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世家豪门,哪怕是纨绔子弟,想要一官半职,伸手跟朝廷要便是!
然而寒门之中,多少品学兼优,天纵其才之士,却只是因为不是豪门子弟,而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他们也有着一腔报复。
也有着为国尽自己一份力的奉献之心。
可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出生地微,从此就与朝廷无缘,与整个家国天下无缘!
只能偏安一隅,当好自己的平头老百姓。
从前,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出头是多么难?!
想要成官成才多么难?!
成功之人,不过凤毛麟角,与其说他们有文采,不如说他们行大运!
究竟要有多么强大的运气,才能被朝廷看见。
看见还不够,还需要真的能进朝中为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因为确立了科举制度,那么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这便是拥有了跨界阶层的通道。
寒门,也有出头之日!
而这个举措,要知道,可是一直延续至今啊!
哪怕是封建王朝都毁灭了,这个相当于高考一样的制度,还依然存在!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推广开来。
可以说,隋文帝,功不可没!
此时,万千古人还不知道后世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眼下,隋朝之后,因为科举,才入朝为官,成臣成相之人,全都无比感谢隋文帝!
顿时,整个弹幕上,全都是清一色的蓝色文豪弹幕!
唐玄宗辅臣张九龄:“感谢隋文帝!”
“千年科考第一榜”,这一年大宋可靠,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次光辉时刻。
这场考试,出了三位宋代最著名的诗人,还有三位宰相,三位文学史上的创始人。
而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此刻苏轼也虔诚拜谢:“感谢隋文帝!”
后期拯救大明的张居正:“感谢隋文帝!”
更有狄仁杰:“感谢隋文帝!”
范仲淹:“感谢隋文帝!”
王安石:“感谢隋文帝!”
方孝孺:“感谢隋文帝!”
宋朝八大家老师级人物欧阳修:“感谢隋文帝!”
柳宗元:“感谢隋文帝!”
文天祥:“感谢隋文帝!”
王维:“感谢隋文帝!”
白居易:“感谢隋文帝!”
大明朱元璋爱臣刘伯温:“感谢隋文帝!”
……
可以说,此后不论参加科考,是中了状元也好,还是只中了进士,几乎所有因为科考制度而走入仕途,从此名声大噪的各路文豪、大臣,千古流芳的文人们,全都在感谢隋文帝!
一时之间,可以说隋文帝从之前的“小透明”,没有人知道其存在的皇帝,一瞬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辉煌帝王!
这让隋文帝杨坚自己都有些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毕竟这转变来得实在是太快了!
而杨广整个人都笑疯了!
“哈哈!父皇!你出名了!!!”
“咱们后世那么多文豪都在感谢您呢!”
“太好了!这下哪怕是我被骂得狗血淋头,也值了!”
“这一次,全天下终于看到我们大隋了!”
朱元璋也是赞许不绝:“隋文帝这项制度的开创,却是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留名!后世子孙,代代受益!”
朱棣:“一统天下,更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完成的大业!隋文帝,吾辈楷模!”
康熙:“只是有些可惜了,这么一个光辉的王朝,二世就亡了!”
“哎!苍天一瞬间将隋二世的王朝也称作是盛世,难道不是在反讽吗?”
本来心情激动的杨坚才刚刚回过神来,但这时有人告诉他,“隋二世而亡?!”
如果说一个人说话不信,但两个人、三个人都这么说,那一定是事实了!
杨坚顿时就愣住了,眸光深邃,“你说什么?!朕的大隋,跟大秦一样,二世而亡?!”
秦始皇眉毛直跳,也是逐渐暴躁起来:“‘二世而亡’,不要在朕面前提这四个字!”
说起来,隋文帝跟秦始皇还真是在某些方面有些想象。
就比如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
比如两个朝代,都曾经一统天下!
并且是紧挨着的两次一统天下。
第三点,两个人还都创立了不少功在千秋的大业!
且一直能延续到后代子子孙孙的丰功伟绩。
因此隋文帝手下的盛世拍第七,也实在是实至名归!
【总评】
【隋朝开皇时期,全国安宁,社会富足,南北民众都得以休息,在华夏中原长期分裂的状况下,出现了繁荣盛世!】
【不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对后世华夏造成深远的影响。】
【开皇之治,二十年间,天下无十,区域之内晏如也!】
【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
……
众皇帝大惊。
用白话说,这就是相当于“从没有见过这么盛况激烈的盛世!”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真是这盘点到前面,就越来越离谱了。
才第七名,就已经夸得这么厉害了。
如果是其他人夸也就罢了,可以当着乐子听一下。
关键这是苍天评价的!
