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四周尽是雕梁画栋,尽工本之美,穷豪奢之欲,人间殿堂无有能出其右者。
大殿之巅,龙椅之上,坐着一位身穿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虽是身材稍有臃肿,但却有英武之气,脸上虽然带笑,但旁人却不觉着亲近,只是敬畏。
“陛下。”
殿上有一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红袍官服,足以见其品阶不低。
而他口中称呼陛下之人,正是那坐在龙椅之上欣赏歌舞的大唐圣人。
圣人脸上带笑,一道美髯也跟着颤了颤,说道:“姚爱卿快快请起。”
他又接着有些责备地说道:“与您老人家说过多少次了,不必拜朕。您乃帝国肱骨,又是高寿老人,是福星。”
被圣人唤作姚爱卿的红袍老人佝偻着背,身子有些颤抖着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谢过陛下。陛下改律法,年逾古稀见君不拜,此乃仁义之举,是陛下对天下子民之厚爱。老臣食君之禄,已是承蒙君恩,怎敢在厚颜受此恩?”
姚爱卿接着说道:“老臣跪拜陛下,不是因律法,因陛下身份而拜,是拜陛下今日施行的仁政。”
圣人哈哈大笑,说道:“好一个姚孝洪,平日里看着大公无私,从不溜须拍马,今日才发现你这奉承的功力,不输忠贤啊。”
一旁的老太监忠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边给圣人添酒,一边笑着应道:“陛下说的是。姚大人书香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年少便名动大唐,怎么是奴婢能比得了的?”
听见圣人拿自己和一个阉人比较,姚孝洪倒是没什么,可他一旁的儿子却是有些心里憋屈,有些忍不住,却被姚孝洪悄悄拉住了。
姚孝洪扫了他一眼,姚二郎便坐了回去。
姚孝洪拱手说道:“陛下明鉴,老臣非是阿谀奉承之言,句句出自肺腑。实是今日陛下所颁布的仁政,造福天下百姓,老臣为天下百姓谢陛下,为天下百姓敬陛下。”
“哈哈哈。”圣人抚须大笑,对着姚孝洪说道,“大唐子民皆是朕之子女,善待自己子女,这又有什么呢?”
“陛下仁德。”
姚孝洪再拜,圣人却挥挥手,说道:“好了,姚爱卿,入座吧,专心欣赏今日之歌舞。这是乐府新谱的曲儿。”
“喏。”
“爱卿们与朕共赏此曲。”
“谢陛下!”
群臣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待到残阳不再,天色尽黑,宫里点起了烛火,忠贤接过小太监传来的信,小碎步走到圣人身边,悄悄耳语一番。
这一切都被姚孝洪看在眼里,却装作没有看见,依旧饮酒赏乐。
圣人站起身来,群臣皆不敢再坐着,皆跪拜在地,就连正在舞蹈的舞女、奏乐的乐师也停了下来,跪向圣人。
圣人笑着说道:“朕有些乏了,先走一步,众爱卿可继续在此,可别叫朕扫了诸位爱卿的雅兴。”
群臣哪敢多说什么,齐声喊道:“恭送陛下。”
圣人笑笑,负手离开了大殿。
待到圣人走后许久,众人才起身重新坐下。
只不过脸上没有刚才那么多的笑容,欢笑声也少了不少,显然刚才那副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景象都是做给圣人看的。
“父亲?”姚四郎(注1)问道。
姚孝洪点点头,说道:“走吧,回府。”
圣人走后,姚孝洪就是此地最大的官了,见他也打道回府了,关系好些的,或是同一派系的,又或是他的门生故吏都纷纷凑上来相送。
姚孝洪微微带笑,谢绝了众人,说道:“陛下让诸位好好玩乐,吾等自当遵从,老夫年事已高,身体有恙,就先行告退了,诸位不必相送。”
见姚孝洪语气柔和,但说得坚决,众人也就不再坚持,说道:“恭送姚相。”
至于另一些没有凑上来的臣子,则是以另外一人为首,坐在另一边岿然不动,冷笑着看着这边姚孝洪的离去。
那人留着山羊胡,比姚孝洪年轻多了,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一杯一杯喝着酒,看着浑身精力充沛。
面对姚孝洪的离去,他不喜不悲,就这么坐在那儿喝酒。
姚孝洪临走时看了他一眼,眼里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感情,看完就走了。
姚家父子二人沿着长长的路,顺着高高的宫墙,走出了皇宫,出了宫后才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上了马车之后,姚孝洪脸上再没有笑意,瘫坐在车厢里,面上尽显疲态。
“父亲。”
看见父亲疲态尽显,姚四郎刚想慰问一番,便被姚孝洪制止了。
姚孝洪揉了揉眉心,舒缓了一阵后,说道:“你也是有快四十的人了。都说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你怎的还是这般毛毛躁躁?你看看那安文瀚,与一般岁数,已经是老夫的心头大患了。”
姚四郎说道:“父亲您这不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吗?”
