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章程(1 / 1)

科举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虽然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萌芽,后又经过隋朝发展,但真正大规模的应用,却是在唐朝。

大唐的科举分为两种,即常举和制举。所谓常举,便是“常贡之科”,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科举考试,时间和科目较为固定;制举,是皇帝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定、时间不定,属于特殊选拔考试。

科举考试科目极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六科,即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统称为六科。

秀才科列为常选科目之首,考察国家大政方针,由于考试极难,经常也难以录取一人,以至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少。

进士科考试难度仅次于秀才科,虽然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但报考人数却不断增多。考试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帖经”,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二是“杂文”,主要考察诗、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三是“策问”,通常为时务策五道,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明经科考儒、道经义,大唐的经书分为正经和杂经,其中正经共九部,根据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又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明法科考察律法知识,选拔司法人才,考试内容为唐律七条、令三条,考试分为两部分,一是帖律、令,考察对律令的熟悉程度;二是笔试,考察对律令的使用,通常为具体案件十件。

明字科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考试还是分为两部分,一是考察对《说文》、《字林》两部著作的熟悉程度,二是口试相关内容。

明算科。主要考察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考试内容为《九章律》、《海岛》、《孙子》等。

而李承乾最为看重的,便是秀才科、进士科、明法科三项。因为这三项,都是选拔实物人才的。

好是好,但缺点是,能考上的人,太少了!有时候,一科只有一两人,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也不知道是人真的不行,还是这里有什么茂密,所以今年,他特地来看。

今年的主考是孔颖达、副主考是长孙冲,由他二人带领吏、礼二部的吏员,负责今年的考试。

孔颖达向李承乾介绍,每年开考之前,朝廷都会对学子的资格进行审查,而学子需要提供两个凭证。一是州府开具的解状,以证明自己具备考试资格;二是记载个人的家状,这其中包含学子的姓名、年龄、籍贯、相貌特征等内容,以便朝廷查验身份。

资料递交上去后,吏部或礼部会审核、发榜,公示结果。在公示期间,如果有瑕疵,便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公示结束后,只有仍在榜上的学子,才能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接下来便是考试了,礼部下设贡院,考试、阅卷、放榜全部在贡院进行。

考试期间,学子每天的卯时携带笔墨砚台、清水、食物等入场,然后经过一天的考试,当天酉时收卷,考生离开考场,等待第二天的考试,周而复始直到考试结束。

考试结束后,礼部吏员会将通过考试的学子名单,交给宰相、皇帝进行审核,决定最终的名次。

最后,尚书省会举行“唱第”仪式,听到唱名的考生就算是及第,落榜的就算落第,这算是最后公示,然后朝廷会选一个吉祥日子放榜,还会安排专人将榜单发送全国各地。

考试后,朝廷通常会给及第的学子发放榜帖-泥金帖子,就是用泥金为墨,撰写录取信息。

再往后,就是选拔,由礼部举行关试,只有通过了吏部的考察,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做官的资格,接下来便是等待吏部安排具体官职了。

如果学子急于替朝廷出力,还可以再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两种考试,合格后便可立即授官。这就是整个科举考试的全过程,自武德建国以来,孔颖达参与过好多次了,对这一套了然于胸。

“孔师,批卷的时候,能看到名字吧!”

那是自然,卷首便有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也正是因为这个,行卷才在科举考试中,占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只要上了通榜的,才有可能通过考试。

“那好啊!那就将所有的卷子全部弥封!”

“啊?”

“没听懂?”

李承乾给他解释了一下,便是将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以增加科举的公平性!

弥封的活计,不由吏部、礼部的考官负责,在御前抽掉千牛卫来做。评卷结束前,任何人不得启封,违者斩立决!

“啊!”,孔颖达没想到,太子竟然会这么做。

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注重学子平时的文采和道德等条件,而只重考试成绩不重品行,明显是利大于弊啊!

李承乾微微一笑:“孔师,你厚道人,一心治学。你能保证,所有人都跟你一样,不会徇私作弊么!”

“这个,这个没法保证”,孔颖达当然知道取士的弊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通榜,的确有些私相授受的意思。

李承乾嘿嘿一笑,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所以取才,当效仿曹操,有才不必有德,凡有治国用兵之术,不仁不孝仍以重用,这样大唐才能蒸蒸日上。

而且,谁能保证,那些过了通榜的家伙,不会成为奸臣佞臣,贪官污吏,遗祸家国呢!

三法司每年处理的官吏那么多,就没有科举考上来的?

李承乾向孔颖达出示了,皇帝的手谕,陛下允许他,按照实际情况,调整考试的方式、方法。

老孔见状也是叹了口气,点点头:“好吧,老臣听殿下的。”

这就对了,把名字糊上,李承乾想知道,没有这道手续,到底有多少人能脱颖而出!

哦,“对了,评卷,孤亲自坐镇,与卿等一起为国家抡才!”

最新小说: 乱世朝歌美人谋 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圣人之仁 携诺基亚穿越之旷世奇后 大唐第一福星 从秀才开始的山贼生活 王爷有病请吃药 士兵突击之咸鱼连长的逆袭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抗日之铁锤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