是上天!
是仙神评价的!
自然各个皇帝都是各种羡慕、嫉妒!
乾隆这才回过一些生气,看到这一幕,真是嫉妒得要疯了:“如果朕也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该多好啊!”
道光:“是啊!如果大清也能有这样的评价,哪怕只是一句,也不至于现在被万界嘲讽啊!”
而崇祯也同样羡慕,人家也是从乱世之中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
崇祯同样在恨自己,“为什么朕就这么软弱无能!”
而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盘点告一段落,此时的杨广,已经开始躺平了。
“来吧,什么不察民情,不恤政事,什么横征暴敛,二世而亡,统统朝朕甩过来吧!”
“朕已经做好准备了!”
此时的阳光,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跳脱。
然而更加有些内敛起来。
毕竟他是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怎么可能配得上跟父皇并驾齐驱?
可能上天就是跟他开了个玩笑,之后就是对他一顿指责了。
也在这时,关于第七盛世的第二个盛世,也开始盘点了!
【古往今来十大盛世盘点】
【大业盛世!】
【在位皇帝:隋炀帝杨广!】
【隋朝·大业盛世!】
【入榜原因一:开创华夏历史上,首个万国来朝!】
……
李世民噔一声,差点没从观圣台的龙椅上摔下来!
李世民猛然站起,根本不敢相信地看着这一切:“不对!”
“万国来朝,是我大唐首创!”
“并且还是历史之最!”
“怎么可能是表叔你?!”
李世民更改历史改的,自己都快忘记了原来的历史。
而此时的盘点,正好将他的记忆唤醒。
画面一转。
皇宫紫微城正殿——乾阳殿之中,隋炀帝杨广端坐于龙椅之上。
气态威严,颇有华夏帝王独有的帝王霸气!
而这时,各国使臣,鱼贯而入,皆穿着各异,神态拘谨,卑躬屈膝。
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
然而在华夏帝王面前,只有下跪称臣的份!
行九州大礼!
“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百僚。突厥、吐谷浑、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一并遣使朝贡!】
……
这一幕的出现,这一次,真是把诸位帝王们给震撼到了。
万国来朝,这真是不是什么皇帝都能做到的!
祖龙:“这么多国家,如果都是朕大秦的该多好?!”
“朕的手都痒痒了!”
汉武帝:“别说,如果朕也能接受这么多国的膜拜,那该有多好!”
“但还是全都跟我大汉姓氏,再跪的膜拜比较好!”
赵匡胤:“加一!还是将这些族人全都融入咱们华夏王朝比较好。”
“一个国一个国,都不属于我们华夏中原,当是夜长梦多!”
朱元璋:“这话咱赞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总之咱看过史书,之前没有人做到容纳这么多民族的王朝。”
“就是不知道后世有没有哪个朝代,将这么多民族尽数归于华夏!”
……
就在众帝王向往之时。
杨广本人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等等,这万国来朝,不是……不是最基本的操作吗???”
此弹幕一出。
众帝王:“……”
祖龙:“……”
汉武帝:“……”
赵匡胤:“……”
朱元璋:“……”
康熙:“……”
雍正:“……”
不过还是雍正性子最直,直接就挑明道:“@隋炀帝,不带这么嘲讽人的吧?”
“不就是自己的盛世上榜了吗?这么说话有意思吗?”
“如果哪个朝代都能像你这样万国来朝,那我们大清又怎么可能就这么结束?”
“怎么可能被列强打得头破血流?”
说这话,大清末代皇帝,不,是整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宣统最有发言权。
宣统看到这里,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啊!如果我们大清还能像是这样万国来朝的话,什么狗屁列强,全都要跪倒在咱们华夏的脚下!”
【入榜原因二: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这是三千五百多里的大工程。】
【工程大到什么地步?这条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水系,并且只用了四年就全部完工!】
【而代价也非常之大!】
杨广脸色一黑,“来了,批判终于虽迟但到!”
【代价之大,为这项工程服劳役的就有五百多万人!】
【工程结束后,累死、病死、被打死的壮丁,就有四成、五成!】
【五百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隋文帝在位时期,巅峰人口都不足五千万。】
【也就是说,到了隋炀帝时期,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为这条运河而挖掘。】
【然而,当这条大运河开通之后,历朝历代的华夏人,都在受益!】
【他任何人华夏的南北,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动脉!】
【京城、扬洲、苏洲、杭洲的繁华,都是拜这条河所赐!】
盘点一出,皇帝们无一不是在赞同隋炀帝的举措!
