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强汉从传道开始 > 第三十九章 旧时代的落幕

第三十九章 旧时代的落幕(1 / 1)

今日分享:“记得每次在玩与增长自我之前思考一番,是要学?还是要玩?请每次都思考,无关对错。”

公元前155年四月二十二日,薄太皇太后与世长辞。岁月不会为谁停留,这位借着“闺蜜”仅与汉高祖有过一夜云雨便有幸生下汉文帝刘恒的的女人生命也走到了终结。刘邦他们老一辈的时代也正式完结。

几日后,为悼太皇太后,景帝大赦天下。五月改税租减半,七月改刑法,刑法减轻。

时朝野上下,乡间野外无不称颂汗景帝刘启功德。

与此同时王允的规划也在行动中。

五月,春耕结束以后槐里大量的白盐开始走向大汉各地,随着皇宫典籍的摘录完结,他的纸张也随着白盐走向人们眼中。

并且他也如愿以偿的吃上了自己一直想吃的菜油了,自己当初种的十八顷油菜很给力,足足给他生产了几百石的油菜籽。

王允的酒楼也开始营业,桌椅、铁制炊具等陆陆续续的开始面向市场。当然这里的市场也只是槐里周围的郡县以及长安周围,毕竟长安的富饶是值得他们下苦功夫的。

酒楼因为炒菜技术以及味精的加入使得食物十分美味。虽然里面的菜肴价钱昂贵,但酒楼还是生意火爆,每日的食客络绎不绝。最终还因为实在是客户量太大,因为长期排不上队很多人都要求多开几家。最后出于客户需求,光是酒楼在长安又多开了三家。

不过桌椅这些并不是那么好卖,倒是铁锅以及菜刀等等只要投入市场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没办法,大家都习惯了跪坐没人对王允的桌椅怎么买账。对此王允也不着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人们发现了桌椅的方便之处终究会卖出去的。

并且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了,自从给窦太后、刘启以及王娡三人各送了一套桌椅以后。刘启体验了这东西确实不错自己写字办公都变得方便了很多,便向王允买了几百套送给了有资格参与朝议的大臣。而景二他们的制作速度也勉强只供得上这些,对于店铺的生意惨淡他并不在意。

当然了,刘启送给大臣们的只有办公桌。而他自己则有用膳的八仙桌以及靠椅等等,窦太后他们则相较他多了个梳妆桌。

高炉炼铁现阶段还算不错,每炉可以产个四五吨的样子。虽然远不及后世一炉就是几千吨,但是已经让赵忠等人大吃一惊了。不过王允对此并不满意,按照他的估算二十多米高的炉一次应该也能产十多吨吧。

仔细思考了一下原因,想来应该是矿石的问题。想着想着他的脑子里面不自觉的想到了司马相如。

如果要问为什么的话,四川的冶铁大王好像就是司马相如的未来岳父吧。那首流芳百世的《凤求凰》可是司马相如勾搭人家卓文君的产物呢。

蜀郡临邛(qiong,二声)(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自古以来就是冶铁之乡。王允记得自己好像看过这样一则纪录片,片中的人为此还搞了个复古的古法冶铁作为第三产业。

敲定了一下,等到自己在积累些钱财便动身去临邛。在此之前可以先叫自己的那些“学生”先在临邛发展一下。

也是五月,当举国上下都在感叹曲辕犁的功效神奇之时,一场灾难从泥土中悄然而至。山东地区闹蝗灾,民不聊生。

这消息也传到了王允耳中,不过对此他也没有办法。自己对山东鞭长莫及,自己也是人微言轻摇了摇头他便将这事放在了脑后。倒不是他铁石心肠,只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安地区也出现了小股蝗灾,虽然也有些许损失但也在国家的承受范围内。

而蝗灾出现的时候槐里的民众却是人人都感到害怕,毕竟王允说过。如果收成如果比去年好他就收的少,如果收成不好他就抽成比去年多。

原本在肥料和翻耕技术的种植下粮食的产物比往年好的多,不过蝗灾却把他们搞得人心惶惶。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允的“化肥厂”却推出了一种名叫“波尔多液”的蓝色液体,说将这东西洒在粮食上蝗虫便不会祸害庄稼了。

它是由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按照1:1:100的量配制而成的天蓝色液体。随着王允的课程传授,五到十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化学物品了,不过王允并没有告诉他们其中的化学原理。

听不懂?没关系,我不需要你们懂,我只需要你们会用就行。

当然,理论知识上亏欠了他们王允则在实践上“弥补”了他们。为了这帮“学生”,王允还专门为他建了一个化学厂,当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波尔多液正是这个化学厂的产物。

