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唐三彩属于中国古代陶瓷烧制技术,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
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
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
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
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
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
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阴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阴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
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
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
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所以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
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
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
三彩器正表现出唐代各种实际生活所应用的器物,而在这些器物中,却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形态很完备的呈现出来,由此获知殉葬的阴器与其他器物的形制与数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阶,以及门第的大小而定。
例如唐礼阴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挺马偶人高一尺。其他音乐队、童仆之属、威仪服玩,亦各视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
初唐之末期,始兴厚葬之风,其后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风益甚,舁阴器而行街衢,陈墓所,奏歌舞音乐,张帷幕,设盘牀,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
因为唐代讲究以三彩阴器作为陪葬品,所以,从清末建筑河南汴洛铁路以来,在洛阳北郊邙山等地之唐墓中,先后发掘为数颇多之三彩器与俑像。
唐三彩不论其形制与色彩之施化,均具极高之艺术意匠,乃引起日本、欧美各国人士之注目,而以高价购藏,从此唐三彩遂被列入世界艺术之一部分。以上引自君友会王爱君美术文献《唐三彩》。
唐三彩制作最盛之时为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公元713~766年)。其艺术成就是震古铄今,闻名中外的。唐三彩是由一个健全强阴的朝代所启毓而成,同时,它也具体而活跃的反映出此一健全强阴的时代精神。
既然是唐代时期发展比较快速的一个“物件”,那它的制作工艺相对来说肯定是不简单的。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
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对此统称为“唐三彩”。
制作唐三彩。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
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
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由于现在的技术越发成熟,唐三彩的成型手法也从最开始的雕刻修整变成了现在较为简单省时的轮制和模制。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件器物上,这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
轮制,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入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
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
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日用器皿中杯、盘、碗、碟、瓶、炉、壶、罐等,多采用轮制成型。
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
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
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
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
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唐三彩之所以被大家知晓,除了它本身靓丽的色彩,就是它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唐三彩马儿”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
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
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
但是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玉立,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动物俑中三色骆驼是最受欢迎的。骆驼是沙漠中的一叶扁舟承担着与西域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唐三彩骆驼栩栩如生,刻于微尘,无论站着,半跪,都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唐三彩骆驼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的唐三彩之一。
羌女轻风,胡儿做骆驼。”大漠中的骆驼,是唐三彩反映生活和色彩的重要载体。在那个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丝绸之路”上,那些不知疲倦的骆驼,连接着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正是因为在唐朝,骆驼的作用和功绩都非同一般,所以才会被工匠们雕琢得如此精致,兼具神态和形态的创作。
人物俑的动态刻画有其独到的见解,不但可以表现其身份、地位等的尊卑,还能反映出各个地区、各民族的面貌和表情。女俑的模样、脸蛋丰满、皮肤丰满、衣袂飘飘、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唐代女子地位较高因而盛气凌人的味道。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观察到唐三彩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胎土细、实,含有矿物杂质。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历经千年时间,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胎质洁白、细腻,无风化现象。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上手手感较重。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唐三彩的釉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唐盛世的热情和奔放的时代脉搏,每一件器物的颜色都是那么的艳丽,那么的灿烂,那么的完美地诠释着唐朝的美轮美奂的陶艺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在研究出新的釉料后,如何将其与所塑造的对象的形象进行巧妙地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比方说陕西西安鲜于庭教墓中出土的三色驼俑,正是现实主义与浪漫的结合体,具有强大的艺术活力和强大的感官魅力。
三彩骆驼驮着的马鞍从驼背到驮着胡人的服饰都是用墨绿色的釉料来充分体现了驼色和质感,白色骆驼的形状是强壮的,在烧制的时候,褐色的釉在烧制的时候自上而下地流动,从而形成骆驼皮毛一致向下的状态想象动感自然。是釉的发展和陶艺的巧妙结合,使得釉色和形体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展现出了唐人的浪漫。
就像师傅对我讲述的,我国古代建筑中虽然有很多的精致的木质建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典籍和字画,才能看懂的。
唐三彩建筑的造型,是一种珍贵的实物材料,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唐朝的建筑艺术。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全盛时期唐三彩的建筑模式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它和诗词一起构成了唐朝文化的旋律。
在1959年,陕西西安郊区中堡村的一座唐陵中,发现了一套唐三彩的建筑造型。这座建筑整体是一座长方形的两个院子,中间有前厅、后殿、亭台、假山和池塘,两边都是浅浅的回廊。建筑整体排列整齐,布局合理,既保持了中国古建筑封闭、方正、对称的主要特点,同时也保持了“变化”的美感,真实再现了唐代民居的风貌。
回顾历史,从秦兵马俑,汉代百乐俑,到魏晋南北朝的陪葬俑,都是以兵士、乐工、侍女俑为代表的。表达了即便是死了,也要在另一个世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延续生前所享殊荣的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陶器的创作题材,导致其不能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风貌。
而唐代的陶俑,则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开放、从容的姿态,将唐人的生活热情、丰富的社会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比如,在唐三彩中,有不少陶俑工匠用精湛的技艺雕刻出的高鼻子、深眼睛的陶俑。
在形体处理上,突出了女子饱满的脸庞、细腻的皮肤、纤巧的双手、丰腴的双腿,这就是唐朝妇女的特点。比如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色女俑,她的脸庞安详、体态丰腴,与唐朝妇女的审美趣味相吻合。服装的处理,匠人则多用阴刻线纹,行云流水,疏密相间。有些陶俑衣衫飘飘,颇有“吴带当风”之感,有些衣衫层层叠叠,颇有“曹衣出水”之风。
这种技艺的典范就是女式陶俑的裙摆在空中,形成了一条很柔软的线条,再加上一层透阴的琉璃,把丝绸服装的质地衬托得淋漓尽致。
唐代人喜欢女人丰满,唐代的工匠们特意把女俑的脸弄得很小很大,让她们的脸看起来更圆更饱满。为了让脸庞看起来更丰满,大胆地将发髻也做了一个更全面的改变和创造,有从高到矮,从正到斜、从直到弯、从虚幻到真实,甚至有复杂的“双鬓望月”等复杂的花纹,完美地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面部形态。
为了迎合唐代的审美情趣,匠人们将妇女身体比例加以调整,形成上大下小的体积变化,再将衣服的前襟开得很低露出粉白的皮肤,从而充分地体现了“丰颊体肥”的美感。
唐三彩的兴起、发展和衰败,都是伴随着唐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而来的,唐初的兴起和盛唐的鼎盛,以及安史之乱之后的衰落。尤其是盛唐三彩的作品,更是形象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富贵生活,让人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从造型上看,唐三彩是一种现实主义,从颜色上看,唐三彩是一种浪漫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它充分地展示了“盛唐气象”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盛唐时期的陶俑最共同的特点就是身材丰满,充满了朝气和精神的魅力。但若细看,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物俑又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从而体现其独特的姿态、神情与个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无不彰显着在那个时代他们所感受到的高贵、荣耀和宏伟的感觉。到了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微妙的、生动的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感情。。
从出土的唐三彩俑来看,这些作品既表现了文臣、武将、贵族等上层社会的人物,又表现了仆役、武士、商人、乐队、仕女等中下阶级的形象,涵盖了唐朝当时整个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大部分人。
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