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二三并不是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是十四师团中少数几个由曹长出身的军官.与自己身边那些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军官相比,有些另类。
原因很简单,他既不是日军从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的军官候补生,也不是地方幼年军校毕业生这两种经过士官学校系统教育的军官。更不是从部队中选拔的优秀士官经过士官学校培训后提拔的军官。
而是在日军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日军为弥补基层军官的损失,在华北方面军设置的步兵学校毕业生。而没有士官学校文凭,只有一张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结业证的他,在十四师团中一直很受到排挤。
因为他受到排挤的关系,他所带领的中队在十四师团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硬骨头部队”。这并非是他有多能打,他的中队比其他中队更加善战。是因为在作战时候,好事从来都轮不到他,是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
在非作战时,他的中队所驻扎的位置,在十四师团各个中队之中,历来都是最穷乡僻壤加上最危险,随时被用来为其他上有学长,周边有同学可以依靠的陆士毕业生部队当子弹的地方。
随着侵华日军兵力投入越来越大,师团组建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为了守备占领区,增编了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再加上一线作战军官伤亡日趋严重。这就造成正规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明显不敷使用,甚至就连预备役军官都也有数量不足的趋势。
为了弥补一线作战部队军官损失,以及扩编后基层军官数量上的缺乏。在军校毕业生数量与需求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日军早就改变以前非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未经过士官学校培养不得担任军官的相当死板规定。在侵华日军各个方面军组建了一批步兵学校,专门培养从老兵中选拔的军官。
只是这些老兵出身的军官一般都下发到各个守备部队,极少发给一线作战师团。尤其像十四师团这种老牌常备师团,补充的军官即便是选用的士官,也都是经过士官学校严格培训的。建川二三却是一个例外。
原因很简单,他在被送去华北方面军步兵学校之前,给十四师团现任师团长井关隆治担任过勤务兵,而且很得井关隆治喜爱。井关隆治在调任十四师团长之后,将他从原定已经分配到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旅团的名单上要了过来。
但他到十四师团的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好,非陆军士官学校的他,饱受那些同僚的排挤。尽管作战勇敢,但升级似乎永远没有他的份。就连应得的勋章,也经常因为师团部那些陆军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