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龙襄 > 第二百三十章 好消息接踵而来

第二百三十章 好消息接踵而来(1 / 1)

白波谷不好控制,说是山谷,其实是吕梁山余脉,山陵耸立,谷地交错,背山面河,地形复杂。活跃在此处的盗匪更是什么人都有。

来谷口投降的五部势力,郭太是黄巾,杨奉是河东大族的代言人,其余三部也各有各的销赃路数,与当地人关联不浅,都不是单纯的人物。

他们只是白波贼的一部分,山里还有数量的小股盗匪,逃兵、罪犯、山民、逃户,还有忙时务农,闲时劫掠的农人。上下游的水匪,盐池的私盐贩子,他们也会在风声紧张的时候入山躲避,成分复杂得说不清。

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一锅大杂烩。

除非大军平推,伐山破寨,否则白波谷这个贼窝子谁也掌控不住。

想在此地暗伏兵马,这五路盗匪就不能大动,每人给了个别部司马的官职以作安抚,每部征调一千人随军,命杨奉入军中统管这支部队,他是地方大族的代言人,关于造反的事情就不能让他知道了,至少现在不能。

当天下午就带队回营,第二天刘襄以黑山军首领的身份与郭太结盟,支持他建立白波黄巾,继承大贤良师的遗志,与朝廷斗争到底,鼓励他吞并其余各部,特别是大军开拔之后,失去首领的杨奉所部。

之后又私下与韩暹、李乐、胡才分别见面,跟他们表达了想占据汾水这条财路的意愿,隐晦的透漏了想要黑白通吃的路数,以及支持他们成为此地都尉的想法,暗戳戳的表示:人太多了,容易泄露机密,一人坐镇于此是最好的选择。

刘襄就是要挑起他们的内斗,他们原本就是经常火并的盗匪,调走杨奉,内部已经失衡,再点把火,以官爵、财富、理念为引,不怕他们不上钩。他们只有斗起来才会需要刘襄这个靠山,这里的兵马才能受他控制。

若非心系北伐,没有时间慢慢谋划,又不想让朝廷知道自己与贼寇的关系,他倒是可以玩一出偷梁换柱,调出白波贼,用黑山军替换。

时间真的不允许。

二月十二,接受白波贼投降的第三天,北伐鲜卑王廷的诏令下达。他上表要求并州刺史征集驮马,以及征调休屠部三千胡骑的奏章也被批复,朝廷直接向并州刺史张懿和休屠部下了诏令,物资、兵马在晋阳集结,由镇北将军刘襄统管北伐诸事。

没什么可犹豫的,以五千白波贼充任民夫,由杨奉统领,辅左刘表管理辎重补给,大军当天起行,沿汾水北上晋阳。

刘襄率七千余正卒在前,七天时间走完五百余里路程,后续的八千民夫会随着船队慢慢赶路。

时隔一年,刘襄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晋阳,在这里与幽州的通信方便了很多,他发出了不少命令,也接到了很多呈文。

幽州这一年挺平稳的,崔奕和阎柔一东一西稳住了地盘,在几万大军和几十万民兵的视线之内,没人敢于反抗。

境内粮食丰收,道路稳步修建,工坊持续扩大,一百四十万冀州移民和辽东的大片土地,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

还有两个极好的消息传来,水锤试做成功,在土垠南部两河交汇的河道,起水坝加快流速增大水力,沿岸十里建立四十处水轮,每个水轮可带动重锤十二柄,工匠轮流运作,一日夜可冷锻甲片九千六百枚,加增了巧手匠人和髹漆匠人的数量,每月可产冷锻甲一百五十余套。

可惜幽州地处北方,只有六个月的丰水期可以达到全部产能,将近四个月的枯水季,只有六成产量,两个多月的封冻期就只能人力锻打,一个月也没几套出产。

去年只有六百套库存,将作监的工官预计,今年可产冷锻甲一千两百套。

刘襄回文,命令开河之后,骑兵甲胃和马铠一同制作。

另一个好消息是探矿队集体踩狗屎了,军都山发现金矿、铜矿,相临的西山发现煤矿矿脉,渔阳东北的燕山之中发现银、铅伴生矿。真不容易啊,军都山探矿一年半,渔阳更是探查了两年多,终于有回音了。

派人开采什么的,不用他说,将作监早已办好,厂区矿洞都已经建立完毕,就是矿工有点不够用,影响了开采速度。

刘襄回文,让他们耐心等待,军队会给他们带来充足的人力,并下令将作监建立铸币工坊,开始铸造平安通宝,钱重半两,以铜六铅三锡一的比例,让铸币匠人探索美观且耐磨的配方,所铸钱币封藏府库备用。

铸币是一定要提前开始的,现在是中平四年,公元177年,灵帝还有两年就要挂了,董卓上洛之后,最晚会在190年大肆铸造劣质钱币,疯狂收割各地的财富,这一波直接把大汉的钱币体系打到崩溃。

刘襄会在灵帝死后,劣币涌现之前,在幽州推广新币,稳定自己地盘上的货币体系,至于用劣币收割其他地方的办法,他不能第一个挑头,太招人恨了,不但会被围攻,满天下的百姓都得恨他,得不偿失。

金融战争不是这么玩的。

董卓就玩脱了,废立皇帝什么的,百姓才不关心呢,可他又是铸劣币又纵兵搜牢,弄得满天下的人都想他死,结果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死胖子缺少金融观念,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这个馊主意,应该不是他的长史刘艾,也不可能是贾诩,至于是不是李儒,刘襄不知道。

李儒这人其实没有什么才干,也不是董胖子的谋主,他是少帝刘辨的郎中令,190年才投入了董卓的阵营,奉其之命毒死了已经被废为弘农王的刘辨和何太后,除了这个功劳之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事迹,更没有出过什么高明的计策。

董卓前期的谋主一直是长史刘艾,上洛的一系列谋划,都出自此人之手,直到董卓毒杀少帝,秽乱宫廷,作为宗室的刘艾才转换阵营,站到了汉臣的队伍里去,后来经历李郭之乱,曹操挟天子,他一直混迹其中,不显山不露水活得游刃有余,最后还得了个善终。

这可不简单,遍观西凉一系,能与他比的,只有一个贾诩。

刘襄在冀州没抓住他,在凉州也没见着面,刘艾始终在安定驻兵,守着董卓大军的后路,挺可惜的。

最新小说: 冷面君王之独宠弃妇 神医狂妃:王爷闪远点 轻狂嫡女:嚣张第一妃 宁为王妃不为后 倾国厨娘 包子他娘亲 极欲修仙 深宅旺妻 一品红娘 重生医路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