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回到广学客栈的时候,胡小芸还在给范进祈祷,突然听到房门声响了,从床上爬了起来,轻声问道:“谁?”
“是我,芸姐。”
范进的声音让胡小芸一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范进?”
胡小芸半信半疑的打开门,随后就看到范进一脸傻笑的站在门口。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范进看着胡小芸,咧着嘴笑着说道。
胡小芸摸了摸范进的肩膀,喃喃自语道:“居然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芸姐,我们进去说。”
范进拉着胡小芸进了丁字七号房。
进了房间后,胡小芸看着范进,皱着眉头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不是去参加县试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才过了一个时辰。”
辰时开始考试,现如今才是巳时,范进却已经回来了,实在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范进这一个时辰到底做了什么。
范进看着胡小芸满脸疑惑的模样说道:“嘿嘿,放心吧,芸姐,我都答题交卷完毕了。”
“请圣言是不允许更改的,所以写完了我就交卷了。”
胡小芸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也知道科举的严格和苦难,看着范进担忧的说道:“你答得这么快,岂不是容易出错,而且不能涂改,应该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再行落笔的。”
“芸姐,放心吧,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我不是说了要教你识字的吗,就从今天开始,我们先从认识字开始。”
二月初六到二月初八这三天时间,范进买了套文房四宝,给胡小芸认字,练字用。
从拼音到偏旁部首,来对照着去讲解。
胡小芸学的不算快,但是也不算慢,基本上一些常用字都已经会读会写。
这三天间,也有学子来拜访范进,想要和范进探讨第三场考试律赋和试帖诗的问题。
之所以来找范进,就是因为范进第一个交卷之后,张知县和其余两位考官当场就给范进批阅试卷,最后的结果就是全对,并且让每个交卷的学子都瞻仰了下范进的试卷笔迹。
范进也不好推脱,毕竟大家都是同县学子,日后说不定也有个照应。
范进受邀和这些学子在客栈一楼边吃边聊了会,将自己脑海中的一些见解告诉了他们。
有着华夏五千年历史传承的范进,在一番简单明了的总结讲解后,让众多广学客栈的学子受益匪浅。
初八晚上,诸位学子做东,请范进在客栈吃了顿好吃的,也算是众多学子的聚餐。
因为这场律赋和试帖诗,注定要刷下不少人。
第二天一早,众多学子迎着还没升起的朝阳,意气风发的朝着文院走去。
当所有考生学子到达了考场后,发现今天杨礼安也在场,纷纷不由得紧张起来。
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律赋和试帖诗的题目后,都一阵头皮发麻。
律赋:文战赋,以【士之角文,当如战敌】为韵。
五言六韵试帖诗: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器为韵脚,不超过400字。
这两道题目直接给范进看傻了,在场所有的考生全部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难了吧!
范进发誓,要是自己有一天能够上书皇帝,一定要取消科举这么严格的制度,律在工整,辞藻华丽的同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应试品。
少有传世佳作,就是这个原因。
“答题开始!”
在张知县的下令声中,所有考生开始答题。
然而答题时间开始了,但是下笔的手却是不知道如何落笔。
好在这次除了试卷,还发了不少宣纸可以用来打草稿,写试篇。
要是草稿纸都没有,全靠脑子里记忆的话,那就是妥妥的七步诗难度。
毕竟律赋和试帖诗的讲究实在是太多了。
律赋讲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而且还要贴合命题,在九灵大陆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传世的律赋少之又少。
至于试帖诗同样如此,做出来的诗词倒是多,但是传世的却寥寥无几。
范进决定先写律赋,命宫中的五爪金龙开始慢慢的吸收着范进身体里的才气,当范进的才气被吸收的一干二净后。
五爪金龙开始吐气成云,化作一个个字体,出现在范进的脑海中。
范进的脑海中浮现的律赋是曾经华夏历史上唐朝一位名为林滋的科举学子所作的律赋。
林滋,字后象,闽人。会昌三年进士及第,官终金部郎中。与同年詹雄、郑諴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
范进开始落笔,毛笔和宣纸的摩擦声在考场上尤为刺耳,在所有人都没有动笔的时候,范进却是在思考了一盏茶不到的功夫直接动笔了。
“范进这个家伙,都不用思考的吗?”