姚孝洪皱眉说道:“什么叫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大家都是为了大唐昌盛,哪有什么他人自己人?不过是政见不同罢了,何至于拼个你死我活?”
姚四郎嘀咕道:“他不过就是有个好爹罢了。”
姚孝洪眉毛一挑,直接照着姚四郎的脑袋拍了一巴掌,打得他痛呼出声。
“怎么说话的?他有个好爹,你就没有个好爹吗?你爹我都做到当朝宰辅了,你还想怎样?”
合着人安文瀚有个好爹,你爹我就不好?
姚孝洪还想再骂,但手扬在空中,还是没有打下去,他叹了口气,坐了回去,说道:“罢了罢了,朽木不可雕也。”
姚四郎被打了也就受着,说道:“父亲打得是,是孩儿最笨,说错了话。”
姚孝洪摆了摆手,说道:“不怪你。最近城里可有发生什么事情?北边那些蛮子的什么国师要来的消息他们也该听到一些风声了,有什么动作吗?”
“没什么事情。”
“唉。”姚孝洪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晚上依旧繁华的天京街道,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哦,对了。”姚四郎忽然开口,说道,“听说绣衣司遇到了麻烦。”
“什么麻烦?”
姚孝洪将帘子放下,看向自己的四儿子。
“北党的郑康,和我们这边的刘上青家的儿子都死了。”
姚孝洪再一次皱眉,问道:“都死了?凶手抓到了吗?”
此事涉及两位朝廷高官,影响颇大,能不能抓到凶手,什么时候能抓到凶手都关系到很多事情。
说完他自己也笑了,只不过是苦笑罢了。
“既然你说遇上麻烦了,看来是还没抓到呢吧?”
“对,还没抓到。”
“绣衣司那边是谁在负责这件事儿?”
“是关渐慈,关指挥使。”姚四郎回答道。
“他啊。”姚孝洪笑道,“那没事儿了。”
“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并不是关指挥使亲自负责,而是将此事交给了手下一个叫邓青的佥事。”
“邓青?”姚孝洪在脑海中思索了一番这个名字未果,说道,“罢了,既是他安排的,想必他自有打算吧。”
姚孝洪抚须思考一番后,说道:“如果明天还没有结果,你就差人去问问,看看需不需要帮忙吧。现在是非常时期,京城不容有失。知道了吗?”
“知道了。”姚四郎应下了。
“你觉得郑康和刘上青那边应该怎么处理?”
姚孝洪向姚四郎问道,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但姚四郎却知道,父亲这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是在考校他。
姚四郎脑子转了转,拱手说道:“可能得麻烦父亲给两位各写一封书信慰问一番了。倒是两家办葬礼的时候,都送去一份慰问。”
姚孝洪不置可否,问道:“刘上青那边,是不是薄了?”
姚四郎又说道:“那到时儿子亲自前去吊唁一番,也算是给足了刘家面子了,他们想必会感恩戴德的。”
“郑家那边呢?”
“郑家与我们立场不同,也甚少往来,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
“胡闹!”
听完姚四郎的话,姚孝洪生气地说道:“榆木疙瘩。”
姚四郎不解其意,问道:“还请父亲指教。”
姚孝洪说道:“绣衣司乃是陛下私兵,天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眼下北边的蛮子就要来了,外敌当前,京城不能乱。”
“等到真凶伏诛,陛下必会太子,再不济也是皇子前往吊唁,以安民心。到时皇子去了,我们却不派人去,你叫他们怎么想?平日里我怎么教你的?别一天到晚都想着你那些党争党争。再怎么想争利,那也是等天下太平了再争。群狼环伺,如何争得?”
姚四郎恍然大悟,拱手说道:“多谢父亲指点。”
姚孝洪呼出一口气,看着自己四儿子,神情有些复杂。
也就是自己亲儿子了,唤作旁人,他都懒得多废口舌解释一番。
话说完了,能听懂,能领会多少,那都是自己的本事儿,能成自然皆大欢喜,成不了,那也怪不了他了,机会已经给过了,自己不珍惜,旁人又能帮得了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