祖龙:“运河的开建,是一个造福后世千秋的大业!”
刘邦:“但也苦了当世的百姓啊!”
汉武帝:“说起来,隋炀帝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四年,实在是太快了!”
李世民很难不赞同:“如果想要把握住这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那也需要结合天下实事,慢慢来,哪怕挖二十年,又有什么错?”
赵匡胤:“挖三十年都不成问题!隋炀帝大方向是对的,只是有些太着急了!”
朱元璋:“就是可惜了当朝的老百姓了!以他们的牺牲,换来后世万代的福泽!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感谢一下隋炀帝时期的老百姓们。”
朱棣:“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们的奉献,绝不会忘记。”
……
众皇帝唏嘘不已,神色复杂。
而杨广与乾隆、赵构之流比,唯一一个有点就是——
他自知!
也就是说,现在的杨广,是知道自己曾经犯得这些错误。
回过头来,如果让他再重新走一遍当初的路。
那么杨广绝对不会再干这样劳民伤财、急功近利的举措。
运河可能还需要开建,但就像是李世民所说:“挖上个二十年,又能有什么?”
“终究是朕太着急了啊!”
而也是正因为他的这个自知,如今才第七有名。
不然早就被苍天打到千古昏君之列了!
【入榜原因三】
【科举制度发展的延续!】
【大业二年,杨广始建进士科,奠定了科举制度!】
【这是华夏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同时,杨广还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使得有识之士,能够真正从草民,摇身一变,走入朝堂!】
……
李世民看到这就越发生气。
“其实科举制度,是在我们大唐正式发扬光大的!”
“你们隋朝的科举,还是必须要五品之上官员的推荐才行,不是真正为寒门弟子而考虑的!”
而这时,李治悄声说道:“那个,父皇,没有鸡,怎么会有蛋呢……”
李世民瞬间眼睛睁大,“你个不孝子!当面掘你老子?!”
李治:“不敢不敢~”
其实李世民和李治说的话都没有错。
隋朝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并且也不是那么放得大开。
而在唐朝,科举制度才正式有了雏形,发扬光大,对于寒门子弟,算是有了向上跨越阶层的途径。
可是,就像李治说的。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起源问题了。
如果没有大唐在隋朝的基础上,发扬光大,那么也许科举制度也不可能在大唐就发展壮大。
也许还会晚上些年。
历史没有如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唐捡了个便宜,这功劳虽然有他一份。
但是众文豪感谢隋朝皇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紧接着,盘点继续。
【入榜原因四】
【怒怼倭国!】
……
顿时,所有皇帝都有些惊了。
祖龙:“嗯?倭国?这是什么朝代?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后世出现的名词,他几乎听都没听说过,毕竟都是在他后世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而让祖龙奇怪的是,这苍天盘点,竟然单独将这一个国家拿出来当背景板,说明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然怎么可能单独拎出来说?
刘邦同样也不清楚:“朕不知,后世子孙出来解释一下。”
汉文帝:“这个国家反正朕不知道,@汉武帝,孙子,出来解释解释。”
汉武帝:“拔剑四顾心茫然。”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别看朕,朕也不知道!”
而这时,刘秀站了出来:
“老祖宗们……我知道。”
“倭国,是朕给那个海岛小国赐的名。”
隋炀帝:“是的,没错。”
祖龙:“海岛小国?莫非是朕命徐福去到的那个原始小岛国?”
“当时他们连火都不会生,靠吃树皮和野味过活。要不是徐福过去教他们农田技术,他们连饭都还吃不饱。”
“没有想到,后面竟然进化成一个国家了?”
说到这,宣统更恨了!
死死攥着拳头。
“他不仅是进化成了一个国家,而且对全世界来说,还罪恶滔天!”
祖龙、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等等一众皇帝瞬间惊住!
祖龙:“罪恶滔天?这话怎么说?”
秦始皇第一个问出来,毕竟他真的难以想象,那么一个原始小岛国,能对于全世界来说,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而就在后世想要回答之时,但又害怕泄露天机,被苍天直接踢出天幕盘点。
所以一时之间,竟没有人敢说。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霓虹干的那些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他们犯下的那些罪恶,怎么可能简单用三言两语的弹幕就能解释得清楚?
而眼下,入榜原因四,怒怼倭国的盘点开始了!
众皇帝正襟危坐,屏息凝神。
倒要看看,这小岛国,想要掀起多么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