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启元年无疑是热闹的。
或许,这一年,对许多官场权贵来说并不轻松——
虽然朝政上几乎没什么大事情,但皇家银行初开四家之后,随即又眨眼间开到了八家,几乎抢去了原来钱庄一半以上的生意,让这些钱庄背后的东家们实在肉痛难耐,龇牙咧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些人也一窝蜂地纠结了一群人上书说,皇上这么做是与民争利,有失明君之范儿,但承启帝不过冷哼一声,反问道,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纳税,哦,似乎有许多人居然都敢不纳税,凭什么他这个皇上反而没有了做生意的权利?难道他就不需要吃穿用度?难道一切皇室内务开销,都可以找户部拨款?
内务开销不知道有多少,而户部的开支却紧巴巴的,前朝只有皇上穷的缩减饭前甚至都没有给爱妃脂粉钱的,什么时候户部都不会成为皇上的私人钱袋子。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而且承启帝说的那么有道理:人家皇家银行正经做生意正经纳税,凭什么不让人开?说是与民争利,到底是谁损失了利益,大家心知肚明……
承启帝只回应了这一遍。
也有那死皮赖脸不知羞耻的,充耳不闻别的,只一再说这当皇上的经商,实乃是“不务正业”。承启帝于是理也不理,转过头就收拾起了这些人——
为官多年,谁人身上没个小辫子抓一抓?
就算你本人立身正直,你的门生故吏呢?你的姻亲朋党呢?又有几人经得起皇上要找茬的?于是,处置了一批人之后,这些说话者也都哑口无言不能做声了。
到了七月里,各家钱庄的生存经营越发地艰难起来。此时郭大学士府的郭大夫人出面牵头,联合了几家规模不错的钱庄,也宣布合并成立了联合银行,推出了民间借贷业务,最最主要的,就是不仅不收存款者的保管费,而且签订文书约定了支付一定的利息。
这让京城几乎是一片哗然。
从来没听说钱庄存钱不仅不要保存费,而且还给支付一点儿利息的。要知道,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哪怕多一个大子儿也好的。
而那权贵人家心中也是嘀咕忐忑——这借贷借贷,同之前偷偷放的印子钱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利息计算没那么严苛?当然,如果能规规矩矩光明正大地放钱,就算少得一点,也是乐意的啊……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准?
大家一方面对这种新业务态度迟疑,一方面又等着皇上对这件事的反应。毕竟联合银行也打出了“银行”字样,怎么瞧也有点儿与皇家银行打擂的意思。
让人意外的是,皇上并未如何,只是户部新成立的银监司找上了门,告诫了不少经营规范,比如借贷的规范尺度,又表明要备份其账册以便将来监察……但不管怎么严格怎么要求,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准了的。
居然这就准了。
几乎是谁也没想到。
不过联合银行是成立了,但却无法像皇家银行那样,一口气成立好几个分行,新业务开展也并不太顺利——“贷”倒是有些生意,但“存”却是问的人多,真办的人少。因为谁也不放心,自己辛苦赚的银子放到别人那里,而这联合银行,到底靠不靠谱?
但无论如何,联合银行还是落地,并坚持下来了。
这是一事。
承启元年第二件大事,则是从京城到通州那宽敞平整不怕阴雨天的水泥新路。七月底,京通新路宣布全线完工,全长九十八里,可供四辆大车并排相对而行,其他歇脚方便之处且不必提,只无论晴雨,大货车的从京城到通州口所需要的时间,硬是省去了一半之多!而且牲畜依旧有余力,并不过分劳累!
