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源于交流需要的产物,而又比大多数的其他交流方式复杂。
并且当某一文明在许多其他文明中处于主导地位时,其语言和相应的文本记录方式,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和改进。
有没有可能出现没有语言的高级文明?
除非当地的生态中,只存在一种高级生命,而且不需要语言交流,拥有更为高级的意识交流等方式。像这样的生命也基本不可能是自然进化的生命,一般都是由于超凡力量催生的畸形文明。
事实上正常的高级生命,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会由于社会的发展而促使语言的诞生,并且在不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没有语言的文明之所以被称为畸形,可以从两方面看。
语言的形成是数代群体的一种智慧积累,同样是一种传承。虽然语言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可以相应地衍生出如文明意识和信仰的群体意识(在原始文明中多为图腾),因而这样的文明早期异常团结,而且由于会出现文字的知识积累,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会相应地迎来文明爆发期。
而没有语言的文明由于信息交换效率极高,因而知识传承的没有实物记录的必要,也就不会出现文字,这就导致社会意识淡泊,文明发展极不稳定,有的发展极为迅速,而有的几乎一直处于蒙昧。
这是常识发展的方面,而在法则方面和“考验”方面就更为可怕一点。
没有语言的文明在法则上缺乏被认知的手段,对于世界来说就会变成“可有可无”的状态,那么就有整个文明陷入【虚假】的风险,结果不言而喻。
而“考验”如果是来自语言方面的知识,这种文明自然完全无法抵挡,唯有消亡的下场。
大约五千年以前,一位贤者在游历大陆时,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在当时自身种族完全不需要语言的情况下,积极去学习和改进在下等种中较为流传的一种语言,并最终将改进好的更为优秀的语言和相应的文字传播开来。
贤者有教无类,在诸国教授了无数的学生,并在上等种的允许下建立“语文学派”,学派学生负责教化所有的下等种。
在四千多年前的一个平凡的年头,诸国突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学派,由各行各业的下等种中最杰出的人才建立,而这些人的前身无不是语文学派的学生,而这些学派的建立也都得到了上等种的默许。
一时间诸国的风气似乎大变,蒙昧和野蛮似乎在渐渐远离诸国。
而这一个平凡的年头,在诸国为了纪念贤者的伟大贡献下,被记为贤者元年,而在之前的年月则都称为蒙昧时期。
并且几十年后发生了一件轰动诸国的大事,甚至于令上等种也为之动容。
这里就要提到贤者留下的著作了。
不知为何,贤者在将语文学派的所有通用文字,都集中于一部“语文集录”后,就只创作关于光和火的诗歌,并且诗中表达了对光和火温暖的无穷怀念,和对创造光和火源头的深深思念,就像是在回忆某个...母亲?
这些贤者的诗歌被语文学派视为珍宝,在贤者隐世后一直妥善保存。不过学生们却一直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清伟大的贤者留下这些著作的用意。
直到...
一位来自林牧氏族的少年,在加入语文学派后,沉迷于贤者的诗歌,而之后又效仿贤者在诸国传授语文学派的知识。
这位少年在四十年间走遍了诸国的各个氏族,无论是荒漠还是深山,都无法阻挡他传播知识的意志,通常在某一个地方会停留数月或者几年,期间就全靠语文学派的补助过活。
他用大义来麻痹自己,表现出一幅终身不娶的架势,其实是心里装着一个多年未见得身影,而他也就此从一位翩翩少年衰败成一个糟老头子。
其实他一开始对贤者诗歌的沉迷大多数还是对贤者本人的崇拜,或许还有一点点爱慕,但是当他行遍千山,走过万里,当他的意志被锤炼成一块钢铁。
当他艰难地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破旧的居所,坐在布满灰尘地书桌前,再次翻开自己在皮革上抄录的皱巴巴的贤者的诗歌时。
他于晨光之中忽然露出了笑脸,他颤巍巍地伸手接住一缕阳光,只见他渐渐合上双眼,就听他仿若初学的顽童呢喃道:
“原来是这样...”
他全身沐浴在阳光之中,就像燃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