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吹过,偶尔听到晞晞碎碎的声音,可能是兔子,也可能是地鼠,但都是只闻其声。
极宏伟的陵园前,站着两个极渺小的活人。一大一小,一静一动,构成了难以言喻的奇妙意象。
从两人的视线向北望去,一条笔直的神道,一直延伸至香炉山南麓,宽阔坦荡,弥漫着一股庄严的气势。
可惜神道上的青石被人撬走不少,坑坑洼洼的,像是天花病人脸上的麻子。
地面满是断瓦残垣,枯叶灰土,明显有遭受攻击的痕迹,护陵树木所剩无几。
一路走去,草丛中时隐时现的是护陵石雕的残肢,偌大的一个陵园,看似宏大,迫而察之却透着无比的萧索。
“这处陵园当年是陶澍的亲家,也是他的门生左宗棠花了一年时间,主持修建的,可惜在特殊时期遭受冲击,大量文物被损坏得厉害,陶澍的雕像都被砸烂了。”
“从这儿往北,原来是排列整齐的石人石兽,分别是石人二对,文官武将各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还有石马各一对……”
“右边这栋白墙青瓦的建筑是享堂,享堂前面原来是御碑亭。”
“陶澍墓两侧是他的五位夫人墓,分别是黄夫人、贺夫人、张夫人、卢夫人,还有给他生下独子的张夫人……”
常闲操着一口不算正宗的京片子,那声音嘎嘣立脆儿边走边给李东飞讲解陵区布局,虽然业务,倒也还算面面俱到。
“好家伙,您这是报菜名呢。“
李东飞啧啧赞叹道。
“不对啊,你不是十来岁就搬到建宁了么?怎么对这儿这儿这么熟悉呢?
常闲肚子一腆,傲然笑道:“我姥姥娘家姓陶,她老人家算是陶公的后裔,第八代了。”
“嚇,原来你们家老太君也是名门之后啊?”
李东飞戏谑道。
陶公的直系后代都在徽省和南京,八代一百五十年一过,祖地这个后也就留了个姓。
“李哥,您千万别说我姥姥是我们家老太君,这挺好一词儿吧,听起来倍儿别扭,姥姥!”
后面这个姥姥拉长声调,尾音往上一抬。
姥姥这个词儿在京城话里的含义那是相当丰富。
常闲和李东飞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太君”这个词儿,本来是用来称呼封建官员的母亲的,如杨家将的佘太君,呼延赞的妻子马太君,红楼梦中的史老太君等等等等。
日本话里根本就没这个词,也不知道哪个混蛋翻译创造了这么一个狗屁不通的叫法,喊的人感觉是对鬼子的尊称,实际上鬼子听起来都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咦,李哥,看这边!”
一尊两米多的石像矗立在常闲的眼前,雕像面目肃穆,双目坚定,直视远方,顶盔贯甲,虽然隔着甲胄,依然可以感受到下面贲张的肌肉和奔腾的血液。
纵然石像现在落魄的栖身草丛之中,但一眼看去,拄剑而立的雕像犹存一种试剑天下,一扫蛮夷的气概。
常闲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李东飞也道:“确实是好作品,应该是大匠所为!”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人突然问道:“好在哪里?”
两人一起转头,居然看见草丛外蹲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穿得邋里邋遢,衣服上到处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污迹,连脸上也染上了不少。
他手里夹着一支烟,正在吞云吐雾。
看来是他们到之前,他正研究面前的雕像,一脸若有所思。
听见两人的感叹,这才转过头来问。
看两人转头,他又追问道:“这石雕好在哪里?”
李东飞打量了他一下,对他笑笑点头,却一拉常闲,轻声道:“别理他,快走。”
身处异地,这人看上去又有点异常,自然是安全第一。
他却没留神,这人说的也是普通话,似乎也是异地人。
李东飞这一拉,没有拉动。
常闲注视着那个中年人,两人对视了片刻。
“好在哪里?”
常闲眉毛轻轻一扬,微笑着道:“套用《三国志》说诸葛亮的话,这石像但求大略,不求甚解,但的确是好。”
中年人扬了扬眉,又问了一遍:“好在哪里?”
常闲斩钉截铁地道:“好在石像胸中藏着一股意气!”
李东飞都有点听呆了。
好?
好在胸中意气?
这是打的什么机锋?
中年人紧紧地盯着常闲,突然扔下手里的烟,一脚踩灭。
他大步上前,李东飞看他气势汹汹,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想要拦一下。
中年人走到常闲前面两步就停下了,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沉声道:“跟我来!”
说着,头也不回地往转走。
这人看上去还正常,李东飞放下戒备,呵呵笑道:“走,上去看看。”
这中年人没走多远。
越过陶澍墓,陵园的背面的空旷处,搭了一个帐篷,旁边堆着一些石料。
中年人走过去,拣起一块,转身递到常闲面前问道:“这个跟护陵的翁仲比,你觉得哪个好?”
那石块没有陵墓前武将的块头,只有小臂长短,李东飞凑在后面看过去,现也是一个人像。
这石像雕刻的同样是武将,它虽然只有一尺来长,还是个半成品,上面那一截已经成型,下半部分还是石块的形态。
但是即使只是半成品,也是栩栩如生,光是这样看着,就觉得有一员大将气势磅礴,席卷而来。
李东飞可是识货的人,不由得一声惊叹:“好精湛的手艺!”
他转头看了一圈,发现树根下、草丛中到处都是这样的石像。
全部都是武将,几乎全部都是半成品。
李东飞粗估了一下,这样的半成品大概有一百多个,花的功夫实在不少。
显然,这人在雕出这个成品之前,已经尝试过无数次。
这种精神,一下子就让李东飞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刚才还觉得这人正常,现在看来还是不正常。
这是个痴人。
常闲看着中年人手中的半成品雕像,片刻后抬头,指了指外面道:“陵园的好。”
中年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又翻出一个:“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