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分割线四号!
花茶醒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口渴得很,想要起身喝口水的。
却发现自己怎么都动不了!动不了!是梦魇吗?!
几分钟后,她确定不是!
她身下躺的床估计也就是宿舍那种大小的,眼珠子转动到一旁,目测房间很小,装修很,破旧吧?这是谁家啊?
但一看就是女孩子的房间,床板以下看不到,头部后面看不到,唯一看得到的就是左侧和天花板,右侧是墙。
花茶那个急啊!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醒不过来啊,想掐一下自己都做不到。
然后一本书出现在脑海。
哇哦,她穿书了!
而且她是个假女配,为什么这么说?男女主和她都是一个市区的人,她们唯一的关系就是同上过一所学校吧。
因为男女主开展爱恨情仇的时候,原身选择“独自美丽”。
本是路人甲的人物为何是个假女配?因为她至少在书中被提及是怎么回事过。
男主邢旭辉和女主姜琳某一天在学校开展你追我打的小游戏,男配横插一杠,导致假女配花茶突发晕厥。
出现在男主身边的不是女配是什么?!
然后原身醒来之后,说是“植物人”也不为过。
除了能吃点流食,眼珠子能动外,整个就一躺着的木乃伊。
花家见一直治不好又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最后放弃治疗,原身被移回了家中养病。
原文说到这,原身就被整本书带过了。
他大爷的,所以呐?她来代替原主在这“咸鱼躺”吗?多受罪啊!
为什么会这样?!
可惜没人能告诉她!
她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什么?难道就因为她上一世天天上班没休息好,所以来这里咸鱼躺的?!
她不要啊!这不是安逸,这是不安啊!
花茶整理着书中信息,因为和男女主是一个城市,所以她可以知道一下具体情况。
比如,这里是海市。
比如书中介绍了海市建国初期的月收入情况,
年轻人:学徒12-18元(生产组、集体、国营的单位不同而异),转正后24-36元。
大学刚毕业:本科48.5元,大专约42元。转正后:本科58元,大专约52元。
中老年人:纺织女工:50-75元。
实际上当时拿一百多的工人也不少,各个老厂都有,纱厂上年纪的女工,工资也在一百以上,但都是解放前或解放初私营厂定的工资。
上述书中资料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是脑力劳动不被重视,薪酬部分倒挂,有这么个例子:邻居两口子都是解放初工作的工人,工资70左右,丈夫考上了大学,带薪读书,(40多元/月)可毕业后工资反而比原来少了十来元,从此在家里抬不起头来。
二是56年全面公私合营,走社会主义道路后,城市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城市固然在用剪刀差,但城市劳动者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再到六十年代的海市,
主题语: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年货:糖果、饼干、啤酒、香皂、牙膏、雪花膏等;
新年俗:团拜,斗私批修;
念语录口头禅:同志,春节好!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流行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好榜样》;
六十年代,经历了******时期和“大革命”,经济状况十分不好。
凭票证供应的物资十分匮乏,油盐米面紧俏,糖果、饼干、啤酒、香皂、牙膏、雪花膏是送礼的佳品。
但春节还是欢庆热闹的。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国营的副食店都在店口支块木板在当街卖。
过年的票证上还印着两个喜庆的大红灯笼,二三斤一大块肉,比起平常二两半斤地买舒心畅快多了。
春联大都是歌颂“大足夭进”、“人民公社”和主席的。
“破四旧,立四新”,春节移风易俗有新招,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给老师或朋友。
鞠躬拱手的老礼、“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就是向父母亲拜年,也要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
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过“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花茶看到这些都会觉得很陌生,因为她没有经历过(再次提醒:女主没有之前的任何穿书记忆。),更没有见到过。
花茶看到这些的时候,她感觉到了什么,原来是门口进来一个人。
------题外话------
背景是海市,作者不了解,有些情况是在度娘上找的,请考究者勿喷谢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