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年,主动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顿了一下,伍子胥语重心长的道:“鲜虞人建立中山国,已经有二十余年,国力益强,尤其是在军力上,不弱于昔日之韩魏两国的鼎盛时期。”
“中山人本身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国家,难以教化。”
“太宰你主张以怀柔政策,试图感化中山人,老夫唯恐中山戎不吃你的这一套,反而恩将仇报,进一步坑害我吴军。”
“这……”
文种闻言,欲言又止,不知道拿什么话语去回怼伍子胥。
这时,坐在一边的太子恒向庆忌进言道:“父王,儿臣以为,中山国虽不弱,现在却等同于亡国。”
“他们几乎是主动放弃了城邑,逃到了大山中负隅顽抗。”
“但是,城邑、乡村之间,仍有中山人定居。”
“父王何不采取我大吴之前的惯用之法,移民戍边,或者是把中山人迁到南方?”
吴国移民戍边,或者是迁移不安分的黎庶到别的地方去,这种方法是屡试不爽的。
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风俗习惯有所不同的外族人,作为移民的人,他们多半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譬如,庆忌当年就把不少秦国遗民迁到巴蜀之地,把不少楚国遗民迁到南方九郡。
这么多年来,也没见出什么幺蛾子。
还不等庆忌说话,伍子胥便反驳道:“不妥。”
“太子,且不说这样的成本太高。中山人的主力仍在,一旦我吴国移民戍边,或者是把中山国人迁到别的地方去,一定会激起中山人的顽抗。”
“这会造成中山人极度敌视我吴国,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
庆忌不得不承认,伍子胥的这种说法没错。
移民戍边也好,把人迁到另一个地方去也罢,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方别无选择,再无反抗之力,只能被动的服从吴国的安排。
现在,中山人的主力还没有被消灭掉,吴国就急不可耐的要迁移掉中山国人,岂不是会适得其反吗?
即便是吴国移民戍边,也会造成反效果。
中山人岂能容忍,自己的世代相传的土地被别人霸占了?
文种忽而道:“大王,臣有一个对策。”
“请讲。”
“我吴国的黑冰台之前在中山国安插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