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日一过,便是又是工作日了。
当刘釜在当日清晨赶到郡府的时候,发现来往的官吏多了些窃窃私语。
走进后,方听清楚,原来是在热议昨日市井之事。
“诸君可曾听闻昨日市井之事,竟有广汉郡地的贤良,受府君所推举,入得我等郡府。
据闻此人重孝宽厚,极是有才。却不晓我等如何能一见!”
“嘿,此事我亦有所闻,昨日恰打听出来了。那日姓刘名釜,于近日才于郡府为吏。而我恰有友负责官吏登记之事,名为刘釜者,恰有一人,巧于记室之内,当得主记室使!”
“主记室使!”
正围在郡府边缘,说这话的几名小吏,不少人传出一阵呼声。
这官职,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要低。
想到能名传北面蜀地,又得太守景毅举荐者,于郡府仅得如此职位,皆唏嘘不已。
在知刘釜名声后,果不其然,开始有人打抱不平起来:“主记室使不过斗米小吏,吾于市井知之者多有打听,此间人物在广汉等三郡地扬名已久,一主记使焉能安置!当为一椽也!”
有人思考颇深,反驳道:“葛君此言差异,吾据闻此人年纪尚幼,府君能任之为记室史,且记室多掌文书。不仅能锻炼能力、积累经验,还能多了解郡地内外大小事。
这正是府君看重之的表现,也是真正的为这位刘君好!”
当然,也不乏看不起刘釜者,或说之内心有些“妒忌”者,念叨着“多是那等徒有虚名之人”。
郡府门第处议论纷纷,作为被议论的对象,刘釜脸色有些尴尬。
他那本缓慢的步伐,正想着加速离开,平日守卫在此的亭长陈斤恰好从侧面巡视过来。
作为看守郡府大门的守卒头领,最重要的技能便是认人。
看到刘釜这一刻,再想到从昨天下午就与市井传出的消息,尤其在一些游侠儿的宣扬下,几乎弄得滇池城郭内外人尽皆知的“孝善者刘季安”,可不就是此人!
陈斤忙作揖道:“原是刘记史到了,方才小人正巧看得许记史也往记室去了!”
一见刘釜手里提着的小包裹,陈斤又殷勤的补充道:“此去记室尚有段距离,可需小人帮衬?”
刘釜颔首,笑了笑:“吾谢过陈亭长美意,吾手中东西不重,吾自拿着就可以!陈亭长且无忙他的吧!”
没和陈斤做太多相谈,刘釜即拿着小布包往记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