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召来了吕不韦,问吕不韦要十万人马攻打赵国的九原郡。吕不韦没想到儿子突然又冒出个花样来,就问他理由,嬴政如之前攻打雁门一般,说了些地缘政治上的理由。
“舍近求远,并非明策!即使取了九原又如何?”吕不韦不以为然道。
“寡人愿意,寡人想取九原,这还不够吗?”嬴政看大声回道。
“即使是君王,也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意愿!如果大王恣意行事,臣子和百姓就会效仿大王,天下又如何能够平安太平呢?”
“寡人不想跟仲父理论,寡人只想跟仲父交换!仲父不给寡人办冠礼,总不能也不给寡人兵马吧?”
吕不韦听明白了,嬴政是拿冠礼之事跟他交换,二者取其一,故而沉着脸道:
“大王是君,微臣岂能与大王交换?”
“好!我是君,你是臣,这话是仲父自己说的!”嬴政气道。
“微臣是臣无疑!”吕不韦向嬴政拜道。
吕不韦没听明白,见嬴政不再说话,自己退下了。嬴政要带兵攻打九原,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得到在乌金之海偶遇的那名女子。之前攻打雁门,最终的目标还是拿下九原,嬴政构建的庞大的地缘政治设想,背后也是因为这名神秘女子。作为大秦之王,如果嬴政仅仅想要那名女子,他大可不必兴师动众,但嬴政不这么想,他是天生的王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思维,他只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得到一个女人!吕不韦不认同儿子的地缘政治理由,当然,他也不知道儿子心中还藏了另一个不能说的理由!
次日临朝,众臣议罢国事后,吕不韦如常对嬴政问道:
“大王可还有事要议?”
“寡人有事要宣布!”嬴政突然站起身道。
吕不韦一脸懵懂,不知道嬴政又有什么花样。按照惯例,嬴政尚未亲政,不能当朝发布政令,因此吕不韦刚刚所问,只是形式上的征询,没想到嬴政竟朕有话要说!
“王翦听令!”嬴政道。
“微臣在!”王翦驱步向前,同时也是一脸懵懂,看了吕不韦一眼。
“寡人命你三日之后,点兵十万,随寡人北上,寡人要亲征九原!”嬴政道。
众臣和吕不韦皆愣住了,王翦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殿中一片沉寂,嬴政见状对王翦喝道:
“怎么?寡人的话将军没有听明白吗?”
“回禀大王,微臣领命!不过┄┄不过┄┄微臣请问丞相,兵符何在?”王翦只能先接下王命,再把难题抛给吕不韦!
战国时代,武将领兵大多凭兵符行事,兵符在手,就可以调动军队,所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兵符是调动军队的信物,实际上是君王的信物,所以君王是超越兵符之上的,没有兵符,君王也可以调动军队。此时吕不韦代嬴政掌管兵符,他可以调动军队,但作为大秦之王,嬴政本身就是兵符,嬴政自然可以命令王翦出兵,只是他尚未亲政。王翦故意问起兵符,就把这个难题又抛给了吕不韦。
“哦┄┄上将军稍等!”吕不韦回过神来朝宦官喊道:
“取兵符交与上将军!”
吕不韦心里明白,嬴政这一招很厉害,仓促之间,他不得不依嬴政之令行事!尽管嬴政尚未亲政,但他的身份还是王,王就是王,古来王的尊严不可侵犯;如果吕不韦不肯拿出兵符,这意味着他不承认眼前的王,而王的尊严也受到了挑战!私下里吕不韦可以拒绝嬴政,但在朝堂之上,他无法拒绝眼前的王者,即使这个王者是他的儿子!
三日之后,王翦点兵完毕,准备随嬴政亲征。前一天傍晚,吕不韦亲自拿了刚刚编撰好的全套《吕氏春秋》原稿交给了嬴政道:
“军旅生活枯燥,大王闲暇之际可以看看,就当打发时间吧!”
嬴政看了看显目的“吕氏春秋”四个大字,突然觉得吕不韦是在提醒他,他是他的儿子,遂将书往旁边一扔,道:
“寡人已经读过了,不必再读!”
“大王都读完了?”吕不韦皱眉问道。
“读了一半,寡人读不下去!”
“大王此话何意?”
“墨家巨子黄蝮杀了自己的儿子,仲父却在《去私》一篇中称赞他是大公无私的人,寡人不以为然;惠子宁愿击打石头,也不愿击打犯了错误的儿子的头,仲父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吕不韦一愣,不知如何作答,叹了一口气道:
“天下之大,除了微臣能够敲击大王,与大王抗辩,还有何人敢为呢?天下之人都顺从大王,如果微臣也顺从,大王又如何明白正反的道理呢?微臣一个人反对大王不要紧,如果微臣不反对,天下的人都反对大王,那就是微臣的过错了!”
