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51章 忠烈祠

第51章 忠烈祠(1 / 1)

若是打开新一期的«华夏日报»,所有看报的军民,都会被报纸上所载的头版头条«豪强清明节大闹忠烈祠»的内容所吸引。

自从这位于太行山东侧、洺水以西的官建祠堂«忠烈祠»问世以来,便成了许多人瞻仰祭祀、游玩猎胜的一处佳地。

进了祠堂的牌坊大门,沿着东西走向、宽阔平整、松柏临街、可以行驶十几辆马车的水泥大道向前,穿过纪念堂,一路由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便是祭祀的主体场所享堂所在。

风雨中,牌坊入口前,“下马处”的石碑两侧,看守忠烈祠的士兵目不转睛,站的笔直,以至于前来忠烈祠祭祀的人们,不自觉地安静了许多。

细雨霏霏,陵园里面祭奠的百姓和官兵们,此时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一座座墓碑前,松柏环绕,芳草萋萋,祭祀的人们都是黯然神伤。

邵兴陪着杨进的父母,穿过巨大的牌坊大门,来到杨进的墓前。杨母失声痛哭,老泪纵横。

好久,在周围人的劝慰下,杨母的哭泣声才小了下来。

“男儿马革裹尸,进儿总算是死在了抗击番贼的战场上。若要是按他原来的性子,纵然不至于投了女真人,也会是个山大王。他算是没丢我杨家的脸,死而无憾了!”

邵兴也在一旁劝道:“杨大哥生前,王相公对他器重有加。府州一战,忠义军战死了将近两万兄弟,就连王相公也是重伤在身。杨大哥杀贼无数,无愧英雄的称号。”

杨母止住了哭泣,几人一起向墓碑上看去,“汉家英雄,故宋河东忠义军前军统制杨公进之墓”一串字,赫然在目。

几人插上香烛,烧起纸钱,低头默哀,青烟袅袅,纸灰化为蝴蝶,随风飘舞,落于青草之中。

“伯父、伯母、嫂嫂,此次军士授田,大哥也有120亩良田。两个侄儿也可以到希望学堂去上学,家里每个月都有抚恤银两,足够一家之用。你们不用担心。”

听完邵兴的话,杨母摇头道:“王相公宅心仁厚,咱们也不能太过分。这地和抚恤银两咱们就不要了,只要能送两个孙儿上学堂就行。”

杨家在河南府是豪强大族,即便是战乱时分,也不缺吃穿。何况现在金人退去,河南府地方靖平。

邵兴心里暗自诧异,看起来大哥家里,夫纲不振,完全是杨母说话算数。

杨志摇头道:“伯母,这可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这是军中的规矩。军令如山,你就不要难为小侄了!”

杨母和杨父对望一眼,杨母无可奈何地道:“既然如此,也就只能如此了。”

杨父看了看周围,暗暗摇头。王松雄才大略,兵锋正盛,连女真人都挡不住。军政民生,事无巨细,尽得军民之心,前途不可限量。

“邵兴,将来你两个侄儿,还望你多多提携!”

邵兴脸色红了一下,点点头对杨父道:“伯父放心,侄儿自会尽力!”

邵兴抬起头,向周围看去。只见松柏掩映、鲜花怒放之中,无数的军士和百姓进进出出,显然是在祭祀各自的亲人和同胞。

突然,蒙蒙细雨中,两排骑士打马而来,很快形成了两条长龙。骑士们铁甲铮然,持枪执刀,羽箭满满,一个个虎视眈眈,显然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士。

紧跟着,两排将士跑

步而来,迅速在路两侧站定,兵刃雪亮,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大路当中,一对身穿粗衫的青年男女,正在并排向前走来。

男女都是粗布衣裳,男的面相温和,充满亲和力,让人莫名生出亲近之感。女的身材纤细,容颜秀丽,自有一股雍容。

邵兴大吃一惊,还没有说话,宽道上已经有百姓大声喊了起来。

“王相公,公主!王相公来了!”

所有的军士们,包括邵兴自己,都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子。百姓则是跪的到处都是,布满了陵园各处。

王松赶紧分开军士,扶起了眼前的几位老者。并让军士们一起,扶起周围的百姓。

“相公,我家三儿能葬在这样的地方,有人祭祀瞻仰,死也值了!”

“相公,我家二哥跟着相公杀金贼,死在了战场上,能葬在这里,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相公宅心仁厚,善待咱们这些苦命人,菩萨会保佑你的!”

王松扶起了眼前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大声喊道:“乡亲们都起来吧,听我说几句!”

百姓们都从地上爬了起来,王松面色凝重,大声说了起来。

“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不是你们要谢我,是我要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儿子、丈夫、兄弟,咱们又怎能打败番子,有今天的生活!”

王松拉着前面白发苍苍老者的手,对着周围的百姓,显然是动了感情。

“各位乡亲,从五年前杀熊岭开始,东京城大战、太原大战、府州之战,再到耀州之战,这大大小小几十战下来,我忠义军兄弟们,死了不下十几万啊!”

