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六千字的两更送上,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皇帝旨意,要你担任何职?”
周分曹莫名有些小激动,他归隐已久,远离仕途之恶,但并非本意。读书人心中的一腔家国热血,始终未冷。老实说,他一直蛰伏,只为了一个恰当的复出时机罢了。
元文昌屡次派人前来拉拢,周分曹都是避而不见;但眼下陈三郎手持皇帝旨意,所代表的意义大是不同。
“呵呵,七品耳。”
陈三郎知晓周分曹这等老派儒士的信念,决定施展迂回策略,把人骗上船再说。
“七品县令?”
周分曹猜道,微微感到失望——科举取士,当考得进士,名次稍差的,基本都是外放任职,或八品,或七品。只是其中有主官,有副官。一县之尊,便是主官,属于新科进士比较优质的选择。
问题在于陈三郎不是一般的新科进士,他可是状元郎呀。准翰林,进入翰林院后担当修撰,乃是从六品的官。如今外放当个七品县令,那不是被贬了吗?
陈三郎悠然道:“外加一柄剑。”
周分曹霍然动容,目光闪烁不定:天子赐剑,先斩后奏,这便是钦差大臣的待遇了。
想深一层,皇帝此意,难不成是要励精图治,收拾江山了吗?
他心情激动,面皮涨红:这一天,期盼已久……只是单凭陈三郎一人。如何能扭转乾坤?
不对,这应该是皇帝的第一步棋,后面定然还有雷霆手段。怪不得陈三郎要来找自己出山,其势单力薄,无人臂助如何能成事?
陈三郎饮一口茶:“话已说得明明白白,不知分曹公意下如何?”
周分曹离座站立,拱手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老朽但听差遣。”
“好!”
陈三郎拍手道,心中大悦:终于把他给说动了。虽然借着朝廷的虎皮。但潜移默化。不怕不归心。如此一来,日后走马上任,便有了施政的班子骨干。至于基业那边,依然由老周负责。比较安妥。
当下双方约定。三天后。周分曹收拾行装,带领随从奔赴泾县汇合。
是夜,宿于陶然庄。陈三郎与周分曹秉烛夜谈,甚为投机,颇有忘年交的意味。但周分曹谨遵礼仪,既然答应做陈三郎的客卿幕僚,便有了主次之分,在称呼上,也如周何之他们一样,改口称“公子”。
第二天,在庄上用过早饭后,陈三郎带着许珺离开,要返回泾县,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务处理,时间紧得很。
果不其然,三天后,周分曹如约而至。随行的有十数人,都是陶然庄的门客,另外还有三辆马车,车上满载行装。周分曹决心已定,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来,辅助陈三郎任职,办好皇帝交代的差事。
由于陈三郎还没有正式任职,故而周分曹先住下来,不提。
另一方面,逍遥富道已开始道兵训练,那口阴阳葫芦早淬炼得得心应手,法诀施展开,将数百虾兵一股脑吸纳进入其中,分成数队,又挑选出个别精壮的虾妖为队长。
所谓道兵,自有优劣高下之分。道士现在训练,要求不高,只要练出具备基本战术素养的道兵即可。更重要的,是通过练兵,同时温养葫芦法器,提升其品阶。
逍遥出身崂山,乃是嫡传。虽然因为火候问题,他本身修为不咋地,但获得的传承都是正统,不容小视。崂山善符咒,其中亦有道兵练法,还有各种阵法,操练合围,井井有条。
这一日,蟹和已把附近流域,以及各路河神情况打探清楚,前来禀告给陈三郎知晓。
泾江万里,流域广阔,支流无数,泾河只能算是一根最细小的分支。就近一带,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名叫:“洺水”。洺水有神,乃是一条黄鳝精,修炼得三百年火候,骁勇善战,练得一门毒辣的远程术法《阴煞飞刀》,神出鬼没,很是了得。
经过一审衡量审视,陈三郎一拍桌子:“就是它了,首战拿其开刀。”
“好咧!”
蟹和兴高采烈。
陈三郎望着他,道:“蟹和,你回去与雄平厉兵秣马,养精畜锐,听我号令。”
“得令!”
蟹和欢天喜地出去回河神庙了。
他走后,许珺问道:“三郎,你不是不能施展术法了吗?”
“不错。”
“那这仗怎么打?”
