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楼以后咱们就少去几次。”
计议已定,贵价鱼刚好带了三桶,分都不用分了,李辰松、李辰柏和李二柱各自抬着一桶鱼去卖。
李辰兰跟在李辰柏身后,背着大鱼篓,她们要去的是冯氏百货。
至于手绳,镇上的布店和绸缎庄虽然多,价钱合理还不以有色眼镜看人的,只有两家。
一家是卖锦缎与刺绣作品的云锦楼,还有一家李记布庄。而李记布庄,正是上次她们买布料与络线的那家。
李辰荷将所有的手绳分成两份,普通一点的交给王氏,自己带着更精致漂亮的一批去了云锦楼。
一家人分工合作,短短半个多时辰带来的东西全部卖光光!回到回春楼,人人脸上都是满意的笑容。
李辰荷和李二柱尤其满意,笑容差点咧到了耳朵根。
付了回春楼的赊账,紧赶慢赶着又是一翻大采购。没办法,上午的市场调研太费时间,再不抓紧天都要黑了。
布料、粮食、做菜用的佐料,蔬菜、猪肉、针头线脑,再加上又一大包的络线跟杂七杂八的东西。
王氏这次没有心疼钱,蜡烛很干脆的买了十几根,省着点够用一个多月了。
李辰兰他们还去铁匠铺子订购了一批铁质的赶海工具,从夹子、钩杆到沙扒拉的前半部分,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个铁皮桶!
当然是薄薄的一层,安在鱼笼里面防止漏水用的,铁器在这古代并不便宜,光这些东西就花了他们一两多银子。
不过李辰兰觉得很值得。
竹质的赶海工具报废率太高,铁质的重复利用率就高多了。随着李家二房生活条件的提高,李二柱不可能天天呆院子里给她们弄这些小玩意儿。
李辰兰还想给他安排更赚钱的活儿呢!
至于铁皮桶,实在是木头做的桶,对杏花儿和石头来说太沉了,带去赶海再往里一加水,根本提不动。
李辰兰虽然提得动,可她现在这具身体才十二岁,倘若提着装满了水和鱼的大木桶还浑然无事,那太扎眼了。
这跟她低调做人的原则,一点也不相符。
竹编的鱼篓相对轻薄,里面再压进一层薄薄的铁片防止漏水,就再合适不过。
杂七杂八买了一大堆,要回家时却发现他们买东西花的时间太久,村子里的牛车早走了。
李家二房众人:“……”
买牛车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
今儿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