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着莫大的恩情。
现在,于情于理,庆忌都不应该“忘恩负义”。
当然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庆忌也报了卫国的恩情。
但,吴国跟卫国之间的情谊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卫君蒯聩何在?”
“回禀大王,蒯聩自从卫国覆灭后,就被齐人迁到了临淄定居。不过臣听说蒯聩的弟弟,卫灵公的少子郢,逃到了孔圉家里,隐姓埋名,因而躲过了一劫。”
庆忌瞥了一眼范蠡,问道:“范蠡,你是让寡人立公子郢为卫侯?是否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按照法理来说,卫灵公的嫡长子是蒯聩,蒯聩也成了卫国的国君,现在卫国覆灭,庆忌理所应当要立蒯聩为卫侯,以沿袭卫氏的宗庙祭祀。
“大王,蒯聩此人,品行不佳,又曾起兵反抗过吴国,不宜为侯,大王应考虑立别人为卫侯,以便于人心所向。”
“好。”
庆忌并不在意,立谁为卫侯。
毕竟,这只是一个名分,任何人为卫侯,都不可能威胁到吴国的安全。
庆忌又环视一周,看着滔滔不绝的濮水,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这帝丘之名,犯了忌讳,要改一改……”
“从今往后,帝丘改名为‘濮阳’。”
“诺!”
“帝”之一字,是不能随便使用的。
过去人们不注意,但是庆忌可不能容忍。
上古时期濮阳一带地跨兖、冀二州,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
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濮阳附近。
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次子昌意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大概都是在濮阳一带。
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史称“颛顼之墟”。
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
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殷商时期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活动于今豫东、豫北和冀南一带,势力发展至东海之滨。
汤时征服了昆吾、韦、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
武王伐纣,大周成为新的联邦王国的宗主国后,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
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