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孙吴演义 > 第47章 刘备率军东向吴 孙权防蜀臣于曹

第47章 刘备率军东向吴 孙权防蜀臣于曹(2 / 1)

刘备东征途中接得阆州来表,总道是张飞遣至。及取阅表文,乃是张飞营内都督署名,不禁惊诧道:“难道张飞已死了么?”忙展开一阅,果系张飞怒挞左右,为帐下将张达、范强所害,携首投吴。

刘备顿时放声大哭,更触起关公遗痛,号恸不休,将佐等从旁力劝,方才收泪,追谥张飞为桓侯。查得张飞长子张苞,已经早亡,乃令次子张绍袭爵。张飞一死,东征将中无一名将。

正在下诏抚恤,忽由东吴来了使人,呈上一笺,系由南郡太守诸葛瑾差来,刘备已有愠色,撕开函封,但见笺中有数语云:

“奄闻旗鼓(指刘备)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指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还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还是天下大?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先主阅到此处,即掷笺委地,喝将来使斩讫,还是将佐援引古义,奏言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且诸葛瑾为丞相兄,更宜曲为顾全,从宽贷宥。刘备才命赦死,喝将来使逐回。

原来吴主孙权,为取得与蜀和平,特遣诸葛瑾使出刘备,而不少将佐甚怀疑诸葛瑾会叛吴归蜀,谤言流闻仍传于外,孙权就将自己的态度宣示于众人道:“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道:‘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道:‘弟亮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谨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当有此乎?孤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子瑜,即得其报,论天下君臣大节一定之分。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仍遣诸葛瑾至蜀。

闻曹丕称帝后,孙权问群下:“曹丕以盛年即位,我恐怕比不上他,大家认为如何?”

骠骑将军府的西曹掾阚泽道:“主公放心,因为曹丕不到十年就没了。”

孙权问道:“何以得知?”

阚泽答道:“通过测字得出,不十加在一起就是丕字,所以得知。”

孙权欣然笑之。后又闻刘备在成都称帝,且以自居为汉家正统。是时,望气者赵达观到孙吴辖地对应部分星座有帝王之气闪耀,众臣也异口同声道出斗牛之间早有王气辉映,皆劝孙权称王称帝。

古代有观星之术,即按星象家说法,天空二十中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一带,乃是地上扬州分野,其间的天象变化,便是扬州州境内从事吉凶的预示。

赵达细预道:“亥子之间有大福庆。”

孙权一听赵达所言,心道:“亥子年间有大庆,可能就是我称帝之时。那亥年和子年近在眼前,不必操之过急。”孙权因此辞而就,即对众臣道:“荆州新取,吴境尚未恒稳,不宜为。”

就在此时,忽有人来报,刘备亲督师东来,兵势甚盛。孙权早料刘备志切报复,不能轻敌。为更利于军事,又将治所从公安移至镇鄂(湖北鄂州),改鄂为武昌,将武昌、下雉(湖北阳新东南)、寻阳(湖北黄梅西南)、阳新、柴桑(江西九江西南)、沙羡(湖北武汉市境内)六县并为武昌郡,修筑武昌城防。武昌地势险要,后撤可避蜀军之锋,不仅可便于督战和临事决议,而且给三军将士抗蜀以极大鼓舞。

吕蒙死后,孙权令陆逊代吕蒙,驻守夷陵,振武将军潘璋守秭归,将军李异、郎将刘阿等驻守巫山、巴山、兴山等地,安东中郎将孙桓驻守夷道,宋谦守枝江,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徐盛屯当阳,昭武将军朱然、偏将军韩当共守江陵,绥德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瑾屯守南岸公安,且令兴业都尉周胤(周瑜次子)率兵千人助守,建忠中郎将骆统屯孱陵(公安南)。

另遣吕岱代替平戎将军步骘为交州刺史,而步骘率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守益阳。武陵郡都尉鲜于屡守武陵,遥相策应。调濡须督、平虏将军周泰为汉中太守,拜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固防西北,以防蜀军另路来犯。以裨将朱桓代周泰为濡须督,安东将军贺齐出守镇江,备边防魏于东线,以防不测,其余诸将随孙权驻守武昌待命。

就在此时,果诸葛瑾正如孙权所言,回吴报命,言蜀无和意。

未几,张达、范强献张飞首级来吴,孙权只好收纳。但自思事情越弄越坏,万难言和,乃亟令将李异、刘阿等守牢秭归一线,以防蜀攻。

时下,有人报刘璋死,孙权仍以刘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使之以绝刘备。

孙权又怕魏军南来,为不使二面受敌,媾和魏国,专力对蜀,孙权只得遣使梁寓向曹丕称臣纳贡,并礼送魏将前降关羽之于禁、浩周、东里衮等魏将回魏,为乞援计。

虞翻闻将遣于禁等还归北,他急忙谏阻道:“于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魏国习军政,得到于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以此示给人臣有二心者看。”