这是一众学子的想法。
“直接在原试卷上答题?有些鲁莽了。”
这是三个主考官的想法。
在外面观看的杨礼安则是露出了微笑,对范进很是欣赏。
“落笔连贯,铿锵有力,想来胸有成竹,好!”
“文战赋,范进,我倒要看看你能写的如何?”
律赋过关了,基本上试帖诗就比较容易了。
范进的试卷上——
文战赋。
为学之人,会友以文。
开篇破题八字,让杨礼安微微皱眉,本以为范进会写边塞战争文道斗法破题的,没想到却是读书人之间的学识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落了下乘。
一个是家国之争,一个是学习交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是文战,也不是非要在战场上分个你死我活,相互之间的交流当成战斗,也是读书人之间相互学习进步的方法,符合命题。
【为学之人,会友以文。
念斯文之枢要无极,将一战而是非可分。
索隐穷微,既不愆于夫子;解经挫锐,爰取譬于将军。
————
苟能立分于阃阈,曷愧坐筹于帷幄。今则仗其信,志其学。幸从战之有闻,愿无惭于挫角。】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后,范进长舒了一口气。
这篇律赋在写的时候,范进也在沉思,何为文战。
说实话,这个律赋的命题已经超纲了,因为他们只是童生初试,根本没有接触过文战,实在是很难去写。
然而范进写完之后觉得很难的时候,准备趴着休息会写试帖诗后,却没有注意到整个考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
高灵玉:“范进这就写完了?”
范无咎:“怎么可能,一盏茶的功夫,他范进就写完了一篇律赋,还是如此之难的命题!”
李常青:“不愧是范兄,果然才华横溢,技惊四座,看来这县案首之名,当归范兄所有。我也要努力了。”
李常青想起了范进和范明亮相遇的时候,自己不战而逃的场景,落笔写下了破题——不战而逃,生不如死。
李常青是第二个动笔的,看到这破题,杨礼安不由得诧异起来,看着这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学子,暗自点头到:“好,很好,童生初试就有此等觉悟,此子虽然不如范进,但是却也算得上这批学子的上乘了。”
范进的文战赋杨礼安也看了,借用兵家之典籍,以文会友如同战场交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锋相对。
写的非常好,锋芒毕露,但是全篇只做比喻,没有代入时政。
明国从建国到现在都是非常崇尚战斗的,本国文人的切磋不多,但是当对待其余九国的读书人,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没有不死不休的读书人,明太祖朱元璋也没法打下这片江山,武将固然是骄兵悍将,统帅万军,但是在大儒的战诗词面前,纵然有军印战阵加持,却也不是对手。
“如果能带入时政和自身的异象,仅凭此赋,范进就可名震明国。”
“还得请圣裁,让列圣看看。”
半圣虽然身体已经死亡,但是其神魂受人族供养,于圣人文院中与世长存,看护人族。
每次的科举考试,原创的律赋和试帖诗都要请圣裁,由半圣亲自查看。
因为律赋和试帖诗的格式要求众多,其才气内敛,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其中奥秘,所以要交由圣裁。
童生初试也是无数学子被世家挑选的时候,由半圣乃至亚圣圣裁的文章,优秀者圣人自然会联系对方,收其为再传弟子,或者邀请对方加入半圣亚圣世家。
虽然是九国争霸,帝王集权,但是实际上人族的隐藏主人还是各大圣人世家,哪怕如今圣人世家没有新的圣人出世。
之所以还是帝王集权,很大程度是因为读书人已经是社会的顶层,没有必要打破现有的地位,去争天下领土权,有这个时间,不如去钻研圣贤书,提升自身。
并且世家大儒的底蕴远不是普通大儒可以相提并论的,哪怕说普通的大儒身居要职,有官位和国运加持,在半圣世家的大儒面前,也很难是对手。
原因就在于半圣世家的后代,可以借助圣人之力,而且世家中还有圣人文宝,蕴含了圣人生前的威能。
杨礼安动用国运和自身全力才使出了三缄其口,对于圣人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就是圣人之能!
杨礼安不由得期待起来,范进的这篇律赋到底能够得到怎么样的评价,这次负责明国科举考场的半圣又是哪一家的半圣。
杨礼安开始对范进开始期待起来,然而范进自己却是陷入了难题。
以器为韵,写五言六韵的试帖诗,这可给范进一顿愁,最后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力,最后还是写出了一篇自创的诗,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应付这次的科举,却足够了。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