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对手,只是暂时没有纳入大唐的统治罢了。
征讨高句丽的大军并没有马上回转,而是留在了当地暂时维持治安。
七十万驻外军团的人马,扛着火绳枪,乘坐着飞艇,第一时间前去了高句丽的汉江沿线。
汉江两旁的大片肥沃土地,养活了高句丽这个庞然大物整整千年。
这里虽然冬季气温低,但是从未闹过诸如海风、洪水、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
而且汉江西北东南的走向,外加没有山体阻挡气流,冷暖空气交换通畅,压根没有旱涝的危害。
可以说年年风调雨顺,绝对是个宝地。
配置了足够耕牛的七十万驻外军团的人马,很快领取到了自己的土著奴仆。
然后他们带着奴仆,共用耕牛,开始整理沿江的农田水利,重修平壤城。
此时正值春末,正好来得及播种红薯。
而且被战火烧过了的旧田,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
经过翻地发酵之后,种下去的红薯几乎不足三天就长出了绿油油的苗子。
微风吹拂过两岸绿油油的田地,带来了一阵阵汉家百姓的欢声笑语。
而那些土著奴仆,却也非常温顺。
因为他们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耕地要上缴七成作为汉人老爷的地租,但是红薯那强大的产量,已经足够让他们喂饱全家。
第一批收成之前,他们的主人,也就是那些驻外军团的军士,也可以给他们拨付粮草让他们活到四个月后红薯收获。
何况汉江口很快也建造起了一座渔业造船厂。
大量的渔船和拖网投入生产,吃上肉不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些高句丽当地土著,做了亡国奴之后,生活反而比之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