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大考虽好,可想立刻举行,也不现实。
大秦如今疆域辽阔,让大考的消息传到天下各地,再让各地贤才赶到咸阳,都需时间。
不然后世王朝科举时,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为何要提前很久出发?
实乃疆域太大,道路不良,远行不便,不提前可能赶不上时间。
嬴政也想到了让天下贤才聚于咸阳需要时间,道:“此事便由制舆台负责向天下宣扬,大考时间暂定于三月之后。”
没人问要考什么,肯定不是考儒家经义,现在又不是儒家独大之时,天下贤才什么百家学派都有,考儒家的,不考他们学派的,是不是瞧不起他们?
‘考什么还得问问李念那小子,先把天下贤才聚过来再说。’
这也是这时代的一点好处,若是在宋、明、清时期要说不考儒家经义,直接考如何治国施政,会被天下儒生群起而喷之。
听到嬴政的王令,王绾、冯劫、李斯、淳于越、赵高几位负责制舆台的官员齐声领命。
王绾道:“臣有一事禀于大王,制舆台律令已成,请大王过目!”
制舆台律令的竹简很多,王绾自然不可能随身携带,且每日上朝时,每位大臣都要经过检查,确认有无携带利器。
这是荆轲刺秦后,嬴政定下的规矩。
凡入他宫室之物,皆须查验,不管是舆图,还是竹简。
因为舆图里可藏利刃,竹简也能啊。
大臣们想要呈送给嬴政的竹简都不在自己身上,而是提前交到专门的内侍、侍卫那,直到大臣禀报嬴政,嬴政允许呈送,才会呈送。
“与寡人呈上来!”
四名内侍分别抬着两堆整理好的竹简进入殿中,送至嬴政面前,嬴政并未立刻翻阅这些竹简,而是继续和众臣议事。
待朝会结束,王绾、李斯、冯劫等大秦重臣被留了下来。
看着留在殿内的大臣,嬴政道:“让诸位爱卿留下,自是有事要和诸卿言说,众卿且先看竹简。还不将竹简送与众卿!”
随嬴政令下,多名内侍端着一盘盘竹简送到李斯等人面前桌上。
作为大秦重臣,每天处理政务都是和竹简打交道,早已经麻木,只是仍好奇这竹简中记载的是什么?
莫非又和那李念有关?
嬴政交代了句“众卿若是看完一份,可与他人交换!”,也看起了王绾呈递有关制舆台的竹简。
君与臣都在阅览,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