行商们对此无不欣喜万分,以极快的速度,将这么一条新路的种种好处宣扬了整个大梁去。
而京通新路将近完工之时,对于接下来到底要兴建哪一条路也在朝廷坊间引起了激烈的争执。民间各处行商们知道材料出产有限,当然都想先修自己平日里常走的道儿,哪怕出银子赞助也可以。他们背后当然也有朝廷上的官员给使劲儿。即便没有,地方上的官员也无不上书,希望新路能先落户他们那里,因为好处实在显而易见。
用百花郡主的话说,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各方面争执不下,后来还是代替安平郡王府的杜家楼杜老爷像朝廷上了各折子,于是定下了一个日子,邀请工部的几位官员出面,先是给定了京城附近的各条道路,具体往哪个方向哪一条,则又请了商人们投票表态,又考虑了一番各条道上的捐银数,才定下了一二三的顺序来。
这一番争执,才算是尘埃落定。
到了承启元年年底,修路工人们终于有了假的时候,出京城东西南北四条到具京城最近的交通城的路已经全部竣工。而京城附近的人们渐渐对新路不再感到稀奇激动,再定来年计划的时候,场面也就冷清的多了。
——出修路银子的主力,总算是归到了朝廷户部,不再有那么多的富商大方出钱。也不是没有,只是众人也明白了找修路不是一日之功,出钱的时候就谨慎了许多。
这两处再如何热闹,也不如承启元年九月里的恩科牵动着整个大梁的人心。毕竟是多出来的几百个进士名额,多出来的这几百个机会,多少人会觉得大有希望!几乎能赶到京城的人都来了!
而事实证明,他们许多人都没有白赶这一路——
承启元年的恩科,承启帝一口气点了四百名进士又四百名同进士!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坊间有夸张的说法,说是这一次将前后好几年的人才都提前收了!
人们本来还在嘀咕,这么多的进士同进士,这大梁官场真的有地儿有空位安置么?若是不能授官,那这次的进士同进士的含金量是不是要缩水?这么一来,似乎连放榜时候的喜庆都没有那么浓烈了似的。
但很快,事情的进展让所有人大跌眼睛——
承启帝一口气黜免了几个省州地方上的大大小小近百名官员胥吏,而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配和新人安插,那些新科进士瞬间就没了一半出去了。
而剩下的几百名……
官员们看到那些长长的名单,再看那吏部那几位侍郎被皇上召见整一天后出来脸都是黑绿黑绿的,再一想剩下还有一半好几百名的新科进士同进士们……心瞬间就凉了。
——就算现在动的几乎都是地方的人,但朝堂地方一向都是一脉之水,在朝的大人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而中了恩科这些新人得到消息无不激动地高呼“皇上圣明”,京城当即掀起了喜庆的热潮,几乎大小酒楼都是意气风发摆宴送别的新人们。暂时没有被授官的也不着急:看承启帝这架势,他们难道还会等的太久么?
罢黜的官员都罗列了罪名,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对着名单详细,谁也无法子说出什么话来。
紧跟着,承启帝宣布提高各级官员的俸禄这样本该被热议的消息,似乎就显得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了。
官位都不一定能保住呢,多那点儿俸禄能有什么好高兴的?
从十月到十二月,果然又有地方官吏的频繁变动,新的进士们被先后下放了出去……而这一次的地方官场的变动,后来被人提起时,就被称为“承元动荡”。
以上便是影响深而广的三件大事。
京城万万人生活,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事情,算做是小事了。处在花袭人关注范围的,并不算多,也不算少,还是有一些的。
首先,她的肚子大起来,那个老御医张院判早已经给了确定的消息,说是双胎,脉相很好,让花袭人和宋景轩这些人有所准备。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御医捋着胡须,总是不自然地打量着花袭人的身板,似乎还是很不放心的。
宋景轩也很不放心。
不止是他,车氏是有欢喜又是焦虑,看样子都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从不信佛的她居然要在院子里设个小佛堂。
就连世子爷宋名祈也与他小儿子鹦鹉小蓝连着几天都没有出门会友,而是在府上两个院子之间不断底溜达着。花袭人不少次都听到宋名祈教训鹦鹉小蓝说:
“不许你飞到你嫂嫂的院里去!”
“那老御医说了,禽类和猫啊狗啊这些的,都与小孩子相冲,让你嫂嫂周围不许出现这些东西的影子!”
“若是你敢不听话地飞去,我就扒光你的毛,让你做只秃子鸟,再也飞不起来!”
宋名祈的话显然是及其严肃的。
而鹦鹉小蓝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夹紧了翅膀连声应是,很是乖巧。虽然它偶尔还是会站在和轩院外的树梢头上,朝着院里瞧来瞧去。
花袭人心中很温暖,就将这些事都对宋景轩说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