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强汉从传道开始 > 第五十一章 四年

第五十一章 四年(1 / 1)

今日分享:“我们可以浪费时间,但是我们不可以浪费生活。我们可以把时间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但是我们不可以困在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里。”

——《生命中最简单又困难的事》

“允儿来了?”

王允和刘启刚步入建章宫就听见窦太后中气十足的声音。薄太皇太后逝世后本来窦太后应该搬去重华殿的,只是她觉得在建章宫住习惯了便不允,刘启本就是孝子,自然不会忤逆她的意思。

“来了,一年多未见祖母依旧那么年轻呢。”

“哈哈哈,你这小滑头。”窦太后笑骂道。

“昨日听皇上说你给我准备了礼物,也不知是什么礼物啊?皇上可是知晓?”窦太后眯着眼问到两人。

“这个儿臣却是不知,这小子一直都瞒着儿臣。”刘启无奈的说到。

“嘿嘿,祖母请看。这就是我给你准备的礼物。”

说着王允就把自己放在怀中的小盒子递到窦太后手中。窦太后依稀可以看见王允递上来的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但却不明白这东西有什么用。

“此物是啥?”

“祖母,这是眼镜盒,里面装着的是眼睛。祖母还请勿动,让孙儿给你带上。”

说着王允便打开盒子,从中拿出一副有着两个玻璃镜片,框架却是木质的眼镜缓缓给窦太后带上。

窦太后其实一开始还以为是装饰品,不过随着眼镜完整的罩在自己眼上世界变得清晰可见她震惊了。

“这是何物?”窦太后颤声问到。

“祖母,这东西叫眼镜。这是运用望远镜原理制作的,其中我也不知若何,只是觉得应该对祖母有用便造了出来。至于望远镜待会儿你可以让姑父给你看看。”

王允还记得一次同窦太后在院中望雪时窦太后感慨长安城的恢宏,但是近前的东西她看着却是一片模糊。

王允便猜测窦太后只是犯了老花眼,就是看远处的东西问题不是太大,但是看近处的东西却是十分模糊。

为此当槐里造出玻璃以后他便和自己所教导的那堆“中学生”一直在研究老花镜。王允心中也只知道老花镜是凹透镜,也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为了造出老花镜他可是整整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因为不清楚窦太后眼睛的度数他还制作了多副眼镜,大概猜测一番他便带了三副眼镜就来了。不过看样子另外两幅好像是用不着了。

“祖母现在有什么感觉?”王允轻声问到。

“好,前所未有的好,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里装的是什么?”说着他溺爱的揉了揉王允的小脑袋。

刘启如果不是瞎子自然就明白了窦太后此时的状态,“娘亲眼睛看得见了?”

“嗯,老身做梦都没想到还会有可以再重新看见的一天。小家伙你可是真的给我太多惊喜了。”

然后窦太后对着刘启招手到:“启儿,过来,让娘亲看看这些年你变了没有。”

刘启闻言也不拖拉,快步走到窦太后身前跪坐而下。窦太后看着眼前头发以及胡须依稀可见几根银丝的刘启大为触动。

“这些年,吾儿辛苦了。”

“儿臣无碍,娘亲这些年才是真的辛苦了。儿臣为了娘亲的眼疾夙夜忧叹,今日娘亲得以重见光明儿臣也放心了许多。”说着说着刘启的眼角竟有这些许湿润。

“娘知道,娘都知道,这些年你四处寻找医工医匠为娘都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不过现在好多了。来,让娘看看,快十多年没好好看过吾儿了。”

两人在一边“卿卿我我”,看的王允直起鸡皮疙瘩。好一会儿才结束。

“哦,对了,允儿今年有什么新奇玩意对我大汉百姓有益吗?”待到两人诉完苦后窦太后开口问到。

“岂止有益,简直是大大的有益。今年他不仅创造出一个战争利器,而且改进了耧车,大大提高了百姓们的种植效率。不过最让我惊奇的是他居然发现培育了可在冬季种植的小麦。九十月种植,来年四五月即可收获,不仅不用担心虫害,而且听说产量相比于一般小麦也高上不少。”

“冬季种植的小麦?”窦太后轻声低语。

随后思绪便回到一年前王允发呆那会儿。

窦太后:“你为何对给我讲故事如此心不在焉啊?”

