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经济首数荆、扬。
不说扬州,只说荆州,荆州的经济则又以南阳、长沙为重镇。
南阳郡挨着颍川郡,实际上算是中原地带,也就是说,除掉南阳之外,长沙的经济在荆州实为一枝独秀,这一点从长沙郡的户口人数上就能看出,荆州人口最多的郡是南阳,盛时二百余万口,其次便是长沙,盛时百万人口。
不过虽然如此,江南的经济毕竟底子薄,也就是从本朝起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故此与北方,尤其是中原那些历史悠久的名郡,例如颍川比起来,却还是大有不如。
颍川郡盛时人口约百五十万,比长沙郡多一半,颍川郡有十七城,长沙郡有十三城,县城的数目也比长沙郡多,可若论起辖地大小,却远比长沙为小。
长沙的面积是颍川的好几倍,事实上,现在的长沙还是变小了,早年的长沙郡更大,前秦时置三十六郡,当时长沙郡便是其一,那会儿的长沙郡占地千余里,面积几乎相当於后世的整个湖南省,可以想见其大,不过后来随着长沙郡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遂慢慢地被析分出去了许多地域,只从本朝以来,百余年间先后共在江南析分了七个郡,而长沙郡就占其三,因此较之往昔,长沙郡的面积小了很多,但与中原的大多郡国相比,却还是个巨无霸。
因而,虽说过了益阳县就是长沙的郡治临湘,实际上两县之间仍相隔颇远,约二百余里,这要放在颍川,二百里地,已是颍川最南与最北的距离,也差不多是最东与最西的距离了。
“太史公云‘江南卑湿’,诚不我欺,又云‘地广人稀’,亦果然如是。”陈仪甚是感叹。
程嘉比陈仪更感叹。
魏郡的大小与颍川相仿,大概比颍川大一点,可相差不多,赵国地界窄小,比魏郡和颍川尚且不如,一个长沙,足能绰绰有余地容下这三个郡国,陈仪、程嘉当然少不了感叹一番。
荀攸说道:“中兴初,建武年间,光武皇帝省并天下四百余县,多在中原,而少在江南,以今观之,之所以少省并江南的郡县,固有前汉末年时江南较中原少受战火之故,却亦有江南地广人稀之故也!”
如是地窄人稀,那么省并县邑,可以把分散的人口集中到一个县里,便於管理;可如果是地广人稀,再去省并县邑,那么地方上就太不好治理了。试想一下,荀贞等入长沙之后,先后经过的罗县、益阳县,都是方圆数百里,对一个县而言之,本来就够大了,如果再省并,把两个县合成一个县,人口既少,地方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