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了。对于那些制片人的联络,也就一一推辞了。现在想来,人家也不可能等着一个投资人,一些小制作的项目。应该已经通过其他投资立项、已经开始筹拍、甚至已经开始拍摄了。
但他最早接触的一个叫乔攀的著名制片的那个项日,应该还没有开始一个是因为乔攀的那个项目投资较大。而他那时候拉拢到的合作伙伴。就本市楚逸文化这么一家。而楚逸文化也就是一个小公司的模样。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大明星,只是签约了一些在校女生。没有找到大的投资人,他们应该还是立项不了。
连温倩怡也觉得那是有搞头的项目,李岩再结合现在其他人的各种分析报告。觉得那个项目还是有投资潜力的。
现在要确定的是,乔攀、楚逸还没有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楚逸文仕规模不大,但乔攀却是一个有知名度的制片。在电影圈还是有他的人脉资源。要拉到投资,并不是难事。
确定之后,李岩上网搜索了一下那个项目,能找到的新闻寥寥。几乎都是同名不相关的,他又开始搜索乔攀的名字。
作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制片,乔攀的新闻、网页还是有不少的。李岩挑选着看了一些,才明白一个问题。乔攀虽然算是一个著名的制片人。但他担纲制片的影片,已经连续几部票房失败了!
在一般影迷的眼中,电影票房的失败,最直观的表现是主演明星的失败,是明星演了烂片、所以没号召力了;资深一点的影迷,会看到更多,比如于彬片的失败,是因为演员表演太差、导演驾驭太差、还是编剧的故事太烂;而关注电影产业的资深影迷,更会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出影片除了质量、号召力外的其他因素。是行公司不行、档期不行、宣传不够、还是投资太大等等。
但即便是最后一种半专业水准的分析,也不会关注到比较低调的幕后一制片。除非是一个大腕挂名的制片或监制,否则一般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到了业内问责,全权负责的总制片。则是要的。因为一个电影项目从拉投资开始,就考验着他的眼光、运作能力。无论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他都是有责任的。所以下一部,投资方未必相信你的能力了。
这跟好莱坞有点不同,好莱坞导演的权力和责任都是非常大,一般电影的导演还负责制片、监制、包括剧本,所以一部电影大卖了,导演凭着分红可以比拿千万美金片酬的大明星主演们赚得更多。
甚至成为投资人、做老板也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凭着一部《星战系列》赚几十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