“就说府州之战。一万多兄弟和鞑子四万大军相遇。一场大战下来,最后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其余的,都倒在了府州的冰天雪地里。我自己受了重伤,在床上躺了半年,全身是伤,现在一刮风下雨,我这伤口就疼得厉害。”

赵多福心疼地看着王松,眼里泪光闪闪。

“本官发过誓,一定要建一座祠堂和墓地来祭奠他们,我也不能让我的兄弟白死。从那以后,忠义军牺牲的每一个弟兄,他们都有一块墓碑,以供他们的家人、亲朋好友和后人祭祀。通过祠堂,英雄之灵得以安身、家人可以祭祀、后人能缅怀瞻仰。死去的兄弟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缅怀!”

一个读书人肃拜道:“相公所言甚是。天苍地黄,英魂归兮。所有为国献身的将士,都配得上有一快墓碑,供后人瞻仰。在下代这些英雄的亲友们,谢谢相公了!”

“多谢相公!”

下面的百姓又跪了一地,一起磕起头来。

地下躺着的这些英灵,他们或都有着悲惨屈辱的过去,也是这个时代给他们留下的烙印。他们也许只是为了有一口饭吃,有个栖身的地方。等入了伍,明白了道理,练就了本领,杀敌于战前,战死沙场。

他们或是农夫、读书人、小贩、贵公子;也可能是儿子,父亲、哥哥、弟弟。他们抗击金贼,洒血疆场,可谓是死得其所。

忠烈祠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建,是将士的墓碑和祠堂。除了将士单独的墓碑,忠烈祠里还有几座集体陵墓,分别是东京城大战、太原大战、府州大战、耀州大战。墓葬周围松柏青青,鲜花朵朵,环境

清雅,庄严肃穆。

忠烈祠由祠宇和墓碑区两大部分组成,祠宇共两进,座西朝东,东西长两里,南北宽约100米。

第一进为牌坊,一列拱门三孔,琉璃盖顶,花岗岩整石墙体,中拱上方,镌“忠烈祠”三个字,由大儒李若虚亲笔书写。

进了牌坊,宽阔的道路两侧,便是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墓碑,松柏分立墓碑两侧,绿草如茵,大小直到旁边都是参天的树木,寂静幽邃,让人油然而生肃穆之情。

第二进为享堂,在忠烈祠的最后面,乃是祭祀活动中心场所。正中堂额“浩气长存”系王松亲书。堂内中间巨碑如屏,居中竖刻“抗金阵亡将士总神位”,两边刻各大战役阵亡将士神位。堂内东西两侧用青砖碑座形式展出了多位阵亡官兵的生平事迹,以及包括王松在内的军中高级将领的题词。

忠烈祠占地愈200亩,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距离邯郸城50里,距离大明府也不到200里,无论是凭借路上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还是便利的河道运输,一日即可到达。

早在两年前兵进大名府以后,王松就让手下开始安排修建这座忠烈祠。东京城及府州的战事,牺牲的将士实在太多,特别是府州一战,光战死的忠义军精锐,就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去岁耀州之战,由于忠烈祠主体的祠堂、围墙、墓碑等已经建成,乃是追加的墓碑和灵位。

忠烈祠的修建、所用的石料、木料都是从附近的太行山中得来。至于所用量最多的水泥,则是来自于洺水河畔的水泥作坊。

两河难民如此之多,找出几千匠人、佣工还不是易如反掌。终于在差不多两年多以后,忠烈祠落成了。

王松和百姓分开,一直向前,直接进了享堂。赵多福和他一起焚香、烧纸钱,恭恭敬敬的行完礼,这才一起出了享堂。

潇潇细雨中,护卫的一众军士肃然庄穆,站在蒙蒙细雨当中。

“大家伙摘下头盔,放下兵器,都进去,上炷香,烧些纸钱,祭拜一下你们的同胞!”

“相公,你真是宅心仁厚!若是朝廷也能像你一样,厚待那些死去的将士,大宋也不会打那么多的败仗,百姓也不会受那么多的苦,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听到赵多福的话,王松摇摇头道:“娘子,我朝以文治武,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武将都要靠边站,就更不用说下面的士卒了。”

更多的话,王松没有说,因为这又要扯到土地兼并和大宋的基本国策上去,就太远了。

忠烈祠,事关民族魂魄、军队的凝聚力,即便是在财务如此吃紧的情况下,王松也是义无反顾,坚持把忠烈祠建成。即便在旁人看来,修这么一座“无关紧要”的忠烈祠堂,似乎是哗众取宠。

但王松却深知,忠烈祠,凝聚中华血气、勇气、尚武之气。人们来祭拜,必然正气升,浊气降,影响后人。

碧血染黄沙,取义成仁,应垂不朽;

精英辉赫石,贪生怕死,莫到此间。

忠义军武功之盛,震烁古今。忠义军将士捐躯赴难,以身殉国,作战之勇,死事之烈,诚足以撼天地而泣鬼神。

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忘了这些为了民族牺牲,碧血千秋的勇士!

最新小说: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我在大唐是传奇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皇叔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天空中一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