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书吏 > 第十五章 李太白为何自刎

第十五章 李太白为何自刎(3 / 1)

文呈听那黑脸汉子,要拆了朴井汇的骨头,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汉子明显一愣:“文大人何故发笑?”文呈笑道:“无他,无他。吾一见兄台,欣喜莫名、喜不自禁、喜出望外、喜从中来,喜悦之情难禁也!”黑壮汉子哈哈大笑:“哈哈哈,文大人果然是读书人,这词儿……着实多也!”汉子凑近文呈:“小人原本以为,文大人不苟言笑,殊不料文大人竟然如此有趣!哈哈哈哈……”说话间,跑堂来回穿梭,将三盆羊汤和一篮面饼端上。

羊肉切的极薄,汤色乳白。文呈自篮中拿起一个面饼,放慢动作,原来是在暗自观察,那汉子如何做派。

只见那厮,从案几上的浅陶碟里,用竹勺舀出细盐放入盆中,撒了一撮芫荽和葱花;随即再拿过一个小陶碟,舀了一勺盐放进去。

再放入些许茱萸末、蒜末、花椒粉,做了一个

“蘸水”。然后从汤盆里,用木勺舀出几大勺羊汤,盛入自己的陶碗,左手拿起面饼。

汉子哈哈一笑:“哈哈哈,文大人请用!”便自顾自吃喝起来。……文呈自然有样学样。

只不过自己口味重,特意多放了几勺盐。看的九步开外、那唤作朴井汇的店家,嘴角直抽抽。

至于么,如若去我那个时代,信不信我拿盐……还是加碘的,将你腌起来都不带半分肉疼的。

你好歹也是南棒子国总统,真抠门儿。羊汤熬的鲜美,羊肉毫无腥膻之气,着实好喝……可对面这厮,他到底是谁啊?

文呈慢慢悠悠地喝着羊汤、嚼着面饼。看似不慌不忙姿态文雅,实则心里,正搜肠刮肚、费尽心思的思索,对面那厮的来头。

心中偶有闪念,却又怎么也抓不住……正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时,进来一位身穿绸袍的老者。

那老者先与门口两张案几上进食之人,互相拱手问安,随即望见了,面朝门而坐的文呈。

老者明显有一点意外,旋即神色如常,拱手一礼,与文呈打了一个招呼,却是横街上

“崇圣斋”的李掌柜。文呈也放下面饼辑手回礼。这李掌柜是替他本家侄子照料

“崇圣斋”买卖的。其侄,乃汉安县

“学经师”,为

“学官掾”属下,秩俸百石,不带

“比”字,这就比晁玺的秩俸高了。汉代官员、士子,大都羞于谈及那

“阿堵物什”。认为品行高洁之士,是不应当、也不会被那铜臭玷污……至少舆论宣传是如此定调的。

世家,世世代代家里都当高官的,自然不差钱,调调儿起高点也无妨……反正永远都不可能饿着他们,比如袁术袁绍家。

小一些的士族,在朝廷有子弟为官。在各地,地方上也有本族官吏,在老家更是如若诸侯,也不可能饿着他们,比如荀彧家——若不是因为党锢,这荀家,那会更不得了。

其它的破落士人、普通小官吏,是不能靠啃

“圣贤”过日子的。偷偷涉足商贾之事,都是让管事、或者家族里的旁支出面去打理……靠啃圣贤过日子?

那孔老二,味道估计也不咋地。吃起来还特别的麻烦:割的不正,不能吃;颜色不对,不能吃;没与食物相搭配的蘸酱,还是不能吃……——矫情!

想当年周天子赏你孔老二,几块祭祀剩下来的猪肉,你还不是屁颠屁颠儿的捧回家,还继续装做郑重其事的供在香火板板上几天,才美滋滋的把冷猪肉

“咔吧咔吧”地啃了?吃了闹肚子,才总结出来经验教训:嗅恶不食——倒也是,肉都放臭了,这个,的确不能吃。

圣人之言,言简意赅,果然是真理,相当于

“开水不能立刻喝”这样的——为啥?烫不死你!这也要问为啥真是个傻孩子。

……真替孔鲤心疼……可怜的娃,摊上了孔老二这样一个爹:一年到头四处流窜、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说,还莫名其妙的整出来那么多穷讲究!

人家喝红酒讲究酒具、年份、产地、葡萄品种……人家那是有钱也有闲。

你孔老二当年有啥?还渴死不饮盗泉水……那是因为你个瓜怂,还不够渴!

子路在宋国,拦路收过路费,就是因为你被宋国厌弃,人家派兵拦着你。

不想让你找人家的王室,去叨叨叨、叨叨叨个没完,还打又打不得。当时你都快饿死了——别说你不知道子路打劫商旅、抢钱养你这事儿啊!

