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仙路重开 > 第二十六章 分校洞府

第二十六章 分校洞府(1 / 1)

“什么?你们不回去了,要在这山上建洞府?”洞府是于华老师的原话,修道之人嘛,不叫洞府难道还要叫别墅?

于华老师的这个决定把赵一江处长吓了一跳,但是李卫和牙箍妹以及太平好像早有心里准备。

于华老师又是一通解释。

三座小山下都有零星的灵石,全部挖出来也行,但是有点竭泽而渔。据于华老师分析,这些灵石分布很有讲究,很可能在这三座小山下形成一条灵脉。

灵石再多也不如灵脉,因为灵石是死的,灵脉是活的。

所以现在这三座小山下的灵石不但不能挖,还要防止别人动。只要灵脉在,灵气就滋养了整座山。

用这三座小山下灵石储量再增加三倍,也没法种植养殖灵草,可能有办法,但是这些个技艺现在失传找不到了。

但是只要有灵脉,在灵脉上就能种植、养殖灵草。

看着一株环绕着氤氲之气的铁皮石斛,赵一江处长好像有点明白。

修仙者修炼依靠灵气,但是灵气是消散在空气中的,所以就需要把灵气聚集起来,灵石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被灵气滋养的草药,能发挥出草药原本的特性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因此,古代修仙者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修炼辅助,那就是灵丹。

炼制灵丹离不开灵草。这些年还没有听说有人发现什么灵草。

这座山上不但出现了含有灵气的铁皮石斛,还有灵茶。铁皮石斛是野生的,茶叶却是人工种植的。

这两者都在这座山上出现,可见这座山的意义那就大不一样。

相对灵草来说,灵石也就不算什么。

灵脉可以滋养草木,那么人呢?

于华老师看到李卫拿来的石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丹药,第二想到的就是建洞府。

“这个事情过于重大,我需要回去一趟专门汇报。”

赵一江立即停下大型开挖这座山的全部准备工作,转而让人大力整修加固山脚的围墙。

以前的石头地基加上电网显然跟不上事情的发展。

赵一江处长走了以后,于华老师和三位学生也没闲着,一人带了一部对讲机,四人分头上山开始寻找灵草。

其实对于灵脉一说,于华老师也是似懂非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有灵草的地方说明这一块地方灵气也足,在这上面建洞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学校选址也不是政府决定在陵通市的,是于华老师的决定。

之所以于华老师要把学校建在陵通市,那是因为陵通市那里的灵气格外的厚重一些。

不单单是国术学校,据有关部门调查。

还有一些应该是道门的人,世俗人的打扮,也在陵通市那里购买了大量的地产。政府怀疑在陵通市的地下,很有可能存在有大型的灵石矿群。

不过现在的仪器没法测定出来什么,而且陵通市也不小,没有道理因为怀疑就要挖了整座城市。

现在于华老师又想把学校迁到霍山来,就算不迁,他也打算在这建洞府或者是分校,而且理由很充分。

“这座山现在还没有名字,我看就叫五行山好了。”于华老师意气风发的站在一块山石上,对黄校长说到。

分校又或者洞府,在悄无声息中开始建设。

陵通市的学校照旧,以后一旦有学员感气成功,可以送到这里来深造。

只是学校那边教学工作怎么办?主要是功法由谁来传授?

这眼看着又到一年招生季,这些事情不能不考虑。

同意在这五行山建洞府,哦、应该叫分校,于华老师也就没有了当初的坚持。

“学校以后的招生,招多少人?什么条件我都不在过问。”

分校也在于华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建设,这完全不像一所学校,到有点像终南山上的一所道观。

方案一改再改。

最后的方案是分校建在下沙村,村子里还要分割一部分给技术处。洞府则是全部建在山上。

所谓的洞府就是挖山洞建房子,这有点像陕西那边的窑洞。

不是因为山洞冬暖夏凉住着舒服,而是因为有山体的限制,山体内的那些灵气不易挥散。

一句话,洞府有聚灵的效果。

新学年招生由黄校长他们去操心,至于修炼启蒙课,则是由留在学校里的几位已经感气的同学教授。

李卫是不能回去的,他是于华老师的徒弟。其他人只能算学生。

用小龙的话说,李卫算是内门弟子,其他人只能算是外门弟子,至于没有感气的那几位,就只能是杂役弟子!

