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岁月静好,江中行舟,日子倒是过得惬意无比,住在船上,一日三餐早晚两顿大多是各自在房中吃,唯有中午是众人在一起用餐,而慕九则是大多陪着祖母王老太君一块用餐。
钟鸣鼎食之家有余庆,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金陵望族出身的王老太君特意从府中带了两个惯用的厨子,这两个厨子的厨艺都颇为精湛,尤其善烹饪淮扬菜,每天午饭菜式不算多,却十分精致美味。
慕梅姝和慕九姐妹到的时候,王老太君当年的陪嫁丫头,如今的管家妈妈张嬷嬷正在摆饭。慕二爷等人都已围着王老太君在饭桌坐好了,少不得要先见礼再入席。古云:男女七岁不同席,但是在座都是至亲,又是在船上,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了。
慕家自太。祖年退役从商那一代起开始,五代传承,人口众多,人口再多,也分嫡庶,但长房嫡系一直却人丁不旺,嫡系几代都是一脉单传。
到了慕曾琪这一代干脆就只有慕九这一个嫡出的女儿,而幕府几代以来庶子庶女倒是一大堆。
所以慕家又分东西两府,西贱东贵,庶支居西府,嫡脉长房居东府。
说起来,长房的人口也不算复杂。王老太君除有慕曾琪这个嫡子以外,还有庶子两名,庶女三人。
慕家女儿皆以梅兰秋菊排字,而长房王老太君只有慕九这一个嫡孙,出自金陵望族的王氏自幼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女子,便以诗云:“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取其中倾城二字为名。
所以,慕倾城虽然在幕府排行为九,对外却是被正儿八经的尊称为唯一幕府大小姐。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代表着她的身份。
眼下随着王老太君金陵归宁回姑苏的是幕府长房庶子慕二爷慕曾瑜,其母柳姨娘曾经是王老太君陪嫁大丫头,为金陵王氏的家生子,自小与王老太君一起长大,王老太君待其非常亲厚有加,两人犹如姐妹,柳氏对其也是忠心耿耿。
王老太君生下慕曾琪后,伤了身子,失去了生育能力,柳氏被王老太君指给了慕老太爷为通房,后生了慕曾瑜后,被抬为姨娘,之后又为慕老太爷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自小都被王老太君请人精心教导过。
等长大成人之后,王老太君又为其亲自精心择婿,又都带着王老太君赠与丰厚的嫁妆嫁入不错的人家。
慕二爷共有两女两子,长女慕梅欣好在几年前便出嫁,如今随着丈夫在外县赴任。
唐国立国后,废除了商户子弟不得入仕的规矩,可慕家祖训,家族子弟男子永不得入仕,所以如今慕凌霁是跟在慕二爷身旁协助慕二爷管理慕家的产业,四年前娶了妻子刘氏,至今尚未有子嗣。次子幼年夭折,还有一个女儿就是慕梅姝。
坐在桌前的便是慕二爷其夫人孙氏,慕凌霁夫妇还有慕梅姝了。再加上慕九慕倾城,也不过是七个人。圆圆的梨花木桌绰绰有余。
慕二爷在晚辈面前性情严肃,不苟言笑。奉行的是食不言寝不语。众人在沉默中用完了午饭,直到慕二爷起身扶着嫡母王老太君回了舱房午睡,气氛才算轻松了下来。
无需吩咐,自有伶俐的丫鬟上了热腾腾的茶点。
路途漫漫,整日都待在船上,闲聊也算是极好的消遣了。女子皆好八卦闲谈,再小的女儿家也是女人。
此时慕梅姝笑着和慕九闲聊起了她听来的长安会试的八卦逸闻趣事:“听说今年的状元郎元稹,字微之,今年才21岁,河南府,洛阳人士。说他15岁时在长安首次参加荐福寺文会便以一首咏《牡丹》的诗句京都扬名。”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听说今年他又在荐福寺文会以一篇《长安赋》再次出名。据说今年会试的时候,他借助的那户人家天降金鲤,预示著文曲星下凡,果然这次会试他便中了状元,所以说这人的命啊……”坐在慕梅姝身侧的年轻少妇也笑着插嘴。
这个少妇年约二十,生的姿容出众绰约动人,正是慕凌霁的妻子刘氏。
刘氏正经的出身江南名门豪商之家。祖上也曾今是书香门第,后家道败落后,开始经商。其父是如今松江有名的大布商刘玉山,如今的江南道黜置使刘玉河是刘氏的堂伯父。两府是同族,同气连枝,走动密切。
黜置使也称监察使,是朝廷派官员前往地方巡视监察,称黜置使。黜置使的权力是很大的,他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说他可以不上报直接处置一些违法犯忌的官员,可以罢官可以入狱甚至可以直接处决。
刘氏只是庶出,却才貌出众。有祖上遗风,当年刘氏尚未出阁的时候,登门求亲者不知有多少。
慕凌霁曾今是江南书院的学生,也是举人出身,学的是孔孟之道,信奉的是儒家正统。但是碍于慕家祖训,慕家男子无论嫡庶皆不准入朝为官,违者族谱除名。为了和刘家结下这门亲事,着实花了王老太君不少的心思。
也因此,刘氏刚过门的时候,很得王老太君喜爱,丈夫对她也非常敬重,公婆对她这个儿媳也颇为亲和。
只是好景不长。
刘氏嫁过门也已经有四年之久,却一直无所出。二奶奶孙氏心中早有不满,碍于刘家的声势,不便为慕凌霁纳妾。平日说话的时候,却少不了要挑刺:听说金陵籍太医曹思远如今告老还乡,此次恰逢王老太君归宁,王氏便做主带上小夫妻到金陵寻曹思远求医问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好请曹太医开个方子调理身子,说不定很快就能怀上身孕。
出身再高才貌俱佳又能如何?她一直没能怀上子嗣,已经成了刘氏最大的隐痛。孙氏经常一张口,便能戳中了刘氏的痛处。
大小姐慕九对这位风趣幽默的嫂子不知道怎么了!颇有好感,不忍见她这般难堪,经常是笑着为她解围:“孩子的事也得看老天的恩赐和缘分,急也急不得。嫂子这般年轻,只要好好养着身子,说不定很快就怀上身孕了。”
“唉!你们知道吗?今年的探花郎可是我江南道的人,听说人长得可俊俏啦,少年人如玉,温文尔雅……”
“天哪!那还不被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的老爷们捉了去。”
“吆!为什么捉了去啊?”
“当然是捉回家给自己做女婿去,榜下捉婿啊!哈哈哈。”
“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