你有种别吃。董仲舒的味道可能要好一些——毕竟这个更新鲜,刚刚过保质期不久。

嗯,这个新鲜,汉代的,有收藏价值。学官掾,掌管全县的教化、官学私学的开办与监督;还有责任向郡、州,举荐品学兼优的学子。

学经师主县学的日常、以及授经解疑。前者相当于教育局长,学经师相当于县重点学校校长。

校长开家书店,倒也专业对口,无缝衔接。李掌柜来到文呈案几前,侧过头,才惊觉那黑脸汉子:“哟!八爷!失敬失敬,您也在此进食羊汤?”

“哈哈……呃……哈哈哈哈!李……呃……李掌柜,”被唤作

“八爷”那汉子,原本正在专心致志、咬牙切齿地对付一截羊肠。被李掌柜这么一嗓子,差点没被噎死:“李掌柜,来来来,同食同食!哈哈哈……呃……”多么熟悉的笑声……陪我多少年风和雨……文呈陡然想起:这八爷,在汉安县也是一个不小的人物!

乃至临近的南安县、犍为郡,声名都不小。这厮早年浪荡于各郡县,成日里游手好闲、却又从来不差零花钱。

现在,则是一个实现了成功转型的游侠儿!游侠儿这个群体复杂异常,其中的著名人物、名留青史的人物也很多;西汉太祖刘邦,就是其中的成功典型。

关于

“游侠”这个群体的故事,有着大量的各种论述。远至春秋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都有很多歌词诗赋颂扬他们;其中曹植、王昌龄的大作比较知名。

后世香港也拍摄了很多影视作品,替游侠儿宣扬其狭义……不是,是侠义。

……那个非要学猴子、跑河里捞月亮的李白,其实也是一个游侠儿……只不过这厮,是一个有文化的游侠儿。

人家猴子,能够相互拽着尾巴当安全带使,你李太白有尾巴没?没尾巴你捞啥月亮,那是你家的?

——有证没有?无证,罚……,违规泊船,罚……;无安全带,罚……;违反宵禁,罚……,没有居住证,罚……,还带着艳姬,涉嫌朴(这字,念瓢)啥啥啥,罚……,

“冤枉啊!差爷,这几个美女,是别人送我的……”

“谁送你的?”

“是那汪伦。还有元二,他去西域出差了,《送元二使安西》。留着这些美女会出墙!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念,还不如送我。这都有证据的,我还给他俩各自写了一首诗,有诗为证!”哦,有诗为证啊!

嗯,这个比较高端,相信你!现在你涉嫌:非法转让使用权,罚……;擅自改变使用性质和用途,罚……;野泳,罚……喂喂喂!

额警告你哦,别讹征服!喂喂喂,赶紧拉住他!结果,李白就这么淹死了。

将李白定性为

“游侠儿”是有根据的。这厮虽然曾经有职司,但那个没有经过组织上任命,属于皇帝私人雇佣:皇帝心情好,叫过来,陪着逗大家开心一下;平时就丢在角落里,坐冷板凳数蚂蚁……在正经的官员系统里,他是没人事档案、没编制、没品级的

“三无人员”。他一个商贾之子、罪囚之后,没资格参加那啥啥啥考试,其实也蛮可怜的。

李白这厮一天到晚正事不干,五岁从新疆碎叶城,跑到四川绵阳。二十五岁那年,缠着他做生意的爹李客,买了一把四十米长的仪剑。

告别了赵师傅、著名的

“纵横家”;”从此头戴纶巾、腰別长剑,全国各地的瞎窜。喝醉了就吹嘘自己:

“十步杀一人”……就他那支破剑,连锋刃都没开。真打起来,别人揍的他鼻青脸肿,

“事了拂衣去”——离去都半个时辰,他都未必把剑拔出来了……忒长,费劲儿。

只好爬起来拍拍灰尘:“千里不留行,不知心恨谁”,小本本上都不知道该咋写……后一句,是这厮《怨情》那首诗里的。

吹的是虚无缥缈的牛比,挨的是实实在在的牛踢……何苦来哉!……这八爷姓段,常年结交三教九流人物。

标志性特点便是:开口必大笑。看似人畜无害,呵呵,若是谁惹了他……那是相当的麻烦——麻烦就大了!

这可是相当于隐形县尊一样的存在。白天孔二楞子说了算,晚上……这八爷说了算!

最新小说: 宠嫡 萌宠医妃:鬼王,别太猛 清穿之太子娇妃 佳佞 药仙成长记 荣妆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迷糊娇妃斗龙塌 皇家秘事:偷心捕快你别跑! 绝宠魅世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