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
“抗战胜利那一年,我就读的老淠西中学是所战时学校,整个中学阶段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我的同学全国各地的都有,江苏的、山东的、河南的最多,都是从沦陷区过来的。有些外省财主家的少爷,甚至挎着驳壳枪带着佣人过来读书,哈哈哈!”
王元初的心情终于好转了过来,从兜里掏出卷烟和老吴借火。
小车和老张正领着低年级的同学,去峡谷下面搬石头,说说笑笑着从两个老头的身边穿梭而过。
“这我听说过,淠西中学解放前藏龙卧虎。老辈人说打东洋鬼子那几年,省府的好几个机关都驻扎在我们红石湾。”
吴老师是本地人,这一带大别山区的许多往事,他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是啊,当时学堂里的先生,有很多是从外省过来的青年才俊。我的班主任苏云苏先生就是一位女大学生,老家在山东。我这辈子再没见过那么美丽那么勇敢的女子了,这《毕业歌》就是她教给我们的。”
说到这儿,王元初迷蒙的看着远山,苏云先生鲜活的身影似乎又在他的眼前悦动了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年轻学子,爱国情怀是融入自己骨血里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不是口号,是我们每个青年愿意用生命去践行的使命和理想。哎,一晃这辈子就快过去啦,啥事也没干成!哈哈哈!”
王元初又自嘲的长笑了起来,有了一种英雄气短的悲怆感。
“老先生,你们这代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到了晚年,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老吴感叹的拍着老校长肩膀,两人离开了路畔向操场走去。
“是啊,在时代的大潮中起起伏伏,很多人都没干出啥名堂。不过如今好啦!这些娃碰上了好时代,只要稍加刻苦,他们将来的前途都不会太差。”
“等这校舍建好,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好日子也就来啦!每天上课之余钓钓鱼、下下棋、咪点小酒吹吹牛,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老汉我今生也就别无所求咯!”
老吴同志的人生理想简单而又现实,“铁饭碗”的公家人就是这样过日子的,也是那个时代的农家子弟最羡慕的美好生活。
王元初不再理会吴老师,往灶台那边准备午饭去了,一边继续哼唱着《毕业歌》,深深沉陷在往日的情怀之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