,夏侯霸每月都会给枹罕送一批。
枹罕军民自己屯垦,还有附近坞堡也会时常上交田赋。
养这六百羌兵是足够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不会汉言,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好在他们异常听话,心思也比较单纯。
杨峥想来想去,觉得此事只能交给那四十三个孩子了,毕竟待在枹罕也不太妥。
李弥这厮生性阴险,天知道他会脑补出什么玩意儿。
而此地条件虽然艰苦,但越是艰苦就越能磨砺人,这时代温室里面养出来的人,怎么跟四方野兽争斗?
孩子们无所谓辛不辛苦,这年头的人,能有一口饱饭吃,就是万幸了。
杨峥给他们的待遇等同于武卫营的四百老卒,每三天必有荤腥,不是羊肉就是鱼,至少也有肉汤。
短短几个月,孩子们的身体也强壮起来。
特别是其中的刘珩、孟观、苏泓三人,刘珩天生大力,孟观文武双全、犹精算术,苏泓颇擅经营管理。
陇西以西的羌人大多放牧,虽然也种田,但水平有限,每年都饿肚子。
动辄就有过不下去的部族向杨峥讨要粮食。
杨峥能帮的时候,也会帮忙。
羌人则以牛羊马交换。
不过不是所有的马都能作战马,这时代人都吃不好,马就更不用说,水草差一点,对马匹的影响非常大。
羌人的马绝大多数都是驽马,也能骑,但耐力极差,不适应战场。
杨峥原本想组建一支羌骑,想了想,还是算了,人好养,战马不好养,还要专门的人伺候。
四百武卫营的战马,就让杨峥有些力不从心了。
“请将军为此谷赐名。”调过来的武卫营屯长尹春道。
杨峥笑了笑,的确需要个名字,很多事情有个好名字就有个好兆头,有心考验一下刘珩、孟观、苏泓三人,“你们说取什么名字?”
刘珩摇头晃脑的想了想,“稚谷?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