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手下士兵抛掷兵器以试验磁洞有无粘附现象,知磁洞的奥密已被黄义明窥破,是以匆忙后逃,但这却方便了给黄义明带路的导游了,他们只要跟随蛇王逃兵的足迹行走,就不会迷路,而能顺利地走出地洞,来到桃源。
黄义民率军继续前行,行十余里出磁石洞后,又相继遇到了几个洞势奇特、布满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观的大厅。
在第一个大厅中,出奇地是立有一根高达十余丈的石笋,直插洞梁,情似孙行者顶天立地的金箍棒。在第二大厅中,有一对钟乳岩甚像狮、虎对峙,在狮、虎的身后,有一道高达数十丈的钟乳岩石瀑。在第三大厅中,有一石峰甚像一白发老人在垂钓。在第四大厅中,有一高达数丈的石屏,上面镌刻着前代入洞文人的题刻,字迹有“仙境”、“壶中天”、“蓬莱岛”、“桃花源”、“武陵村”等等不一而足。
概而言之,黄义明带兵所进入的地洞,用今人的话来说,叫作喀斯特地貌,系因古代造地运动所产生的奇特地理现象。在洞内行走,会遇到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天坑、分布于天坑周边的地下森林,以及暗泉、暗河、地下湖、飞瀑等种种自然奇观。而这一类“地洞”,自然也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因为在洞中,先人的用火遗烬、古动物化石、印纹陶片、古铜境、隋唐人的木炭题字、五代北宋古钱等随处可见,偶然尚可看到古代文人的游洞题记。如洞壁一端有字:“桃源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多鼓琴笙;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游集之所也。”
由于地洞足够大,上述喀斯特地貌奇观,黄义明带兵在洞中行进一天,几乎都遇到了。约时至黄昏,黄义明终于带兵走出了地洞出口。但见前方是一块开润的平地,布满了桃树与农田,农田与桃林之间的空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茅草搭盖的农舍。洞旁左侧有碑,上书:“武陵有芳园,四季桃花斓。日夜长流桃花水,隐者耕种桃花田。”碑下署名是:晋徐高士。
黄义明心道:此必是人们传说中的桃花源了。遂前往扣开附近一农舍的门,向由舍中走出的老人询问此为何地?老人回答:此地即世人传说中的“桃花源”了。随后带黄文明到地洞出口右则一石碑处停下,指着碑文对于黄义明说道:此碑文所记,即我等先祖来比的情形了。黄义明抬头一看,碑文竟然是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全文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