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展动,双袖一甩,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杨修,开口向台下众人拱手:
“在下杨修。奉司空之命,恭迎四海名士,请!”
台下十几位书生,报名之后,拿到代表自己身份的令牌。
这时,曹丕的好友刘桢上台,举起手中竹简,道:“东平刘桢,见过杨公子。请评在下诗文!”
但杨修转过身,没有去接。
而是背着双手,面向台下观众,侃侃而谈:“阁下的诗文,我都尽读过。不敢欺瞒,便如实评价......”
刘桢心中恼火,但众目睽睽之下,也只能表现地心平气和,见杨修停顿,立刻插入其中:
“杨公子,在下的诗文,并未编纂成册,竟然入了杨公子的眼?”
杨修淡淡一笑,颇为自傲:“上至诗三百、汉古风,下至今日诸君之诗作,但出一首,我知一首!不知天下之诗文,焉敢风评天下之君子!”
刘桢愣了一下,他没有想自己的诗文,而是想起刚才路上文公子作的两首诗文,那都是可流传百世的!刘桢不信杨修能这么快知道。嘲讽一笑,刘桢没有插话,竟是想看这么高傲的杨修待会儿打他自己的脸!
杨修继续道:“阁下的诗,思健丰圆、清新刚健。然,隙过其文,雕润不足!”
台面之下,徐庶对着一旁的司马懿说道:“这杨公子,眼光的确精准地很呐!”
司马懿默认不语,思考着对策。
“不知这评语,有何根据啊?”刘桢脸上不愉。
“阁下诗不出山水,赋不过风流,诗文多取魅世俗,于当今世上,只能屈居二等!”
“冒昧请教杨公子,杨公子评我为二等,那么一等是谁啊?也好让在下有个学习效仿的门径。”
“刘公子既然问了,在下就多评几句。”杨修渡步来到高台正中间,享受万众瞩目的这一刻,越是众人关注,杨修就越是才思敏捷,是为大场面而生。
只听杨修高谈阔论:
“当时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
司空之诗,古直雄健,甚有悲凉之势,气吞江海,睥睨天下。
曹公子之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此二君之诗,如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
若是曹司空登堂,曹值公子入室,则阁下与王粲诸君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静!
安静!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