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狄到底是在朝堂的勾心斗角里浸淫了这么多年的,当即明白太子误会了什么,赶紧诚惶诚恐道:“殿下明鉴,老臣绝无此意。”
太子冷哼了一声:“那你是什么意思?”
沈狄抬头,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了几分神秘:“殿下可记得,去岁皇上给林家——下了一道恩旨?”
太子一愣,不耐道:“父皇每年给林家的恩旨多了去了。”
谁都知道林家的敏慧郡主林若最得皇帝和皇太后的欢心,什么时候一高兴,就是一道旨意,今天赏赐这个,明天赏赐那个。
一道恩旨?他怎么可能记得!
沈狄也不恼,继续耐着性子说道:“殿下,这恩旨,不是给敏慧郡主的,而是……特地嘉奖林家的,而且殿下您还帮了林家的大忙!”
太子歪着脑袋思索了片刻,然后试探着说道:“你是说……粮铺的事儿?”
“正是!去岁上虞水患,林家总后向朝廷捐了近二十万石粮食,用作上虞赈灾之用,皇上为此特地颁下恩旨,嘉奖林家,免了林家一年的商税。”
经沈狄这么一提醒,太子立刻就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事儿!
当时林家不仅捐了粮,还献了一卷《湔堋水利图》,当真是雪中送炭,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乐意卖个人情,传话给京兆府尹应宗,让他好好帮着林家兑付粮票,别手软,大大地挫了烨王的锐气。
“难不成,国库空了,就是因为林家没交税?”
太子冷笑了一声,显然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觉得沈狄是在消遣他:“林家什么时候富到这个地步了?连国库都指望着靠他们来填满了?”
沈狄哭丧了一声:“我的殿下啊,表面上看来,皇上只免了林家的税,可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啊!”
太子蹙眉:“什么意思?”
“殿下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沈狄终于等到了机会,向太子殿下大吐苦水,“去岁风花雪这么一闹,您知道林家总共收了多少粮吗?京兆府记录在案的,一千七百余万石!都是各大粮庄开出的粮票啊!”
太子不由得瞪大了双眼,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具体的数值!
“殿下,您想啊!这一千七百余万石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林家把京畿道几乎所有的粮商都给吞并了,还有江南道、淮南道、山南道的粮商,多半也折在他们手里了。不能兑付的粮食,多是以地契、田契相抵。殿下啊,皇上这一道恩旨,免的可不仅仅是林家的商税,而是把京畿道、江南道、淮南道、山南道那些粮枭的税一并免了!”沈狄痛心疾首,“殿下啊,您说,国库今年的入项,被砍去了多少啊!”
李昶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如果说,林若在中秋宴上一番巧舌如簧,让西蜀损失了上百万的蜀锦生意算得上是丧心病狂的话,国库因林家整一年的免税少入账几千万的税银,无疑就是惨绝人寰了。
可那是皇上下的圣旨啊!难道把皇帝定为罪魁祸首?
他这个帮了大忙的太子,难不成也列为是主要帮凶?
显然不能这么算!
皇上是什么?是天子!天子能有错儿吗?能。但是谁敢当着皇帝的面,指责此刻国库空虚、难以为继军费民生开支,是皇帝给林家下了恩旨的过错?
分明是欲加之罪!
太子是什么?是储君,是未来的天子!太在能有错儿吗?能。但是太子给京兆府递话、帮林家吞并了京畿道、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的粮枭,有错儿吗?
完全合乎国法!
所以,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只能出在林家!
沈狄赶紧递了个台阶:“殿下,这件事儿的关键,不在皇上,不在您,而是在荣王爷和荣王妃身上!”
李昶皱了皱眉,问道:“怎么说?”
“殿下,皇上下旨,免的是林家一年的商税,可没有免荣王府的税啊!”
沈狄的语气意味深长,不曾全部说明白了,却把意思挑明了。
如果林若听到这话,一定指着沈狄的鼻子骂他厚颜无耻!
可是,这话听在太子的耳中,却不失为一个解决眼前困境的良方啊!
是啊,皇上下旨,免的是林家的商税,而不是荣王府的。林家的粮铺,是作为林若的陪嫁,带进荣王府中的。
于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林若早不算林家人,而是荣王的媳妇——出嫁从夫嘛。这税,可就免不得了!
于情,慕容冲脑门儿上盖着的就是“太子党”的戳儿,而且此番出兵北境,也是他领的头儿,虎贲军和北境军都是他麾下的将士,这笔饷飨从荣王府出,并不过分。
被沈狄这么一忽悠,太子心中的天平再次倾斜。
沈狄再次趁热打铁:“殿下,也实在是因为国库见底,老臣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打了荣王妃嫁妆的主意。这虎贲军与北境军的饷飨,和荣王妃的嫁妆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相信荣王爷和荣王妃也能体谅。只此一次,对于荣王爷和荣王妃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而且,这帮的不仅是户部上下这么多官吏,更重要的是为殿下您解决后顾之后,您说呢?”
太子仔细地想了想,点头道:“言之有理。”
其实,太子还存有一点私心,慕容冲手中的兵权却来越大,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而且,慕容冲在军中呆得久了,苛板拘礼,不讲情面,隐隐有点超出他的掌控。用这个方式来试探试探慕容冲的忠心,也不为过。
沈狄见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再次阿谀了太子几句,并表明心迹,日后行事定会更加小心,不再给太子惹麻烦云云,然后随意地攀谈了关于沈婉怡将要临盆的事,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沈夫人告辞离开。
章煦和黎焰看着沈狄颓丧而来、抖擞而去的背影,相视一眼,心中总觉有些狐疑。
黎焰是白身,又是外人,自然不可能从太子口中探听出什么,见太子看向他的目光有几分闪烁和提防,黎焰知趣地告辞。
因青苗法之事,太子日渐觉察章煦的才能;而在细则的商讨之中,章煦更是处处为太子考量,以至于李昶是愈发对他信任有加。等到只剩他们两人,不等章煦提出疑惑,太子就直接把沈狄的来意和两人商定的结果一并吐露,颇有几分向章煦问计该如何开口的意思。
孰料,章煦当即面色大变,疾呼道:“殿下,此事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