刘太平和李晓菱也不能回去。

带着他俩来于华老师是有考量的。

李晓菱中学的时候生物学的特别好,而且她对动植物也很感兴趣,这位是于华老师内定的五行门炼丹师傅。

至于刘太平,别看他蔫坏。这家伙也拿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全国冠军。这是于华老师培养的以后五行门阵法师。

其实这些学生和辅导老师,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想进学校的人很多,背景也都很深厚,谁进谁不进不能没个章法。

只有背景没有特长肯定过不了黄校长这一关。

洞府还在建设,李卫他们现在就住在下沙村改造过的房子里。

一个多月的时间,四人把这座主山大致梳理了一遍。

在山上果然又发现几株铁皮石斛。

当然现在这些石斛可不能轻易采摘,每天观察它们生长以及在它们旁边移植过来一些草药就是李晓菱的功课。

刘太平则是陷在几本典籍中,这些都是关于阵法方面的。即便有着数学奥林匹克冠军的头脑,这几本薄薄的小册子,还是把刘太平看的头昏眼花。

李卫还在对着一只茶杯发愁。

这只茶杯曾经被他用‘缩小印’给缩小了,后来又用‘放大印’还原。

可惜是的是还原之后怎么都不能再缩小。

能大能小说明手印结的没问题,那么现在不行了,这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卫,李卫。”李晓菱一边喊着一边撞开了李卫的房门。

“你这么毛毛躁躁的,万一我在修炼,被你这么一闹岔气了怎么办?”李卫头也没抬,还在摆弄着那只茶杯。

李晓菱咽了一口吐沫又喘了几口气,看样子她这一趟跑的不近。

“有符笔你要不要?”

“符笔?在哪?”李卫腾地一声跳了起来。

原先绘制符箓的是技术处提供的符笔,用过几次之后,李卫发现了新的毛病。

技术处只能从科学的角度系统的分析符笔可能具备的功能以及特性而制造。

现实中符笔是修仙者用的。科学解释不了修仙,所以在这些器具上也是似是而非。

以李卫的理解,符笔应该是一种法器或是称作灵器。

凡是跟灵字沾边的,一定要是蕴含灵气才行。技术处提供的符笔不但容易损坏,而且绘制出来的符箓也大大降低了符箓的威力。

龙虎山的‘三千烦恼丝’符箓,为什么困不住恬护剑,可能也是因为绘制的器具不对,导致威力不足。

现在听到有符笔,李卫怎么能不激动?

牙箍妹喘了一口气道:“昨晚我住在山上,发现了一只白狐。通体雪白,身上好像有灵气的样子。我没能抓住它。我发誓,它的毛肯定可以做出一只合格的符笔出来。”

“白狐?是想偷石斛的吗?”

“应该是。估计它还会再来。”李晓菱说着话,拿起桌上的茶杯就去接水。

“你就这么走了,它现在去把石斛偷走怎么办?”

“没事,你放心。它被我撵了一晚上,估计一时半会不敢再来。但是我敢肯定,只要石斛还在,它迟早还要来。”李晓菱很肯定的回到。

“符箓威力不强,问题肯定还是出在符笔上。你绘制符箓的时候,灵气灌注的多了,符笔就承受不住。要是用了这个含有灵气的白狐毛做符笔,我觉得十有八九会解决掉这个问题。”李晓菱喝着水,还不忘解说着。

“等等。”李卫像是被点穴一样,定格在那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李卫。”

李卫只是摆摆手。

“牙箍,哦不,晓菱,你那石斛还在身上吗?”

李晓菱看李卫这样,连忙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一个木盒。木盒里装的正是铁皮石斛。

为了让李晓菱尽快的成为可以炼丹的师傅,于华老师把这几株含有灵气的石斛全都交给了她。

“灵气、灵气。灵器、灵器。”李卫嘴里嘟嘟喃喃的说着,郑重的把石斛放在桌上。

然后开始结手印。

依然是‘缩小印’,一道手印打在石斛上,肉眼可见这株石斛开始缩小。

“咦!你成功了。”李晓菱在一旁大叫起来。

李卫又结出‘放大印’的手印把石斛还原。

“你也试试,手印学过吧?”

“学过。”李晓菱放下茶杯,满脸兴奋的走上前来。

果然是灵气的问题,李晓菱一遍就成功了。含有灵气的器物可以用手印把它们缩小。

“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使用储物袋了?”储物袋这样的名词不是于华老师老师教的,而是他们从修仙小说上看来的。

自从小龙的灵根一说好像有点道理,学校也特意找了一些‘课外读物’,修仙小说。这储物袋的称呼就是修仙小说上的。

只是储物袋现在技术处做不出来,李卫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术法书上有‘手印’,其中正好有这个‘缩小印’。

把一件物品缩小后装在包里,那包算不算‘储物袋’?

几位同学包括于华老师都曾经亲自尝试多次,就是做不到用手印缩小器物。

现在这个难题又被李卫解决了,李晓菱一时感觉到压力有点大。难怪李卫是‘内门弟子’,我们只能算‘外门弟子’。

“不对,不应该呀!”李卫喃喃自语,又拿起一只茶杯。

最新小说: 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 封神:我萧升,誓杀燃灯道人! 我没想捉妖啊 乱世缝尸人 了不起的修仙掌门模拟器 西游牧神篇 独尊山海 大夏经纬师 吾以仙之名 江湖明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