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的东西,一介书生都看守不住!” 啪! 叱骂声中,黄县令一巴掌打在钟捕头脸上,五根手指印分明。 钟捕头唯唯诺诺,一声不敢吭。 黄县令气呼呼:“现在好了,让陈三郎去考院试了。” 张幕僚进言道:“大人,他未必考得上。” 黄县令眼睛一瞪:“万一考上了呢?” 钟捕头捂着脸,要将功补过:“大人,跑得了和尚跑不得庙,只要我们将他的母亲抓起来,不信他不就范。” 黄县令一声冷笑:“用什么名义抓?” “就说江草齐击杀官差逃跑,陈王氏有串连之嫌。” 这是个好罪名,把人抓进县衙之后,怎么折腾就是另一回事了。 黄县令有些意动,望向张幕僚。 张幕僚干咳一声:“大人,属下以为不妥。” “哦,你说说看。” 张幕僚有心表现,板着手指道:“第一,说江草齐杀人逃逸,可我们现在并无证据;第二,如果对陈王氏私自用刑,一旦传扬出去,恐怕对大人前程不利。毕竟大人新官上任,前一阵子因为此案闹得满城风雨,民心不稳呀。” 他说得婉转,但黄县令听出来了:张幕僚言下之意是说现在对陈家下手,别人很可能会觉得黄县令在公报私仇,若是事情闹大,捅到南阳府去,影响就恶劣了。 这也是之前黄县令让钟捕头先派人盯陈三郎,而不是直接抓人的重要原因。侄子之仇虽然不可饶恕,但比起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乌纱帽,又是另一层考虑。 在官场的角度看,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明做暗做,差别判若鸿泥。 黄县令钻营了那么多年,岂会不明白? 这些年泾县一直在贺县令的管治之下,民风正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依你的意思,该如何做?” 张幕僚道:“两手准备,如果陈三郎今年考不到秀才,那就简单了;要是他考上,钟捕头武功高超,铁面无私,也可以找他调查的嘛。” “调查”一词用得讲究,怎么调,怎么查,很有想象空间。 钟捕头眼珠子一转,明白过来,一抱拳:“大人,属下这就前往南阳府查案。” 黄县令一拍木桌子:“胡闹,你区区一个县城捕头,有什么资格进府城查案,僭越之罪,担当得起吗?” 钟捕头赶紧道:“请大人恕罪,属下说错了,是属下请假,要到南阳府探亲访友。” “嗯,本大人准了,下去吧。” 黄县令很满意。 出到外面,钟捕头心情非常不爽,回到捕房中,一脚将负责监察陈三郎的衙差踢倒在地:“废物,连一介书生都拿不住,要尔等何用?” 那官差苦着脸:“捕头,我第一时间发现要去追,不曾想摔下台阶,把脚崴了。否则的话,陈三郎怎走得脱?” “还敢驳嘴!” 钟捕头上去又一脚,把他踹到在地。说来也是晦气,衙差崴脚,他骑马去追则马失前蹄,冥冥中好像该陈三郎逃脱似的,邪得很。但不管如何,事情已经发生,再怎么发火都于事无补,且赶去南阳府再说。 …… 武馆院落空地,许珺身穿劲装,凹凸有致的身材尽显无遗,一头长发编成一根乌黑油亮的辫子,用银牙咬住,有着一种难言的娇媚。 唰唰唰! 她手执一柄薄薄的刀刃,舞得寒光四射,矫健若龙。 嗤! 刀刃画圈,抱收于胸,漫天刀光消散,化作无形。 许念娘站在门口,微微点头:“珺儿,你的刀法进步了。” “爹。” 许珺唤了声,因为运气剧烈的缘故,脸颊红晕未散。 “可你还是不听话,去帮那小子了呀。” 许珺咬着红唇:“你都知道了?” 许念娘眼一瞪:“女儿都快要被人拐走了,我这个当爹的不警醒点,谁知道哪一天就喜当外公了。” 许珺听得惊呆,脸上红霞腾飞,一跺脚,嗔道:“爹,你又说醉话。” 许念娘哈哈一笑:“爹老了,你们年轻人的事自己折腾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说着,出门扬长而去,奔赴酒馆。 …… 盘膝坐在船头上,陈三郎心情大好。见着江流滚滚,很想振臂高吟一首“大江东去”。但想一想,还是作罢。 脱离泾县,海阔天空,对于留在城中的母亲等人,也是有所担心。但担心也没用,当前最关键是他要考好院试,获得秀才功名,才是立身之根本。没有根本,如何能和黄县令抗争? 船只抵达岸边,下了船,直入南阳府。 第二次入府城,别有怀抱。 这一趟身上所带银两有限,靠近试院价格高昂的“学区房”住不得,就选了个位置稍偏但房租便宜的客栈住了下来。不过饮食方面省不了,他一直还在喂血养剑呢,要是吃不好,身体很容易垮掉。 自从刺杀恶狼,斩邪剑有了新变化,对于精血需求有所减少,这让陈三郎如释重负。原本他担心随着小剑升级,对于血的要求会水涨船高呢。那样的话,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既然是减少,而非增加,那么就证明斩邪剑并非嗜血邪物,却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才需要如此。这和那些传说中饱饮人血壮大修为的鬼魅之流截然不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就说呢,红鲤岂会存心来害他?有那个必要吗? 住得便宜吃得贵,再算上来回路费,以及一些额外花费,陈三郎反复计算,身上的那点银子非常吃紧,稍稍用多了些,都可能没钱坐船回家。 平生第一次遭遇钱不够用的困境,他感受到了那种难以言喻的切肤之痛,那种迫在眉睫的焦虑感,有时候真得会把人逼入绝境。 由此反思:以前的自己大手大脚,真是不应该呀。 这难道就是钱到用时方恨少的真实写照? 即使精打细算地考完院试,但回家后的营生出路才是更大的难题。考不到秀才自不用说,就算有了功名,只怕暂时也难有作为。毕竟秀才只是士大夫最底层的功名而已,不具备实际的权势。 如何谋生?如何养家糊口? 从童子试到乡试,整整隔着三年之久。时间可以说相当漫长,难不成这段日子只能靠着母亲织布过日子? 不,绝不行。 陈三郎无法安然接受,那样的话,耻为人子。 既然如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谋图出路。然而一个文弱书生,无一技之长,谋生的办法真不多。想来想去,不外乎“卖字售文”。每逢新春前夕,满大街都有书生开摊儿,帮人写对联,藉此挣点钱。至于平常时候,笔墨生意极为冷清,无人问津。 君不见南阳府的那些书斋店铺,一天进不了几个客人?惨淡得很。 陈三郎想要卖字售文,连门路都摸不着。他没功名又没名气声望,谁认识他?谁会捧他的场? 这注定会是一条荆棘满布的谋生之路。 他决定这两天找时间到市面上转一转,看有没有别的机会。归根到底,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抬脚,脚下永远不会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