“仲父自以为善于管理一个国家,故而在《上德》一篇中讲道:‘治理天下和国家,莫过于用德用义。用德用义,没有赏赐人民就会向善,不靠刑罚邪恶也会终止。’仲父真以为德义能够替代赏罚吗?”嬴政又提出了质疑。
“德义不能替代赏罚,但赏罚也不能替代德义。微臣重德义而轻赏罚,旨在让君王明白,赏罚分时有度,而德义却无止境!秦国素来以法治国,但秦法未必适合山东六国,未必能行天下,但德义可以行天下!”
“仲父既然推崇德义仁善,又明白正反的道理,寡人请问仲父,黄蝮与惠施,谁更讲仁义呢?”
“黄蝮杀子,乃为大义,正所谓大义灭亲!惠子之仁,乃为父慈子孝,亦在纲常伦理之中!”
“父不慈子能孝否?依孔孟之言,仲父之论,父不慈谓之‘严父’,子不孝谓之‘忤逆’,此所谓纲常伦理!然而父亦为子,子亦为父,仲父不觉得这纲常伦理有些荒谬吗?”嬴政继续质疑道。
“圣人所讲的道理,有些不合情理,有些不合逻辑,但却是至圣之言,微臣一时难以向大王解释,但以大王的智慧,早晚会明白的!大王是君,微臣是臣,微臣反对大王,同样不合情理和规制,但微臣还是这么做了,也是出于这个难以言说的道理!”
“仲父是自比圣人吗?”
“微臣不敢!”
“寡人不想与仲父再论了,但劝仲父一句,莫要学那黄蝮,还是学学惠子吧!”
“微臣┄┄明白了!”吕不韦迟疑地拜道。
吕不韦与儿子话不投机,心中不快,无精打采地回了相府。李斯见了吕不韦,见他垂头丧气的样子,估计又是跟大王意见不合,遂道:
“大王年轻气盛,丞相不要放在心上,让着他点就是了!”
吕不韦不语,似有所思,隔了半响,突然对李斯问道:
“你师父的《天论》、《君道》、《王制》和《大略》,这几篇你可有一一读过?”
“烂熟于心!”
“你在吕氏春秋中加上《无为》一篇,着重论述效法自然、与依法治国之间的优劣高下,讲明如何协调自然和律法之间的矛盾并使之统一!”
“好,属下写完了就呈给丞相看!”
“嗯┄┄再加上《似顺》一篇┄┄”吕不韦想了想接着道:
“所谓似顺,就是看上去合理的其实不合理,看上去不合理的其实合理!”
“好!丞相如是再无增减,定稿后就该刊印出书了!”
“也好,你去操办此事吧!”吕不韦说完,想了一会儿又对李斯道:
“等书印好了,你就到大王身边去吧!”
“丞相不要属下了?”
“你有大才,该当大用,在这丞相府做个长史岂不委屈了你!”
“丞相过奖了!丞相栽培,属下岂能不知?能在丞相府上任职,属下觉得荣耀!”
“大王早晚是要亲政的,等大王亲了政,我这丞相也就做到头了!”
“丞相何出此言?”
“唉┄┄”吕不韦长叹一声道:
“我等尘俗中人,庸庸碌碌一生,到头来才明白,荣华富贵,功名虚荣,皆是身外之物,而像师父这样的世外高人,却一早就明白了!”
“斯也是个俗人,可做不来像先生那样的高人!”李斯笑道。
“我是真羡慕师父啊,但愿能早日归隐,随他而去,此生足矣!”吕不韦又叹道。
李斯的确是个俗人,此时的他还没有吕不韦的见识和胸怀,也无法理解他的心境。吕不韦突然觉得,高处不胜寒,他有种预感,有朝一日,他的儿子也必将会感到高处不胜寒!
嬴政出征之时,又带上了赵高,与嬴政同行的,除了王翦,还有蒙骜的儿子蒙武。数月之后,嬴政和王翦大军拿下了乌金之海,并找到了那名神秘的女子。一年以后,嬴政派赵高将她带回了咸阳,并给她取了个中原人的名字,叫胡姬。胡姬先为嬴政生下了两个女儿,多年以后,又为嬴政生下一子,取名胡亥,这个胡亥,就是史上二世而亡的秦二世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