陈三郎微微一笑:“你尽管放心,又不是什么事都得我披挂上阵去搏杀的。那样的话,我不得忙死。”
这话说得在理,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陈三郎当前算不上千金之子,不过行兵打仗,也无需事必躬亲,披坚执锐。现在下面,有蟹和雄平两将,加上一个逍遥富道,以及一葫芦道兵,不信对付不了黄鳝精。
此时门子来报,有衙役登门,说卢大人有请。
“走,去衙门!”
陈三郎眸子掠过一抹精光。
许珺作男装跟随左右,她现在等于是陈三郎的贴身保镖了。
泾县衙门后院,卢大人背负双手,不停地踱步,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这段时日来,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作为一县之尊,卢大人这个位置来得凑巧。要知道前面短短时间内,就换了两任县令了。他之所以能够戴上这顶乌纱帽,离不开元家的点头同意。这一点,卢大人比任何人都明白,因此在他眼中,只有元家,没有朝廷。
不过作为地方官儿,卢大人自问上不得台面,距离元家心腹的层次还远着呢。反正扬州那边有什么吩咐指令,一概执行便是。
例如:当初对陈三郎基业的放任;又例如:那时候扬州来人做事,也是全力配合……
但其中一些秘密的事情,卢大人注定无从了解。扬州来执行任务的那一批人一夜之间不见人影,他纵然很是疑惑,也不敢询问。至于对待陈三郎的态度,更是有着不同的变化。
就在昨天,他接到了一封来自扬州的书信。信是元文昌亲笔写的,还落了大印。
读完信后,卢大人霍然明白过来,今天立刻派人去把陈三郎请来。
“陈翰林来了,本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卢大人满脸笑容地将陈三郎迎进客厅,态度甚是恭谨。陈三郎考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消息是公布了的。
“卢大人客气了,这些时日来,多蒙你照拂,早就想来致谢。”
陈三郎也是笑容满面地说道。
边上许珺听得一撇嘴:这些虚套的礼仪,她可做不来。
一番寒暄,分宾主落座,用过茶后,继续说闲话。
陈三郎东一句,西一句,一点都不着急,就等卢大人开口说正题。
卢大人干咳一声:“陈翰林,此番衣锦还乡,不知盘桓多久?准备何时赴京述职?”
陈三郎放下杯子,淡然回答道:“也许两三个月……”
卢大人一听,心中正一喜,忽而又听对方说道:“也许两三年……”
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
陈三郎一摊手:“没甚意思,都是实话罢了。”
卢大人哼一声:“陈翰林,本官有句话要劝你。”
“请明示。”
“家乡虽好,却非久留之地。”
陈三郎“哦”了声:“若要留呢?”
卢大人突然一笑,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春风满面:“留下亦无妨,刺史大人想请你去扬州一叙。”
陈三郎叹了口气:“扬州烟花绚烂,风月无边,说起来,真是好生怀念。”
卢大人笑得更加灿烂:“元大人正翘首等待,就看陈翰林何时启程,前往扬州拜访了。”
陈三郎诧异道:“卢大人,我想你理解错了,我并没有去扬州的打算。”
卢大人面色一变:“陈翰林,本官是好心相劝,莫要不识抬举。”
元文昌请陈三郎去扬州的用意,他自是揣测到几分端倪。主要两方面的用意;一是招徕,收为己用;另一方面,要是陈三郎不愿投靠屈服,那这一去,就不用再回来了。
陈三郎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卢大人心中来气,一拍桌子:“陈翰林,请你自重,这里可是县衙。如此放肆轻狂,成何体统?”
这一拍案,声响惊人。
唰唰唰!
早埋伏在两边的四名衙役登时现身出来,个个目光凶狠。这些都是安排在县衙上任职的心腹,手上沾染过血,气息彪悍,可不是那等混饭吃的老油条子。
“呦,说不过要开打了吗?”
许珺怡然不惧,踏前一步,护在陈三郎身前。
卢大人大义凛然,高声喝道:“陈翰林,不要以为你考了状元,便能持才傲慢,目空一切。这里是我的衙门,既然你不识好歹,便请出去,不送。”
陈三郎安然坐着,悠悠喝茶,然后才慢慢说道:“卢大人,我想你搞错了。这里的确是衙门,但从现在开始,就不是你的了,而是我的。”
“什么?”
卢大人几乎跳起来,指着陈三郎的鼻子:“你休得在此胡说八道,是谁给你如此大的胆子!”
“是它。”
陈三郎手中亮出一卷黄绢,黄光灿然,映得卢大人脸色一片惨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