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皇上喝粥的时候,王承恩将奏折整理了一遍!
按照规律来,这是不允许的,万一看到御笔亲批的字迹,稍微记下了一些,也可以为自己谋取大量的利益资本。
不过王承恩确实对得起纯真的信任,至始至终都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
其实以王承恩的身份地位,就是掌握东厂的好人选,可惜崇祯上位的时候,东林党趁机发力,趁着皇上年少无知,将党卫废得一干二净,整个朝堂都被文官给把持住了。
后期皇上发现,没有锦衣卫和东厂,他简直就成了聋子和瞎子,对下的了解只能通过各大臣的奏折,这令他十分难受,等到再想扶持起锦衣卫的时候,东林党就拼死反击,因此在整个崇祯朝廷,这方面事例都可以忽略不计。
大明本来就病入膏骨,积重难返,还有东林党这个巨大的蠢虫,皇上又自己砍了一条胳膊,再加上心情急躁,信息来源有限,除了杀人泄愤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就算没有鞑子的威胁,也总会有其他的危险,大明朝自身破败,如同被白蚁啃食的木材似的,早已经腐朽,就算没人去碰它,早晚也会有一会崩塌成一堆废墟。
崇祯很快就喝完了粥,坐回了书案。
面前摆放着几本红头奏折,这都是他特意留在最后。
也是大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东北的鞑子越打越强,已经完全控制了辽东之地,而且还时不时的进入明朝国内抢夺。
对于鞑子军,大明朝已经基本上没有反抗之力了,就连被动防守也通常会得到一个溃败的结果,战争的主动权完全交到了别饶手郑
陕西的民乱情况也不是很好,洪承畴还是很有能力的,他跟卢象升配合,也曾将淫乱给压制下去,也确实斩杀了不少乱军,但始终没有办法将其剿灭,而且追的乱军四散出逃,令他们的行踪飘忽不定。
努力了好几年,又是一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结局。
而且连年征战,乱军竟然锤炼出了一支合格的队伍,从最开始望风而逃,一触即溃,最近竟然也能够有模有样的两军对垒,甚至还能够打出节奏来。
这明显也是越来越强的征兆。
之前南方的海盗问题,倒是突然间销声匿迹了,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山东的高宁。
此人比海盗还要凶猛,三年前就以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占据了整个山东,崇祯特意下令将其定为乱贼,号召下方军民将其剿灭。
朱大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