王允:“孙儿在想为什么没有一种能够冬季种植的作物可以让我大汉子民的田地冬季也可以种植呢?”拉回思绪窦太后沉默了,尤其是在听见冬小麦只是野生的,只是因为没有人培育之后更是无话可说。

百姓时代皆受粮食不足之苦,虽然这冬小麦并不一定能够让百姓人人吃饱。不过这可以让土地增产的东西就在乡间野外,为何从没有人去发掘、重视呢?

窦太后默然。

回神后问到刘启:“不知陛下此次数给了允儿什么赏赐呢?”

“孩儿已经将槐里都给这小子做食邑了,并且我还免了槐里五年的税。”

窦太后闻言点点头,显然是对刘启的安排比较满意的。

“七岁了吧,允儿?”

“回祖母,正是,上个月刚满七岁。”

“也不小了了,过两年便把你和刘菱的婚事处理一下吧。启儿你怎么看?”

刘启:“自然是听娘亲的。”

“王允:“。。。。。。过两年我也才九岁好吧两位大佬。。。!”

——————下划线——————

转眼又过去了四年,此时王允已经十二岁了。

这四年来槐里的进步是巨大的,基本上只要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已经全部进学。而当初王允的第一批“中学生”也带着他的技术走进了大汉大多数百姓的严重。

现在的王允完全就是大汉的商业垄断巨头,大汉的酒楼,食盐,铁器。不说他占十之八九,但是十之七八背后都有他王家的影子。

“最近我们汉兴商盟情况如何?”

王允坐在依靠在一张铺着巨大虎皮的问到来福。

“公子,现在我们的汉兴商盟在大汉只要有利可营都有我们的分股。同时我们也按照公子的吩咐一直在扶持那些新小企业,不过这其中还是公子的那些学生在出力。我们只负责跑跑腿,给点钱,联系一下他们。”

“嗯,他们确实辛苦了。给他们工资加五成吧。”王允说到。

“公子这。。。”来福有些吃惊。

“他们该得的,自从三年前他们毕业后。因为熟悉纸张、盐铁的制作法。他们一直在外漂泊,这些年来都没有回过槐里,这是他们该得的。”王允看出了来福的不情愿,解释到。

“可是公子,这些年来差不多每年我们都给他们涨工资,这样下去我怕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啊。

我记得公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20%的利润,商人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商人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商人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商人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放弃自己心中的良知。

我们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利了,如果再表现的如此重视他们,我担心。。。”

“哈哈哈,放心吧。他们不会的,毕竟我是他们的恩师啊。”

来福看见自己公子如此自信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给王允汇报一下盈利状况和一些新产业的开发就闷闷不乐的离开了。

看着来福失落和担心王允也没什么好安慰的,他早就看出了来福已经到达他的极限了。毕竟奴仆出身,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无奈见识不够。虽然这些年他跟着王允学到了很多,不过却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来福是一个合格执行者,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决策者。

托着自己的下巴王允开始思考人才挖掘了,写写画画他最先在纸上写下了“黄明、赵杰、卫君孺、钱守仁以及曹寿。”

黄明和赵杰是最学校建立初便表现出自己的不凡的,钱守仁则是一位王允后面在学校发现的人才。虽然才八岁,但是数学一道一点就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并且他对经商也十分感兴趣。

曹寿是平阳侯送到这里的,自从两年前铁炉与土炕的推广使得煤炭的价值被开发,再加上他发现从王允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好像都有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活力,他就把曹寿也送了过来。

而卫君孺则是王允一直在培养的,可能是裙带关系吧,他对自己这个“准舅子”还是十分照顾的。

但是想到曹寿的身份,他最后还是把曹寿的名字划去了。在想到钱守仁及黄明三人的年龄也把三人名字给划去了,看着卫君孺孤零零的名字王允也一阵心烦,最终也把他的名字也划去了。

虽然培养了卫君孺很久,但是卫君孺总是让王允感觉不是那么满意。他太谦逊,谦逊的对有身份的人就会隐约表现出些许奴性。

看着来福刚刚走出去的背影,王允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为什么连我背后站着皇帝陛下这么简单的原因你都看不出来啊?”

最后无奈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算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先让这三个家伙商议着处理吧,再等五六年那些小崽子也长大了。”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是传奇 皇叔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天空中一朵云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