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回乡之后,还是不安分。
靠着四处收徒讲学,宣扬轻徭役、薄赋税、免商税的仁政理论,获得了一大堆的士绅支持。
问题在于这两个家伙,纯粹是说的好听,完全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大虞朝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此时还要搞那套仁政,就是不打算过日子。
道理谁都懂,可身处局中的时候,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
莫说是下面的乡绅,就连朝堂上的官员,都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皇帝实施仁政,就可以天下太平。
圣贤书上都是这么说的,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这套教育。
具体怎么解决问题,圣贤书上没说,自然不用去想。
或者说因为自身的利益,让他们刻意不去想。
仁政能否有效不重要,关键是换人上来斗垮了阉党,他们这些清流党人,才能够拿到更多的位置。
在朝堂上的庞阁老、徐阁老,虽然也是自己人,但这两位的战斗力太弱。
遇到问题,居然想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甩锅阉党。
在很多激进派看来,这就是一种背叛。
既然不愿意去斗,那就推爱斗的人上来。
鬼扯的理念能否实现不重要,只要搞垮阉党就行了。
到时候抄了那帮阉党的家,朝廷的财政问题,直接迎刃而解。
有人挑头之后,更多的都是盲从跟风。
甭管那么多,先试一试再说,万一成功了呢!
“爱卿说的不错,朝中不缺德高望重之辈,现在缺的是实干之官。”
说话之间,天元帝在吏部尚书史元虎、礼部尚书裴学庆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见得这一幕,庞亨升知道自己过关了。
对内阁成员人选,皇帝明显早就有了想法。
尹智铭和左鸿江此时跳出来,纯粹是自取其辱。
他们的声望越高,天元帝就越不会允许他们入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