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丕闻蜀汉新丧,诸葛亮权柄,境内又有叛乱,仍令司徒之华歆、司空王郎、太史令许芝和诸葛璋等人,分别写信予诸葛亮,陈叙天命人事,使举国称藩,诱劝诸葛亮归降曹魏。诸葛亮由于先主刘备托孤,当然不从,并公开作《正议》一文以示回答。
诸葛亮遣使邓芝入吴,正适吴王孙权在吴都武昌。闻蜀中遣使到来,心下狐疑,不肯即见。
原来冯熙赴蜀吊丧归吴,报之蜀汉境内不稳,且有雍闿正取道来吴,孙权有趁火打劫之心,即任雍闿为蜀汉益州永昌郡太守。
雍闿领兵前往,联络同乡大族孟获、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夷首高定等一同叛蜀投吴,与吴交州、荆州接壤的蜀汉南部,大有改刘称孙之势。
孙权见局势的发展有利于孙吴,便召陆逊商议,对蜀之策。然商议未定,而邓芝来吴,故有此举。
孙权与陆逊最后商定,欲吞刘蜀风险太大,还是联蜀抗魏,其理由为因丧伐国,有“得荆望蜀”之事,引来非议。最主要的是诸葛亮才能卓越,深得蜀人心,且蜀地险要,吴方一时难以攻下,如曹魏乘吴悬师千里之外,大举南下袭击后方,那就重演关羽故事了。
邓芝待了两日,见没动静,就作书致权道:“臣今到此,非但为蜀,并且为吴,若大王不愿见臣,臣就去了。”
孙权得阅此书,即召邓芝入见,邓芝行礼毕,便开口问权道:“大王,今日欲与魏和呢?还是与蜀和呢?”
孙权答说道:“孤非不欲和蜀,但恐蜀主幼国小,不足敌魏,不自保全,故有此犹豫。”
邓芝应声道:“大王为命世英雄,诸葛亮亦一时俊杰,蜀有重险,吴有三江,若互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峙立。今大王甘心事魏,魏必征大王入朝,索王子入侍,一不从命,便当奉辞伐叛,蜀亦顺流进取,臣恐大王两面受敌,江东地不能复有了,请大王熟思!”
孙权沈吟良久道:“君言亦是,孤当与蜀连和,烦君先归通报,孤当遣使订盟便了。”
邓芝见孙权愿再与蜀和好,就声诸葛丞相之意,请求把前益州太守张裔释回,孙权仍放回张裔,与邓芝一起归蜀。
此后,邓芝又多次赴吴,巩固吴和蜀汉同盟。孙权意欲结好蜀汉,不复再插手蜀南方叛蜀归吴之事,这为以后诸葛亮顺利平定南方诸夷族叛乱奠定了基础。
倏忽间已过一年,吴乃遣中郎将张温报聘。
张温至成都,后主当即接见,并由诸葛丞相等,优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