倒不是王允有多好心,只是这些制造工艺他们必须亲手去实践否则的话把他们放养的时候怕出大问题。

同样的,这些学生也终日在其他的几个厂转悠,熟悉每个厂的生产流程等等。

转眼之间已经到九月了,这是每一年的年尾,(汉代十月为月首,)也是丰收的一月。

槐里县每家每户都流露着丰收的喜庆。本来王允的食户都快绝望了,但是这波尔多液的效果却是出奇的好,粮食基本没怎么受到伤害。

至于那些不属于王允的食户则是沾了王允的光,因为波尔多液的效果很好。王允也本着能帮就尽量帮一些的原则,然后就又制作了很多波尔多液分发给一些比较近的民众。

好在这个时代的病虫耐药性不是那么优秀,波尔多液最终不负众望给他们留下了宝贵的食物。并且今年粮食的产量是往年的整整三倍!王允也没有骗众人,最终他也只是和陛下一样对他们三十税一。

这是众人意料之外又感觉情理之中的事,王家的富硕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了解的。现在的王家盐纸的生意遍布全国,而且价格都不便宜。再加上味精、桌椅、铁质炊具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还有就是酒楼已经开到他国去了。现在的王家已经不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了,若说日进十斗金他们都相信,甚至更多!

不过众人只知道王家进钱,却不知道出钱。在王允推出这些产业以及盐纸的远销的当月王允就赚了亿钱,不过随即这些钱立刻就被他投到了临邛、平阳以及淮南(安徽)。临邛的铁,淮南和平阳的煤他都是以后要大力开发的,所以他在这些地方投入了大代价。这其中投入最大的莫过于淮南,因为那里有王允的造反岳父啊!所以王允大力的投资都放在了淮南,同时也是为了打探淮南的消息。

每隔四十天学校就会从乡里找十五到二十岁的人去学校里学习,当然一切都是自愿原则。一开始很多人都是不愿意去的,因为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都有家室了还去上学丢人。可是当王允的第一批“高年纪”学生毕业以后王允立刻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就是为王家打理店铺,或者叫掌柜更合适。基本只要从王允学校毕业的这些“高年纪”学生,差不多每个月最少都是两百文,是他们卖力气的四五倍,而且做得好还有提成。年终的时候若是你的店铺赚的钱最多还有奖金,虽然还没有到年终,但是大家相信王允说有就绝对有!

自从第一批“高年纪”学生毕业以后众人看见他们那可是看在眼里酸在心里,不过又想到当初是自己不愿意去的也无话可说。

但是随着第一批的毕业很快学校就开始招收第二批了,这让众人很是兴奋,一时间大家都蜂拥而至,甚至并非王允食户也来到这里求学。王允有教无类,对此也没有在意。不过这次却是有了考核,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虽然大家很不满意,但是还是好好的坐下来了。识字的直接通过,不识字的就需要王允自己交谈了,一天天的问的王允口发干。

自从吃了这个亏王允第二次就没有给全部的人都安排出去了。一些人优秀的人他留下来当了老师,工资和那些掌柜差不多。

七个月来高年纪的学生毕业了五批,对于这快的老师也有了十几位。对此王允大手一划,“大汉商学院”就交给了这十人,自己则是挂名校长。他们也从小学里面分了出去,有了一个自己的教学地,同时也开始扩招生源了。虽然扩招了,但是王允也说过以后会不会为他们安排工作还要看自己的表现。

而那些已经毕业的人很大部分则带着王家的盐和纸行走在各国之间为王家不停的捞着钱。

看着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打算按部就班的发展的时候王允也舒心的笑了起来。正当他准备去临邛看看的时候,一则消息让他惊出冷汗。

“陛下亲自为梁王驾车!”

本来这是没什么的,刘启和梁王刘武亲近天下都知道。但是王允却是知道天下都不知道的,看过汉武大帝的他知道接下来的剧情。

不久后,刘启削藩了!

想到这里王允悻悻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去临邛嘛,放一放也不是不行。槐里才走上正轨,我还是观察观察的好。我王某人绝不是怕兵荒马乱的自己出意外。对!一切为了槐里!”

当学校下班后,旺财也很准时的来到办公室接王允回家。

因为商学院的分离,现在王允下午的课已经很少了,这也是他可以有时间在这里思考整整一章的原因。(我绝对不是水字,只是交代交代接下来的剧情,hhh。)

回到家王允就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今日李氏居然没在门口接自己?自从王允的在学校开始上课以来李氏每天都会准时在门口接自己,那怕狂风骤雨或者烈日炎炎都不曾缺席。不过今日风平浪静李氏反而不在了,这让王允感到奇怪同时有点失落。在习惯了一个人对自己很好,突然那个人不在了还是会感到心中少了点什么。

没多想,王允跨门而入走到大厅。

“也没在?”王允低喃,按照李氏的脾性不应该啊。

随便拉了一位下人问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老爹回来了,两人现在在后院聊天呢。

王允一听顿时感觉自己失去了宠爱,“啊,心好痛。”

随后带着点愠怒的对旺财说到。“走,旺财,去后院!”

“诺。”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是传奇 皇叔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天空中一朵云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