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明灯报诗名,整个柳林坊为舞台,千余乐工为伴音,数千妓家为歌者,视整个道城为观场,那一夜大雅至正园的新诗布足可谓是满城皆醉,盛况空前。【】
第二天,整个道城几乎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街头巷尾,酒肆茶铺,甚或就连于东军也在百忙之中把唐成叫去询问过此事的一些细节,观察使大人已是如此,其他人自不必再说。
而此次特殊的新诗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唐成原本只是在士林间流传的名声一夜之间满城皆知,人们议论纷纷的猜测唐成何方人氏,年纪如何,家业如何,婚配与否……这情景就类似于当初在长安“千金摔琴”的陈子昂,原本默默无闻的人突然之间就成了众口热议的名人,这样的变化还真让唐成有些不习惯。
大雅至正园愈的火爆了,连带着柳林坊的人流量一时之间也暴涨了许多,就是在新诗布的当晚,唐成当日与岳群的约定正式开始实行,前些时候筛选出的年轻士子们的诗作,在质量上虽不够在大雅至正园布,但有许多用在柳林坊还是尽自可以的。
前些日子,许多年轻士子投诗大雅至正园未被采用之后遂就绝了此事的念想儿,所以当他们突然之间收到润笔时,一时之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润笔!在大多数年轻士子的印象中这东西好像都是前辈诗人的专利,而他们自己日常写诗有人愿看都不错了,还给钱?
愣过之后,这些人随即便开始打听事情原委,随后更亲自跑到柳林坊,用颤抖的手指找到曲目表上自己的诗作后,面红耳赤者有之。激动难抑者有之。更多的则是点了妓家,当场听她们唱奏一遍自己的诗作,原是想着只听一遍的。结果听了一遍又一遍,怎么听怎么舒服,最终拿到手地那点润笔还远不够付这花销地。
以前自己写的诗请人看别人还不乐意,而今却已在柳林坊公开传唱。且这些被取中的诗还有润笔可拿,钱少不是问题,最让这些年轻士子们激动不已地是这份对自身才华的认同感。对于年轻的他们,这种被认同的心理满足是拿多少钱都换不回来地。
当激动难抑的士子们走出各家青楼时,对于选中并推荐他们的诗作前往柳林坊的大雅至正园已是满怀感激,这一份份糅杂着知音与伯乐之感的感激汇集起来,再加之大雅至正园在新诗传播上表现出的强大力量,就使得原本还有些边缘化的大雅至正园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道城诗坛内影响力巨大的重镇。^话不曾说完,孟浩然的声音越来越低,渐至无闻。
“何园之事我自不会忘”,唐成当然明白孟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