孙权不从,仍令群臣为于禁等送行,虞翻无不感慨地对于禁道:“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于禁虽为虞翻所恶,然犹盛叹虞翻所忠。

曹丕刚受禅称帝,见吴使来魏降服,当即受降,群臣皆贺,大多认为:“蜀属小国,名将惟关羽。关羽死军破,国内犹惧,不会出兵攻吴,吴来降则是延续武皇帝(指曹操)故事。”

独侍中刘晔进谏道:“蜀虽狭弱,而刘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且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如父子,势必用众攻吴。孙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思前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刘备大怒,必大兴师伐吴。因孙权自恐难敌,又虑我乘隙进攻,国将不保,所以委地称藩求降。今天下三分,中国(指魏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若出师渡江,进袭江东,蜀攻外,我攻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蜀孤,蜀怎能久持?”

曹丕答说道:“彼既来降,我反加讨,是适令天下疑沮,如何能怀柔远人?”

曹丕有些犹豫,时下于禁外出,即问刚从吴放回的浩周、东里衮。浩周以为孙权必臣服,而东里衮则谓其必不服,思虑再三,终不听刘晔言,遣归吴使,决定遣太常邢贞和浩周等人,赍册至吴,封孙权为大将军、吴王,加九锡礼,持节,且要求遣送质子于魏。

邢贞到了江东,孙权亲率百官,出城迎接。然邢贞昂然前来,见了孙权,并不下车。这恼了吴长史张昭,厉声叱责道:“礼无不敬,法无不肃,君乃敢自尊大,藐我江南,莫非我江南果无寸刃么?”

邢贞听张昭所言,才有所惊醒,乃下车相见,偕孙权入城,宣读魏诏书,诏书曰:

“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影附,抗疏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着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

“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尹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斯得。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俭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敷训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

取交封印,由孙权北面拜受。随即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邢贞等借此要求质子,孙权含糊答应。由此孙权由骠骑将军升为大将军,由假节变为持节。

持节就是持有天子给予的凭证,假节是假持节,就是凭节行使权力,带有临时性质。持节则据有长期性。这是对孙权对其江南控制权的认可,不仅领荆州牧,而且得到督领交州的许可。

中郎将徐盛在侧,且愤且泣道:“盛不能奋身致命,为国家取魏吞蜀,反令吾主屈身受封,岂不可耻么?”

邢贞听得徐盛言,不禁叹语道:“江东将相如此,当不至久居人下呢。”

仪毕,孙权盛筵厚待邢贞等人。

又因孙权与浩周有旧,特宴私会浩周。浩周当赴私宴,提到质子一事,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未信王(指孙权)遣子入待。周以阖门百口相保。”孙权听后很感动,且浩周随使离吴之时,孙权还指天为誓,表明定送质子。孙权是一政治家,浩周怎知孙权心事?

邢贞一行回魏后,孙权复遣中大夫赵咨报谢。

赵咨来到魏都,入谒曹丕,曹丕即向问道:“吴王为何等主?”

赵咨便答道:“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微笑道:“这也太觉过夸了。”

赵咨又答道:“吴主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有三州,虎视四方,乃竟能屈身陛下,岂非雄略乎?”

曹丕不由大笑,复问道:“吴王亦曾学问否?”

赵咨便答道:“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有暇即熟览经史,藉采奇异,但不效诸生寻章摘句,徒事咿唔。”

曹丕又问:“吴可征否?”

赵咨正色道:“大国有征伐雄师,小国亦有备御良策。”

曹丕谓:“吴不畏魏么?”

赵咨答言:“吴国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必畏人?”

曹丕改容道:“吴如大夫才辨,能有几人?”

赵咨应声道:“聪明特达者有八九十人,若似臣辈,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曹丕乃说道:“如卿可谓不辱使命了。”

赵咨所答保住了孙吴的尊言,曹丕当下待遇如礼,越日遣赵咨归吴。孙权闻而嘉之,升赵咨官拜骑都尉。

赵咨受孙权之托,多次出使魏国,觉察到吴魏之盟终不可长久,因而对孙权道:“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余,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孙权听后默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摧促质子事尽快落实。曹丕以封孙权世子孙登万户侯之名,令孙登来京受封。孙权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以孙登年幼,又为王太子多有不便等由上书辞封。鉴于与蜀汉之战正处一触即发之状,孙权重使西曹掾沈珩携大量方物入魏陈谢,以拖稳曹魏。

沈珩至魏,曹丕刚东巡示威而回,见到吴使,便问道:“吴不嫌疑魏东向么?”

