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看题,实际是先看字,他一下便发现了奇处:一是这纸上的字排列相当规整,每个字的大小都近乎一样,这是如何做到?
二是这上面的字用了特殊的符号,“,”、“、”、“:”“。”……
范增一看便明白了这些符号的用途,可让字里要表达的意思更清晰明白,不至于产生歧义。
像儒家《论语.泰伯》中有句话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可解读出多种含义,但谁知道哪种才是孔子真正想表达之意?
日后有了这些符号用于文章中后,便能清楚明白将文章作者之意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知晓。
‘这‘,’是用于断句,这‘。’代表一句话结束……此物虽简,却将大利于天下。’
‘今日来参考者估计三千有余,即有三千多这等考卷,其他考卷是否也如我手中之卷一般规整?’
‘若是如此,靠人一卷卷誊写,很难做到,必有法可快速将字速录于其上。’
范增想的没错,这些考卷靠人一卷卷去誊抄,能是能抄出这么多,但想要做到卷卷一样,那很难。
这是李念整出了印刷术制作的。
将脑中涌现出的思绪按下,范增正式开始看题:嗯?这些题居然还计分?第一部分的题目是选择题,第二部分题目是填空题,第三部分是论述题。
这自然也是李念给嬴政带来的灵感,考试怎么能没有分数呢?
没有分数怎么比较谁学习更优啊,还怎么鞭策学生进步?
策问这一科考的比较杂,结合了历史、地理、政策问答等要素。
比如范增此刻看的第一道选择题便是历史类。
问孝公后第三代秦王是谁?
一、惠文王;二、武王;三、昭襄王;四、孝文王。
选出其中正确的答案,并将之答在答题纸上(切记:莫忘在答题纸上写上姓名)。
明显的送分题,但凡知道一点秦的历史,都不会选错,对范增更是没有一点难度。
经过几道大秦历史的选择题后,范增看到了一道地理题:
问雍城位于咸阳哪个方向?
一、北方;二、西方;三、东方;四、南方。
这些题太简单,出这种题干什么?是个人都能答对吧?
这些题都和秦有关,这明摆着是想要借这些题加深他们对秦的印象。
果不其然,之后的填空题也和选择题一样,都和秦有关,写出