沈珩肯定答道:“不嫌。”

曹丕追问道:“何乎?”

沈珩答道:“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

沈珩之复,曹丕只得点头默认,又问道:“近闻太子欲来京受封,是乎?”

这是关键之事,沈珩避虚就轻,婉转道:“臣在东朝,朝不坐,宴不与,若此之议,无所闻也。”

曹丕问无所及,就将沈珩留在身边,随时就问,而沈珩随时就答,不卑不亢,无所屈从。曹丕只得遣归。

沈珩回吴复命,也认同赵咨所言道:“臣在魏时,密察侍中刘晔,多次为魏设奸计,吴魏盟终不可长。”且献强国之策道:“现要作无盟之备,则要减息他役,务农桑以广军资;修缮舟车,增作战具;抚养兵民,使各得其所;是揽延英俊,奖励将士,是为天下可图也。”

孙权听后,高兴道:“然。”随后因沈珩奉使有功,被封为永乡侯,后官居少府。

曹丕看吴人质迟迟没到位,又遣使来吴,大批索取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殄玩之物,故意刁试孙权是否忠心称臣。

众臣见之,皆有愤慨道:“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宜勿与。”

而孙权则以大局出发道:“昔惠施尊齐为王,客难之曰:‘公之学去尊,今王齐,何其倒也?’惠子曰:‘有人于此,欲击其爱子之头,而石可以代之,子头所重而石所轻也,以轻代重,何为不可乎?’方有理于西北(批刘备),江表元元,恃主为命,非我爱子邪?彼所求者,于我瓦石耳,孤何异焉?彼在谅暗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孙权以瓦石代子之理,使众臣皆服,皆具与之,表现了轻重缓急。

孙权就这样忍耐曹丕,向他示好,仍得不到曹魏助吴。曹丕不是按兵不动,时而东巡,以示兵威,坐观孙刘大战成败。

刘备六万大军对吴军的五万军,且有蛮夷相肋,顺流而下,督令吴班、冯习攻吴将李异、刘阿所守的茶山及兴山,进而向秭归进发。一场交战,李异被击败,但遇年青将军孙桓的顽强抵抗。

孙权闻报,不免徬徨,默思盈廷将佐,只有陆逊才略过人,乃特授逊为大都督,面授节钺,使督同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宋谦、鲜于丹、孙桓诸将,对抗蜀兵。

陆逊以年轻望浅为辞,孙权令他便宜从事,先斩后奏,于是陆逊受命启行。陆逊面对蜀军的优势,又知李异、刘阿等与蜀军战不利,即令吴军主动撤至夷陵、猇亭一带,一方面引敌深入,另一方面,使蜀军战线拉长。

孙桓为权族子,父名河,出继姑母俞氏,嗣仍复姓为孙,年方二十有五,得拜安东中郎将;状貌魁梧,饶有勇略,孙权尝称为宗族颜渊。至是随陆逊西行,愿充前锋,陆逊慨然允诺,孙桓即带领偏师,驰至彝陵。

适来了蜀将吴班,便与交锋,当先突阵。吴班见孙桓气势凶猛,引军便退,诱孙桓至彝道间,骤鸣鼓角,号召伏兵。但见蜀兵四起,弥山盈谷,向孙桓杀来。孙桓虽然骁勇,究竟寡不敌众,被蜀军困在垓心;孙桓率部下竭力冲围,竟由孙桓杀得性起,掷去长槊,拔出短刀,冒险冲突。可巧吴将朱然,引兵来援,才得杀透重围,奔回彝陵。

这正是:陆逊大都督,自退避锋亡。

孙桓恃勇猛,胆大先锋行。

评:刘备草率东行攻吴,几乎无一名将。张飞之死,攻吴军中又失一大将。而孙吴自得刘备荆州,早就防备刘备来攻,已作充分准备。一方面向曹丕称臣,稳住曹魏,一方面调兵遣将,严阵以待。然此时吕蒙已死,孙权启用年青资历尚浅的陆逊为大都督,陆逊是否能挡得住刘备大军攻来,请继下阅。

最新小说: 家有财女 从小兵开始 膳食娘子 穿越时空恋上你 对不起穿错了 汉当兴 贵家弃女 火爆医妃:魔尊抢亲先排队 王爷你家后院着火了 唐朝小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